剩余价值理论简单概括,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原因在于: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剩余价值理论特别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空前提高,垄断资产阶级在不断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行具有社会规模的福利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属于这些母公司的子公司迫及世界,海外利润率大大超过国内的平均利润率。垄断资产阶级在获得巨量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以后,就有可能多办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剩余价值理论来局部地“调整”本国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20世纪70年代以后,剩余价值理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甚至出现了“滞胀危机”,这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由此引发了福利国家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增加,债台高筑。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再次,福利国家给纳税人带来了沉重负担,剩余价值理论引起了中产阶层的普遍不满,造成科技人才外流;同时,高福利、高补贴的社会保障措施使劳动者滋长依赖、徽惰情绪。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企业和杜会的劳动生产率。
福利制度本应促进经济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却反而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负作用,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日益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英、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剩余价值理论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剩余价值理论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1.《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简单概括,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简单概括,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