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琴
欧阳钦是谁?恐怕很少有中国年轻人知道欧阳钦这个历史人物。
欧阳琴,湖南宁乡人。1954年8月至1965年10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主持东北第一大省工作12年。按照中国古人的说法,他可以被称为“省政府官员”。如果没有他,历史上著名的“中国三年困难时期”会发生什么?
欧阳钦,1924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著名革命家,功勋卓著,品格高尚。1954年夏,从旅大市委一秘一职调任黑龙江,成为省内整合后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我一坐下,就面临一件大事。
那一年,该国许多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减少,该国迫切需要粮食救济。东北局局长林峰专程到黑龙江省谈粮食调拨。省里的同志担心粮食调剂太多会让省里的农民饿肚子,所以希望少调剂。欧阳钦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他在了解了大家的想法之后,先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工作。11月,他为县委书记、县长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最初,当地领导高呼粮食紧缺,全省粮食收购目标无法实现。欧阳钦把与会同志召集在一起,讲了一次话。他深刻阐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粮食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关系,提出“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厉行节约,共患难”。他站在大局的高度,说话合情合理,有说服力。演讲结束后,他分组讨论,县委书记们理清了思路,愉快地接受了购粮任务。这个讲话后来在省委的文件里分发给各级党组织,统一了全省党员的思想,为顺利收粮铺平了道路。在欧阳钦的领导下,黑龙江省人民为国家救灾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更大的历史贡献仍然落后。
1959年至1962年,大饥荒无情地蔓延全国,中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三年来,黑龙江省形势异常艰难,粮食产量连年下降。1961年,全省粮食供应突破“警戒线”,再突破“警戒线”。许多人用玉米浆、豆皮和稻壳制成的替代食物来满足他们的饥饿。有些人甚至将木本和草本植物研磨混合成麸皮,然后烤薄饼。欧阳勤很着急,省委一个同事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群众自救,度过饥荒。
在几次全国粮食征购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亲自劝说各地同志上缴粮食,解决国家困难。欧阳钦看到周总理夜以继日地为全国人民操劳,心里很不痛快。他对同志们说:全国农业自然灾害严重,我们也遭受了灾害,但黑龙江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要积极扶持受灾较多的地区。1961年庐山会议,周恩来总理到各团征求意见,谈粮食调剂,没有一个人不喊困难。一天下午,周总理去东北组谈情况和任务,反复强调地方要支持中央。产粮省不给中央分配更多粮食,全国就更惨了。在谈到黑龙江能否拿出一亿多斤粮食时,当时在黑龙江省参加会议的同志都很不情愿,认为不能接受,讲了很多不能多提的情况和原因,有点僵持不下。周总理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可以考虑少调整。正当大家争论、议论的时候,周总理稍微松了一口气,欧阳钦回到会议室说:“别说了。目前国家很困难。我们省是产粮省。虽然有些困难,但是会有积蓄。我接受了首相的想法。”周总理很高兴。后来又证明多拨了一亿斤粮食给国家,加重了黑龙江省的困难。但是,通过大家的努力,黑龙江省的人民还是能够挺过去的。
1962年3月,周总理在辽宁东北三省召开了一次粮食会议。他说:“黑龙江已经转移了28亿斤粮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全国粮食危机仍然非常严重,黑龙江还需要再增加2亿斤来支持这个领域。”黑龙江省主管财政、贸易和粮食的省委书记与周总理争论说:“黑龙江一直很困难,转移2亿公斤粮食太困难,压力太大。如果粮食有问题,我作为分管省委书记,很难向全省人民解释。”周总理耐心地工作:“黑龙江有困难,其他省份更困难。国家必须帮助他们,必须照顾全局。”
会后,欧阳钦耐心地与杨义臣交谈,并通过杨义臣进行了交谈,坦诚相告。经过全省所有的艰苦努力,他完成了中央下达的增加粮食的全部任务,分担了全国的困难。
在三年困难时期,黑龙江省不仅管理了全国人民的饭碗,还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积极支持北大荒发展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流域、三江平原的广大贫瘠地区。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荒野,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密布,森林里有野生动物,还有几百只小鸟低飞空。“打狍子捞鱼,野鸡飞进饭锅”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朝鲜战争结束时,大量复员的铁路士兵需要重新安置和就业。1954年6月和9月,时任铁路兵司令的王镇两次视察北大荒腹地的密山、虎林、宝卿、饶河,看到沉睡了几千年的荒地还没有开发。他有“兵农结合,垦边”的思想。1955年8月,他向中共中央提出了这个建议。
当时有些同志看不清开发北大荒的意义,欧阳钦积极向干部宣传开发北大荒对发展我国农业、巩固和建设边疆的重要战略作用。他高兴地说:“北大荒会变成‘北大仓’,唤醒沉睡千年之地的人应该给他立碑。”他要求各地从各方面大力支持农垦工作。全省各地向垦区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木材、农药、农业机械、生活必需品等必需物资;输送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和农业干部;相关科研部门和高校的专家也参与了荒地的调查、规划和设计;建设、交通部门组织力量,帮助开展各项工程和路桥建设;商业、邮电部门在垦区设立营业网点,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教育、卫生部门协助垦区建立各级学校、医院、卫生院;公安、政法部门和垦区共同加强治安等。
感谢北大荒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当地的大力支持,短短几年间,几千万亩古荒地变成了良田,北大荒建立了近百个大型机械化农场。欧阳钦对此极为欣慰,并充分肯定了这些成绩。
1961年,垦区遭受了严重的灾害。在最困难的时候,欧阳钦来到垦区看望干部战士,送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他在国家农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左传》中的成语“路是蓝的,要开辟山林”,高度赞扬了垦荒战士为战胜困难所做的奉献。根据欧阳钦的建议,今年,省里没有从垦区收集粮食,而是分配了大量的粮食来帮助农场度过难关。他还提出让地方干部参与垦区的领导工作。这对协调双方关系,加快北大荒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王镇将军曾说:“回顾过去,开辟北大荒的几十万官兵和工人永远不会忘记欧阳钦同志的宝贵支持。在北大荒编年史上,欧阳钦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
第二,全力支持大庆石油大会
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松吉3井被淹。松辽石油勘探局黑龙江大队立即前往哈尔滨向黑龙江省委汇报。当时省委正在开常委会。省委第一书记欧阳勤和常委们仔细地看着地下一公里处喷涌而出的原油,开心极了。欧阳钦问:“能点燃吗?”报道成功的同志把一些原油蘸在纸条上,用火柴点燃。大家兴奋地鼓掌,欧阳钦说:“我们在黑龙江发现了石油,这是好事。石油对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黑龙江人一定要全力以赴支持石油勘探,和石油工作者一起做好石油勘探工作。”
他告诉松辽石油勘探局的同志们要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胜利。油田还没有名字,常委们都在议论。叫什么名字?欧阳钦想了想,幽默地说:“人家家里有了新孩子,都很开心。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当周年庆发现了这个大油田,我觉得就叫‘周年庆’!”常委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从那以后,“大庆”这个名字随着汹涌澎湃的黑色原油射流传遍了中国和世界。
随后,黑龙江省委连续下发三个文件,向中央和国家计委、经委、建委报告松吉3井产油情况。欧阳钦和省委领导同志也决定,国庆节后,要亲自去大同镇向松辽石油勘探局的同志表示祝贺和慰问。
1959年11月7日,欧阳钦、李、强、李、等黑龙江省党政领导从哈尔滨到达大同镇。听取了松辽石油勘探局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后,前往刚刚开始钻井的松吉三井和普一井,向石油职工表示诚挚慰问。
11月8日,在大同镇举行的庆祝大会上,欧阳钦向石油职工、地方干部和群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这里有石油是一件喜事。听了你的介绍,感觉黑龙江的石油行业大有可为。从事石油的是野战军。找油,开发,以后建都很复杂,很难。你们的事业是全党的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的大发展可以推动我们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你来这里搞石油,全国都需要支持。我们,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各有关县乡,广大人民群众,在这里都是“地主”,所以要交“地主”的友谊。从省委出发,讲大局,顾大局,教育全省干部群众,认识到石油是关系全国大局的大事。我们要组织全省支援石油勘探,你要钻掉葡萄花和高台子构造今冬明春打。我们要继续组织力量修路,和石油工人一起努力,尽快探索这个油田的规模。总之,黑龙江省支持石油发展责无旁贷,要全力以赴,全力支持。
1960年2月,大庆石油会议战正式开始。欧阳钦主持召开了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研究了支援石油战斗问题,作出了“全力以赴、统筹兼顾、统筹安排”的决议,成立了以省委常委、书记强为首的“支援石油战斗领导小组”。欧阳钦说:“这个组织是油战的后勤部门。我将为余秋骊担任这个后勤部的政委。省委指示杨义臣安排和解决战斗队的粮食、副食品、煤炭、服装等物资供应;陈雷负责建立前线机器修理厂、卫生机构和学校,以及供电、通信线路和道路建设。”李、、不断与余、、康、等石油战争领导人沟通,征求意见,检查执行情况,传达欧阳钦的话:“石油和黑龙江是一家人。黑龙江能解决的都可以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的也一定要解决。该省的决心是确保会议战的顺利进行。”
1960年2月以后,37路战斗队在大庆地区集结,那里“天朗气清,草原覆盖”。尽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面对数千人的庞大作战队伍,生产生活资料难以全部筹集。不久,中央批准3万复员官兵日夜参加战斗,使油田解决住宿问题更加困难。省委立即紧急动员,指示齐齐哈尔、泰来、双城、肇东、巴彦等9个市县安置接收2万名复员官兵。省里也派干部组成几个修路队,在战斗前线修简易路。一方面减轻了油田压力,为继续勘探创造了条件。
在饥荒的困难时期,每人每月只配给15公斤口粮。当时全省粮食储备达到了“警戒线”。省委认为粮食确实困难,不如我们饿死,支援油战军。决定除了口粮外,每个月给大庆分配75000公斤粮食。后来,由于战斗人员体力消耗过大,食物仍然不足,许多单位用野菜代替食物。一线工作人员出现浮肿患者4000余人,全省许多缺粮地区发现大量浮肿患者。欧阳钦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着急,一夜没睡。在重重困难中,省委再次决定为战斗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公斤大豆。
经过七个月的艰苦战斗,成千上万的人面临着如何度过严冬的问题。如果他们不能解决,他们将不得不完全停止工作。油田和省委的领导都很努力的想。欧阳钦找到余秋骊,对他说:“我想了好久。有办法搞东北父老乡亲的“干基地”。这种房子可以就地使用。第二,每个人都能做到。第三,可以节约木材。第四,冬暖夏凉。”为此,油田专门成立了一个干基建设指挥部:技术员从省里派来。为了熬过战斗的第一个冬天,工人们和他们的家人一起投入战斗,建造了一个30多万平方米的干燥基地。
“干打基地”的墙开始打起来了,由于木头不够,上不了门窗,封不了顶,省里计划好的木头已经分配好了,眼下也没什么事。欧阳钦与省委领导讨论后认为,虽然其他省市计划紧急使用木材,但数万作战部队的过冬问题是压倒一切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在大庆“干打基地”木材问题解决之前,将小兴安岭发往全国各地的木材火车改在南岔编组站运往大庆油田。
同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动员全省各方面为战斗队制作冬装,在入冬前运送到战斗一线,保证了战斗中的工人安全顺利度过第一个严冬。1960年12月,气温降至零下30度,但石油生产工人创下了每天生产700多吨原油的纪录。
在一个各种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欧阳钦带领黑龙江省人民勒紧裤带,源源不断地运送粮食、蔬菜、副食品、帐篷、汽车等。,这是油田急需的,动员了大批医务人员、筑路工人、技工、电工支援油区战斗,从而谱写了大庆油田腾飞的壮丽篇章,是中国工业的一面红旗。
大庆在萨尔州的“红色草原牧场”占地136万亩,奶牛6000多头,绵羊1500多只,马匹5000多匹。它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和乳制品生产基地。石油,宝藏的宝藏,就在这个宝藏下面被发现了。战斗开始时,牧场工人欢欣鼓舞地支持和帮助油田。后来随着油井、泵站、油库的建设,他们发现油田建设占用了草原,影响了他们的生计。油田和牧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继续发生,甚至牧场工人躺在钻井队的拖拉机前。
欧阳钦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召开了常委会。他说:“在战争年代,我们不怕打破锅碗瓢盆,然后我们赢得了一场战斗。现在我们只关心地方利益如何才能换来大油田!”“‘牛’必须让位于‘油’,做思想工作。”在执行这一政策时,根据实际情况,地下,“牛”服从“油”,地上,“油”服从“牛”。也就是说,如果石油在地下生产,地面上的牧场不应该立即被摧毁。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了吃饱,战斗中的工人们坚持战斗,自己清理土地,种菜种地,改善生活。就这样,“牛”与“油”的矛盾再次凸显。欧阳钦亲自要求有关部门做好思想工作。省委重申宁愿牺牲“牛”,也要保证石油。为了保证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用地,1963年5月13日,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油田内属于“红草地牧场”的四个分田陆续迁出,并将一大片草地交付油田使用。
幸好故国有欧阳钦!回顾中国三年的困难时期,黑龙江省全力支持全国人民,但没有发生大规模非正常死亡事件。不能说欧阳钦为首的黑龙江省委委员是一群忧国忧民的杰出人士。
1.《杨易辰 史上幸有欧阳钦:三年困难时期的黑龙江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易辰 史上幸有欧阳钦:三年困难时期的黑龙江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4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