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造成的贫困中重新站起来
记者张长青
戴世堂现年60多岁,患病前是新化县郎塘镇龙凤村的一个富裕家庭。他和儿子戴哲泰常年在深圳打工,每年收入几万元,家里盖起了红砖房。几年前,戴世堂患了脑出血,导致了严重的中风。在死亡边缘转了一圈后,现在的他已经不能站立,不能用脚走路,只能坐在轮椅上,不能自理。他每个月还需要几百元的药。妻子多年前离家出走,儿子因为想在家照顾,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如今,父子相依为命。因为没有收入来源,代氏堂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贫困户。
戴世堂是我和同事杨的搭档。5月16日上午,报社党组带领30多名党员干部来到龙凤村扶贫。村党委书记刘带我去参观了戴世堂的家。在大致了解了老戴家庭的基本情况后,我和我的村支书给老戴26岁的儿子戴哲泰出了一个主意。做好三件事势在必行:第一,照顾好生病的父亲,因为家里没有别人可以帮忙;第二,一定要尽快找个媳妇,帮着照顾好父亲,这样才能解放自己去挣钱养家;第三,我们应该利用山腰的旧农场来耕种。刘志书满口答应给他提供60个土鸡苗,我也答应帮他找个市场。我发现老戴的房子在公路旁边,还有一个门面空。建议开个小卖部卖点生活用品赚点钱。
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是戴哲泰对找对象、种田缺乏信心。我觉得家里穷,盖房子还欠了些债,地处深山老路的穷乡僻壤。没有技术专长,担心找不到对象;半山腰的老房子喂土鸡,晚上看家,老房子已经容不下人了,感觉困难很多。我再一次开导他,鼓励他树立信心,有勇气和责任面对困难,争取早日走出困境,在疾病造成的贫困中重新站起来,在村支部两个委员会和上级扶贫单位的帮助下,重新过上好日子。
贫穷的孩子渴望自食其力
记者刘明俊
5月16日,记者来到娄底日报扶贫点新化县郎塘镇龙凤村,见到了与我同事李爱军搭档的康兴龙之子康彬。21岁时,他渴望学习一门技能,实现自力更生。
这个愿望说起来简单,但实现起来比较麻烦。龙凤村是由河口村和格山村合并而成的省级贫困村。有13组,1216人分散在山区。村里113户中有51户是贫困户。他家没房子,现在住二叔家。虽然已经纳入搬迁计划,但房子还没有开工。父亲康兴龙,是个老实人,小学学历。他目前在江西修路,打零工130元。母亲卢世涛,身体不好,出门不见了。
康彬的左手残废了,左脚有点瘸。这是他两三岁时的发烧和点滴。还好右手右脚没事。因为家里穷,手脚不方便,第一天就辍学了。现在我整天呆在家里。我爸过年出门前准备了油饭,给了他1000块钱,每天给自己做柴火吃。
谈话中他说想参加残疾人就业培训,自己谋生,但父亲担心他,不同意。当记者说要帮他做思想工作时,他突然露出了喜悦的眼神。邻居戴秀珍阿姨也说了好话。康彬很高兴记者想给他父亲打电话。但是记者不知道他擅长什么。他说:“我的右手和右脚都很健康。”他起身快速起步,握紧右手以示力量。他还说,如果搬到乡政府所在的五星村,可以租个门面帮父亲做点生意。记者承诺关注相关培训信息,离职后主动加他微信。
愿好人献出他们的爱
记者魏伟文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不知道转了多少圈,然后停在一个山坡前。陪同考察的村干部孙大姐说:“戴相宇家就在山坡上”。
戴相宇,78岁,是我的帮手,Xinxin.com的王兴。按照报社的安排,5月16日,我来到戴相宇的“家”看望并帮忙。下车后,我爬上一个矮坡,来到了戴翔宇的“家”。其实这个“家”不是老人的家,而是老人侄女的家。老人没有房子。他通常住在他小女儿的房子里,有时也住在他侄女的房子里。老人的“家”原来叫河口村,去年和格山村合并,现在叫龙凤村。这时,老人、他的小女儿和侄女正坐在台阶前,仿佛在等待我的到来。介绍完双方情况后,孙姐陪着同事去走访了其他贫困户。我留下来看看情况。
这位老人不高,穿着干净,看起来精神很好。老人侄女的房子是木屋,建于80年代。有点寒酸,看起来像个穷人家。老人没读过书,充满方言,我几乎听不懂。我听不懂我50多岁的侄女说的话。好在我基本能理解老人41岁的女儿说的话。考虑到年龄和语言原因,交流起来可能有点困难。在参观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从孙姐姐那里了解了一些关于老人的情况。根据他们的介绍,我对老年人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位老人是个因缘不好的人。丈夫去世后,她找到了妻子,但妻子先离开了她。这位老人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患有精神病,大约20年前离开了家,但他的生死仍不得而知。大女儿在当地结婚了。因为家境贫寒,她想做点生意,把玉珠买下来转卖赚点钱。但是她买的时候价格高,卖的时候市场不好,亏了十几万。钱借了,债主来讨债,老人和大女儿就拼命自杀了。虽然小女儿也在郎塘镇结婚了,但是在龙凤村骑摩托车要将近半个小时。她老公在外打工,大女儿结婚了。最小的12岁还在小学六年级。政府解决了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每月有85元的最低生活保障。但由于不符合“五保”要求,未得到有关部门批准。
老人说她有支气管炎等疾病,眼睛不好。她经常需要吃药,每年医药费1000多元。她小女儿说老人没有劳动能力,自己照顾自己有点困难。谈愿望和计划,老人小女儿说希望老人能享受“五保”,老人侄女说希望解决老人的住房问题。
参观结束后,我起身告辞,祝老人健康长寿。老人和我说了很多,但我一句也没听懂。来接我走的孙姐姐告诉我,老人说的都是祝福,一般意思是“好人一生平安”。是的,对于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甚至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为了摆脱贫困,除了家人的支持和政府的支持,他还需要社会上的好人给予关爱。
我希望日子会越来越好
记者李喜华
5月16日,天气很好。我和报社的同事来到新化县郎塘镇龙凤村扶贫。在破旧的木屋前,当我看到戴,我的对口扶贫家庭,我感到难过。
戴喆和他55岁的初中学历因为家庭贫困一直没有结婚。他们的父母10年前去世了,离开了他。不久之后,他的两个哥哥也相继离开了他,留下了一个和他情况一样,身患肺癌的弟弟。他现在的情况是无父无母无配偶无子女,靠政府900元/年的低保和每年200元的生活补助。因为双眼都有严重的眼病,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目前视力只有0.4,仍呈下降趋势。因为眼疾,他不能再出去工作了。
他有一块耕地,但是耕地在山顶上。他有眼疾,走路不方便,更不用说上山种地了。他希望村里能协调,借给他一些蔬菜和食物,解决吃饭的问题。他希望能有3000多块钱买两只小牛来喂。这样,他一年能挣1000多元,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用双手把装着400元钱的信封递给戴,他面带微笑,一遍又一遍地说谢谢。我想安慰他几句,但从他平静而满足的表情来看,我的话是多余的。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看望他,给他更多的帮助。我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他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任中精准扶贫
记者胡立华
5月16日星期二,阳光明媚。早上八点半,我和报社同事乘坐大巴,沿着楼新高速西行,前往新华高览镇龙凤村,进行精准扶贫。该报发行部主任谢亚华与我合作,我们结对帮助80多岁的孙斌载夫妇。
大巴在朗奥收费站下了高速,赶往目的地龙凤村。在村委会办公楼的会议室里,大家听了简短的介绍后,都去了帮手的家。在村里文件的指引下,通过询问当地村民,我找到了孙彬彬的家。
两位老人住在一栋两层的木屋里,这座木屋建于解放前,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房子的南面是一片田野,老人在那里向别人借钱。田里种的玉米、辣椒、花生都是青涩新鲜的。为了防止牲畜和家禽被破坏,老人竖起了一堵严密的栅栏。房子周围堆着做饭用的柴火,老人喂的四只母鸡在房子前啄来啄去/[/k0/】。
在木屋前的露台上,我和老人进行了一次家庭谈话,聊了将近一个小时。老人年纪大了,靠基本的农业保险和低保生活,一天只吃两顿饭。老年人年老体弱,被各种老年病困扰。去年,他们因病花费了数千美元的医疗费用。双手接过扶贫抚慰金后,老人感激涕零,连连说:谢谢!感谢党和政府!谢谢娄底日报!
临走前,我告诉老人要注意消防安全,照顾好自己,尽可能多喂鸡鸭,补充营养或者卖一些鸡蛋来补贴家用。告别时,两个老人弯腰向我挥手告别。
下午3点左右,肚子饿了,我们在镇办公室食堂简单吃了午饭后,就登车踏上了返程。我想,有时间再去看望老人吧。
希望在勤劳的手中
记者罗江
5月16日,我们前往新化县郎塘镇龙凤村开展结对帮扶走访和吊唁活动。
根据办卡贫困户的情况,报社分小组提供救助。我所在小组的帮助对象是58岁的孙莫光。来到孙莫光家,发现他不在家。透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家具简单却整齐有序。几个村干部和热心的邻居给我介绍了基本情况。孙莫光的妻子早年离家出走。家里只有他和儿子两个人,儿子32岁,还没有成家。村里为他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孙莫光有些心不在焉,照顾不了自己,由在外打工的儿子照顾。邻居通过微信打电话聊天联系儿子,得知他在中山水槽厂的工作可以保证父子两人的生活费,父亲可以做一些轻松的体力活。这个家庭最迫切的愿望是翻新旧木屋。
“他们家很苦。孙莫光的姐姐和妹妹婚后都不太好。孙莫光的母亲去年因病去世。她活着的时候,孙莫光的儿子把生活费寄回来了。”一个邻居告诉我,孙默光以前很努力,很自力更生,但是逐渐发展成精神障碍,所以今年要出去和儿子一起住。孙莫光的儿子性格内向。初中毕业后,他出去打工挣钱养家。村里土地少,村民通常选择外出打工,勤劳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1.《娄底日报 娄底日报社记者扶贫手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娄底日报 娄底日报社记者扶贫手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8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