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宝安东乡撒拉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全县人口26万余人,包括宝安、东乡、撒拉族、回族、汉族、土族、藏族等10个民族,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何民族都不能少!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积石山县,在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的决战中,努力克服困难,让脱贫致富的“活水”流进了山的深处。
今年,积石山的春天似乎来得很早。三月的春天,山顶的积雪还没有消失,河边的柳树已经发芽。阿宝安村民马永成大半辈子没养过羊,准备把去年8月份养过的2只羊增加到8只,他有信心脱贫;53岁的撒拉族贫困家庭韩明福计划“做一件大事”,将地里的小麦和朝鲜蓟重新种植成啤酒专用水果和胡椒...
《解剖麻雀》,精准政策
越过一座山,越过一根梁...积石山宝安东乡撒拉族自治县,山与山相连。这个地方位于祖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在西南,在高寒山区;东北,干旱山区;华中,二阴山区...伴随着山、寒、旱,是突出的贫困。
积石山县作为国家扶持的国家级贫困县,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县城的贫困程度还是很大的。
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了。时间不等人。积石山县,如何脱贫?
阳山村位于积石山县寒冷潮湿的山区,有山坡上“挂”和山脊上“骑”的耕地。村里有327户靠地里种的小麦土豆只能活半年,还要打工维持生计。
2013年,每个家庭住的土坯房只有两间。从村里到村里的路都是泥泞的路,走4公里要一个小时。
当时阳山村有233户贫困户,贫困率超过70%。
2013年4月5日至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到积石山县柳沟乡阳山村、刘集乡肖佳村、关家川乡陆家庄村。参与者被分成七个小组,进行家庭访谈,填写问卷,并与村民面对面合作,制定扶贫计划。
扶贫开发靠精准,成败在精准。
时间再紧,任务再重,也不能傻傻的去做。
以此类推。积石山县是以精准为基础的。一户找出贫穷的原因,一户选择正确的脱贫方式,帮助穷人“脱下贫穷的帽子”。
谁真的穷?围绕贫困人口认定、管理、退出等关键环节,采用“逆序”法准确认定贫困家庭,认真开展“大访回望”,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动态管理。去年,全县办卡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2074户55999人减少到9034户42204人,贫困面积由2015年的23.71%下降到17.84%。其中新纳入158户707人,排除121户纳入但不符合要求的526人。
“清基础”、“清问题”的目的是“清对策”。积石山县按照精准工程、精准措施、精准帮扶的要求,努力满足村户需求。该县不仅弥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提高了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而且全面启动了特色产业、劳务输出、搬迁、生态补偿、加强教育、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七批”扶贫模式。
在贫困户危房改造中,积石山实行差别化补贴。阳山村党支部书记安富雄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三年里,村里有159户人家进行了改造,每户人家的补贴标准根据贫困程度而有所不同。67户获得1万元补贴,26户获得1.15万元补贴,66户获得4.9万元补贴。对于低收入家庭、五保户、贫困残疾人等10户无能力家庭,村里负责找工程队实施“交钥匙工程”,每户补助5万元。
工业扶贫,积石山县以柳齐河、谢涛河、垂马潭河、聚集江、小关河为重点,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干旱山区种植辣椒,黄河沿岸种植核桃...“一户一策一技一业”的新理念,让富民春风吹响了纪氏山脚下的贫困村。
阳山村村民不仅种植玉米、油菜,还首次种植黄芪、党参等中草药,家家户户还养羊。
科技扶贫,“化石为金”
吉士县深刻认识到,只有正确选择产业,贫困户才能脱贫。然而,要提高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增收能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创新。
积石山县东乡族30岁的贫困户马一良寺,养蜂业越来越兴旺。
林虎家乡高关村的村民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他的妻子也有残疾。他年纪轻轻就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经常给家里人找吃的麻烦。家里唯一的“资产”就是父亲四年前去世时留给他的五箱土蜂。
虽然有爸爸教的养蜂技巧,但马一良四还是很担心,为什么家里的蜜蜂越养越少?每年,他用卖蜂蜜的钱买四五箱蜜蜂来生产蜂蜜。
去年,积石山县决定将群众传统的蜜蜂养殖培育成扶贫产业。县里邀请省养蜂站的专家对养蜂人进行专项培训,马毅和梁思恍然大悟。原来在冬天,他总是担心蜜蜂着凉,把所有的蜜蜂都关在屋里。相反,他繁殖病毒,杀死幼蜂。
今年冬天,根据专家的解释,他把大部分的蜜蜂切片拿到室外“冷冻”,使病毒在萌芽状态就被消灭了,幼蜂的成活率从30%提高到99%。去年政府送了10箱,他家的人潮现在已经扩大到30箱了。
“从去年8月到现在,我卖了1.8万元买蜂蜜。我长这么大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我们家终于摆脱了磨难。”马一良思告诉记者。
在积石山县,仍有许多马立克一两寺的贫困户,他们有脱贫的愿望,但缺乏脱贫的能力。积石山县加大培训力度,农民课堂讲技术,解决田间问题。
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给传统产业插上了翅膀,也带动了积石山县做好扶贫工作。结合新技术的推广,该县因地制宜地引进了一批优良新品种,提高了种植和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
积石山的核桃闻名于世。
什么是鸡蛋皮核桃?县林业局局长马清明说,这条路是七八百年前沿着古丝绸之路走来的。这颗核桃的皮像鸡蛋一样薄。去掉绿皮,核桃仁轻轻一撞就能爆出来。
这样好的核桃,不用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前,积石山县仅有24棵带卵皮的核桃树,树龄均在100年以上。
让鸡皮核桃从稀有化石变成金蛋,脱贫致富!去年,积石山县决定连续五年每年给予100万元支持核桃产业发展。该县聘请专家,采用先进的嫁接技术,将2000棵核桃树改造成“卵皮核桃”树。从陕西陇南、天水、杨凌等地引进新品种,对产量低、质量差的10万株老核桃树进行了逐一改良。积石山的核桃产业终于蒸蒸日上了。
帮助德国和帮助志愿者,“造血”帮助穷人
没有帮助,人就不能自助。
积石山县委、县政府发现,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一些贫困群众“等着要什么”的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靠墙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生活”。
如何温暖穷人的心,自觉行动?积石山扶贫,帮助志愿者。
宣扬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今年以来,积石山县组织了17个乡镇的贫困户和贫困户“两户会”,让贫困户以面对面的体验和文字致富的方式面对贫困户,鼓励和引导贫困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我家能脱贫,靠养羊。”日前,在刘集乡肖佳村召开的“两户”会议上,肖佳村村民小曹保果兴奋地与村民们分享了自己的脱贫经验。
快40岁了,肖的国有生活一直很紧张。家里五口人靠自己5亩地打出来的小麦玉米为生,他平日打零工维持生计,节假日只能吃一两顿肉。2015年,在复式公司金川公司的帮助下,他收了5只母羊,建了3个大棚。现在他家养了15只羊,去年卖羊赚了一万多。“再过两三个月,这些大羊又要生了,我家就有30只羊了。”
今年1月,积石山县和金川公司在肖佳村联合举办了焊接技能培训班。中年人小曹保果也报名了,并在他家门口拿到了一张技能证书。凭借自己的本事,最近联系了青海一家企业,准备近期工作,月薪6000。
“‘天上没有馅饼’脱贫不仅靠干部,更靠国家。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勤快,努力,一定会发财。”小果精彩的介绍和赢得的掌声,让刘集乡杨洼村的贫困户郭雨中开了个头,壮了壮胆。他下定决心要“养去年刚养的羊”。怎么喂羊?怎么搭配饲料?郭雨忠焦急地询问肖的相关耕作技术。
24岁的东乡贫困户马项燕(音)在“两户人家”的会议上被逗乐了,当时这些贫困户发了财。高中毕业三四年后,马一直在建筑工地上做苦力。“有了技术,你赚的钱更多。”这几天专门去县城,准备花一个月时间参加县里和金川公司联合举办的挖掘机、装载机、汽车驾驶及维修技术培训班。
做什么是群众自己决定的,怎么做是群众自己决定的。积石山县还致力于解决突出的扶贫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并大胆尝试将“权利”还给人民。自去年年底以来,在全县145个行政村探索实施了“村民知情会议”制度,定期由村主任主持,县级干部、居民援助小组成员、村干部和全体村民参加。
村里的路怎么修,危房怎么改,农村低保怎么给,增收途径怎么定……在村民通报会上,村民关注的项目在阳光下公示。不仅如此,各村还选举出8-10名受信任的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项目实施监督小组,对各村实施的各类民生工程进行跟踪监督和严格控制。
穷人的要求得到了积极回应,对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公开执行惠民政策的关切得到了消除。他们脸上的笑容更多,内生动力被激发,有足够的精力去经营小康生活,对新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
1.《积石山县小姐日皮 积石山县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纪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积石山县小姐日皮 积石山县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纪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44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