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联爬梯实验看小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弊端
第一,格塞尔的双联爬梯测试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完成的。这个实验叫做“双胞胎爬楼梯测试”,研究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
格塞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和健康状况都一样。让弟弟在出生后第48周学会爬楼梯。48周大的孩子刚学会站立,或者只能东倒西歪,勉强走路。格塞尔每天训练孩子15分钟,经历了多次摔倒、哭闹和攀爬过程。最后经过6周的艰苦训练,也就是孩子54周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爬楼梯了。
双胞胎的弟弟,基本情况和他弟弟一模一样。然而,格塞尔要求他在52周内开始练习爬楼梯。这时候孩子的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开始练的时候强。而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一直渴望尝试。结果,在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下,他只用两周就能独立爬楼梯,一直想和哥哥一较高下。
一个从48周开始,练6周,54周学会爬楼梯;另一个从52周开始,练2周,54周学会。虽然时间短,但是效果很好,而且有更强的继续学习的意愿。
格塞尔原本以为只是偶然现象,于是又换了一对双胞胎,结果差不多;另一双,还是一样。反复做了几百个对比实验,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孩子在52周左右学会爬楼梯最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在随后的几年里,格塞尔在其他学习领域,如识字、穿衣、使用刀叉等,对其他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实验,甚至将实验领域扩展到成人学习过程,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任何培训或教育内容,对于特定的受训者都有一个“最佳教育期”。
基于以上实验,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成熟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变化,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孩子们在成熟之前就已经准备好学习了。他们准备好了,才有学习的条件,学习才会发生。成年人在做好准备之前,要等孩子达到接受能力的水平,才能进行以后的学习。成熟前的早期学习和训练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
格塞尔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好的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过度的超前教育或过度的潜能开发不仅是一种浪费,也是对孩子无效的劳动,更有可能是对孩子身心的“有形破坏”。
二、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目前,许多幼儿园和家长忽视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提出了各种“早教”的要求,导致学前教育成为小学的现象。所谓“小学教育”,就是要求幼儿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上课,提前训练读写,这是不科学的。
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来看,儿童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大脑皮层的发展是不完善的,兴奋占主导地位,抑制的形成是缓慢的。一些5-6岁的儿童很难建立延迟抑制。孩子越小,神经越兴奋而不是抑制过程,兴奋特别容易扩散,主要表现为长时间不关注事物,注意力往往随着兴趣的变化而转移,动作不准确。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要求高抑制的训练,如阅读和写作,可能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最好到了学龄,等孩子的条件抑制逐渐准确稳定,再进行这些抑制要求较高的活动。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由粗到细(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规律。大肌肉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细动作后发展。新生儿只能用胳膊和腿漫跳。4、5个月的宝宝经常用手臂甚至全身代替手拿放在面前的玩具。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展,再加上孩子大量的自发运动,动作逐渐分化,孩子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个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身体某个部位受到刺激后,他们只能控制相关部位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同时抑制身体其余部位的动作,使反应更加特化。孩子手里拿着铅笔可以自由的一笔一笔的写字,6、7岁的时候才能做到。所以正规的写作训练应该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后。
从观察力的发展来看,儿童是观察力的初步形成期,其特点是:①观察力的目的不够明确。学龄前时期无法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观察往往会被无关的东西或细节吸引或干扰。②观察缺乏坚持。学龄前儿童短时间专注于观察,容易转移注意力。③观察不够细致。观察事物只关注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部分,不容易关注事物的细微特征。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对孩子的观察能力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写作、计算等枯燥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观察能力会逐渐提高,具备仅在小学阶段接受系统学习的观察能力。
在认知发展方面,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学龄前儿童处于预计算期,只能借助表象进行思考,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只关注一个方面,无法顾及其他。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这是学龄前儿童和幼儿所不具备的。同样,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学龄前儿童具有无意注意和无意记忆的优势,其中以图像记忆为主。在他们目前的认知条件下灌输知识,等于是事半功倍。以感知为例,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感知内容。例如,使用pbdq四个字母,儿童只能识别︱和︱,只能注意到︱在学年中的位置,然后才能区分这四个字母,这就是为什么儿童进入小学后只能学习拼音或英语。
第三,让孩子像孩子一样成长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格塞尔关于成熟力量发展的理论的内涵和价值,认清自然的规律,学会虚心倾听自然的声音,学会尊重孩子的需要和发展的规律。
生命源于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孩子就像一粒种子,会在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中自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会自动调整,顺应自然。这一切都是自发、自然进行的,没有人为干预。正如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灵性的胚胎,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灵性的存在。他们会按照预定的精神发展模式发展。成年人的成长不需要添加新的内容,只需要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人的浮躁心态让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我们已经忘记了生活是一种自然舒适的存在状态。幼儿的各种“发育”和“教育”,就像修剪、切割、喷洒膨胀剂和催熟剂一样。人为干预使树看起来赏心悦目,更符合我们成年人的意愿,但果实不自然,而且苦涩。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也蕴含了人类的全部智慧。孩子是来自大自然的精灵。他们从母亲那里带来所有的自然信息。他们内心的智慧和灵性会在与自然的碰撞和适应中逐渐觉醒。让孩子亲近自然,以自然的方式成长,是最好的方式。面对孩子的世界,我们要有一颗谦卑、敬畏的心去感知、适应、接纳我们的孩子。人类的干预和“发展”只会让孩子智慧的宝藏枯竭和荒芜。
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善待孩子就是善待我们的未来。对孩子好,就是让孩子按照人性的自然发展规律成长。正如卢梭所主张的:让孩子像孩子一样成长。因为我们相信孩子比我们更了解自己。
结束
本文来源于网络。伯利恒国际教育学院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从双生子爬梯实验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从双生子爬梯实验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47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