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BC制作了一部短片,介绍了流行的中文单词“土豪”,包括其词源、含义以及流行的原因。早在今年年初,中文热词“大妈”就出现在《华尔街日报》上,被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新生力量”。在此之前,“城关”“关系”“关系”也出现在英语中,汉语词汇大踏步进入西方话语体系,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了大约1000个中文来源的单词。对于席卷而来的中国热词,西方人的情绪相当复杂。
关于大家熟悉的“土豪”这个词,中国人的心态比较复杂。背后的本质不是财富之争,而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无奈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而群众在大面积给对方贴上“土豪”的标签的同时,充满了戏谑、嘲讽、失落和无奈。“土豪”作为旧瓶装新酒的代名词,形象而全面地反映了群众矛盾纠结的心态。
随着金价的起伏,“阿姨”这个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农业文明的很多因素,尤其是小农经济,都依附于“大妈”,大妈在现代市场的蓬勃姿态,诠释了一种别样的风景。然而,在西方的解释中,“大妈”被赋予了更多的负面信息,如轻率地采取集体行动、保守的贪婪和世俗的盲目。
英语中还有“关系”一词,对应中国式的“关系”。这样的话,中国人太熟悉了。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个词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血缘、组织、阶级的平台上客观地构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消极的一面,“关系”也意味着它与现代文明有很深的差距,比如潜规则,人际功利操作。当这个词进入英语时,自然产生“陌生化”的效果,甚至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也有一些汉语词汇进入英语的正面例子。比如“对不起”,在西方人的解读中,中国人更轻松自信。再比如,“自由行”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现代面貌,并得到了正面评价;另外,“taikonaut”-“TAIKO”来源于“tai 空”,后缀“-naut”指“驾驶员和操作员”。按照国际惯例,拥有载人技术的国家可以享受一个专有名词。国外媒体在报道“神舟六号”的时候创造了“太空人”。目前除了“宇航员”之外,只有专门为美国服务的“宇航员”和专门为俄罗斯服务的“宇航员”。
数据显示,1600年前,牛津只收录了台风、里、荔枝等六个中国造词;新词数量17世纪增加了31个,18世纪增加了44个,19世纪增加了112个。但在第一季度更新一次的《牛津在线词典》中,汉语借词数量可以乘以十。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1994年以来添加到英语中的新词中,“汉语借词”的数量最多,比例比任何其他语言来源都高5%-20%。近年来,牛津英汉英词典在线版及时收录了“山寨”、“剩女”、“愤青”、“房奴”等词汇。
1.《taikonaut BBC关注“Tuhao” 更多中文热词将进英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taikonaut BBC关注“Tuhao” 更多中文热词将进英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2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