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种戏剧。据1982年统计,中国有317部歌剧。但是近几年有些剧种被市场淘汰,现在已经失传了。现在只有270部左右的歌剧。那么这么多剧是怎么产生的呢?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虽然文字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加上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多语言体系。
比如南方的粤语和闽南语,北方的东北话和河北话,甚至是非常相似的北京和天津,在语言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实一开始中国的剧种并不多,后来出现这么多剧种的原因是这些剧种流传到各地,与当地方言结合,从而形成新剧种。
虽然现在的歌剧种类很多,但主要是以歌剧领域的四大曲调为基础,即高腔、昆腔、梆子和皮黄腔。此外,少数民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戏剧。如白族白戏、傣族傣戏、藏族藏戏、朝鲜族唱戏等。
地方戏形成后,由于戏班和艺人的流动、人口的迁移、军队的驻军、战争和开小差、商人的贸易、官员的转移、皇帝的游览等,导致了地方戏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战役为秦腔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传播和复制创造了条件。比如梆子在河南形成了豫剧,山东形成了山东梆子,河北形成了河北梆子,徐州形成了徐州梆子。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也为扬州戏的繁荣和京戏徽班的形成带来了契机。再比如说“贸易是玩法”,这也说明贸易促进了戏曲的交流。于是,单音的地方戏发展成了多音的歌剧。
例如,川剧由陆坤、高腔、皮黄、梆子和灯溪组成。京剧成为了魏、汉、昆、秦戏曲融合的产物;山西省有四个梆子:晋剧、北路、普剧、上党。
此外,由于城乡差异和观众欣赏习惯的不同,还有擅长三小戏的楚剧和擅长玩袍的汉剧。甚至有些不同地方的戏也会采用不同的唱法。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形成了戏曲的多样性和戏曲的不同风格。
那么,京剧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众多的剧种中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如上所述,京剧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带来的机遇而形成的一种剧种。嘉庆至道光后,京剧已形成,但地位并未提升。直到一百多年后京剧传播历史,才经历了两次繁荣的高峰,而这两次繁荣恰好和两个女人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个是慈禧,可以说是京剧第一次大繁荣的关键人物。
《菊丛谈》中说“孝(慈禧)后,凉而嗜戏,晚年尤甚”。1883年,慈禧太后50岁寿辰,章琦琳、杨龙寿、包福山、蔡福禄、严福熙等18位著名人物受命入宫,不仅演唱,还教授京剧和太监技能。
如果一个太监有高超的技艺,她会受到慈禧的赏识,从而成为大功臣。当时的清朝宦官张兰德(小张德饰)因其在升平署的唱功和独特的才能而受到慈禧的赏识。她升任升平司戏班,最后爬到了太监主管的位置。
据说,按捺不住的慈禧太后曾经在太监和宫女的欢呼声中亲自演唱。从此,京剧宫唱成为一种“统治”,直到清朝灭亡。
清代负责演出事务的机构“升平署”,每年都会选派名家入宫工作。来自、、孙菊仙、、王、、于、朱、、龚云甫、穆峰山、钱锦富等150多位著名艺术家在此演出。
慈禧的个人爱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各级官员都把它视为接近宫廷核心的最高时尚。看剧、唱剧、学剧之风,是从官到绅,从绅到民。京剧通过出入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私家庭院,运用“御赏”、“堂议”等特殊方法,完成了自上而下传播普及变通权力的不可思议的过程。
这在世界戏剧传播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正是慈禧的个人喜好,促成了京剧从民间艺术走向庙堂。要说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最大的功劳一定要归功于慈禧。
江青是近代让京剧大放异彩的第二个女人。
如果慈禧用灵活的权力推动京剧的主角;江青用硬实力开路,造就了近代京剧的畸形繁荣。关于江青与样板戏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是她实现政治阴谋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样板戏是艺术家的集体创作,与她无关,她只是“偷吃”了果实。
“无论是‘偷论’还是‘剥论’,都不可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江青与‘样板戏’经典创作的内在联系。”在过去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舞台上只剩下八部“样板戏”。当时的中国人不仅没有选择,也看不到,听不到。
当时国务院文化组为了在全国普及“样板戏”,采取了一系列全民学唱“样板戏”的具体措施。
一是《样板戏》剧本一经定稿,立即在《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和省市报纸上刊登,并分发社论、评论文章;
二是“样板戏”游历各地扩大影响;
第三,全国各地报纸刊登大量关于“样板戏”的文章,广播部门以“样板戏”为主要节目内容,不断向群众播放;
四是“样板戏”彩色影视纪录片常年在城乡放映;
第五,出版部门出版了大量与“样板戏”有关的书籍、宣传资料和实用产品,如剧本、乐谱、挂图、日历、字帖、图片、明信片等;
六是制作大量成套的“样板戏”唱片,在全国播出;
第七,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几首“样板戏”歌词...
江青与样板戏
中国三级京剧团得以保存并立下功勋(京剧团在很多地方新建或扩建)的原因是为了表演样板戏。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他们不停地巡视军队、工厂、村庄和学校。看样板戏也是单位“革命委员会”规定的政治任务。注意大家都在场,不管看了多少遍,这都是传播样板戏的第一步。
第二招是把国王指定版本拍成电影,到处放。当时的电影放映团队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团队。他们经常在基层放映电影,甚至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村庄。
最惨的招数是第三个,就是遍布中国城乡的“大喇叭”。这个高音喇叭在有电的街道、学校、村庄,天一亮就以“东方红”开头,中午播放,晚上8点以后以“国际歌”结尾。除了文革宣传,文艺只有革命歌曲和样板戏,音量大到不听就要听,堵耳朵也没用。在这种背景下,每个人都只能通过学习唱样板戏来为单位和人民的公共娱乐活动自娱自乐。
这种不可逃避的长期日常灌输,终于成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京剧接受群体。中国所有的“60后”和之前出生的都属于这个范围。2008年,教育部评选出《京剧进课堂》15首,其中9首来自样板戏,让复古派叫嚣“违背本意”,京剧名家苏站出来反对。教育部的回答很真实:是与社会广泛协商的结果。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样板戏的巨大影响力。其实答案很清楚:今天学生的家长,就是被样板戏“熏陶”过的一代人。
样板戏《智取虎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样板戏”被接受的年龄组,正好涵盖了今天我国在职或退休的中高级领导干部。我们知道,很多高级领导干部都是京剧迷,甚至是“票友”。这是京剧成为头号“国粹”的另一个隐藏原因吗?
一般来说,当权力媒体高调提出一个对象的时候,一般都是它不好过的时候。“文革”特殊时期过后,一方面京剧迅速转向复古;另一方面,传播是地域的急剧收缩,受众的急剧收缩。
现在的京剧市场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几个大都市,京剧的魅力在南方广大地区是单薄的;“80后”群体离京剧越来越远。这与“国粹”的承诺极不相容。难怪政协委员孙平在2003年提出“京剧进课堂”的建议,这将成为新闻的焦点。
教育部在许多重大改革问题上行动迟缓,受到社会公众和舆论的批评;然而,对于京剧进入课堂的反应极其迅速。2008年,中小学京剧试点工作开始,选择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省(直辖市)作为试点省份,共选定十所试点(中小学)学校。这可以从另一个层面验证京剧是政府国粹的结论。
1.《戏曲种类 中国300多种戏曲种类是怎么诞生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戏曲种类 中国300多种戏曲种类是怎么诞生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3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