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凉山花灯戏,观看梁平木刻年画,今天(15日)“百大全国网络媒体主编看梁平”嘉宾来到梁平,近距离了解当地非遗产文化,为非遗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

15日上午,“百大全国网络媒体守望梁平”主编嘉宾来到梁平双桂堂海明广场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彩虹奇观出现在“草霸龙”表演中。记者石涛照片

15日上午,梁平双桂堂海明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中出现彩虹奇观。记者石涛照片

《草霸龙》的表演中出现了彩虹奇观,让嘉宾们叫好得不得了。记者石涛照片

梁平癞子表演由当地小学生带来。记者石涛摄。

华龙。5月15日14时22分(记者刘艳丽华侨)欣赏了凉山灯展,观看了梁平木刻年画。今天(15日),“百大全国网络媒体观察梁平主编”的嘉宾来到梁平近距离体验当地非物质文化,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建议。

今天上午,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梁平双桂堂海明广场举行。梁山灯戏《相亲》结合扶贫热点话题;精彩的草龙表演;梁平的癞子和当地小学生带来的鼓点……在观看和参与这些非物质文化表演的过程中,嘉宾们感受到了丰富的梁平文化。

据介绍,目前,梁平有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梁山灯戏、梁平木刻年画、梁平竹帘、梁平腊子锣鼓、梁平跳二条。此外,还有20个市级非遗留项目和86个县级非遗留项目。其中,凉山花灯戏俗称“包头戏”、“端公戏”或“肥筒调”,是在梁平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是中国少有的剧种之一。凉山花灯戏结构短小精悍,台词通俗易懂。

长城网络编辑中心新媒体部主任赵鹏在观看了当地小学生表演的蝎子锣鼓后表示,进入校园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做法。“文化传承就是从小做起,让年轻一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

赵鹏还建议重新安排非遗产节目,并在市场上增加网络语言等现代文化元素,以提高人们对非遗产文化的认识。他说,回国后,他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的非物质文化。

现场嘉宾还了解了梁平木刻年画和梁平竹帘的制作,近距离感受了当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1.《草把做灯 听梁山灯戏看草把龙表演 点赞梁平非遗保护与传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草把做灯 听梁山灯戏看草把龙表演 点赞梁平非遗保护与传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0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