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对于很多孩子或者成年人来说,数学是一个重复的、枯燥的东西,很多人都讲过数字的颜色变化。

我的一个小侄子,当时刚上幼儿园班,看到哥哥和嫂子在辛苦的教孩子数学。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经常问小侄子,1加1是多少?小侄子马上回答2。然后我问他2加4。小侄子想了很久说5。我说错了。小侄子挠了挠头,看了看父母,撇了撇嘴,说不记得了。

哥嫂无奈的叹了口气,对孩子说不是教你的吗?等于6!怎么可能等于5?二加三等于五。小侄子极度无助和紧张。

整个教学过程让我觉得很无聊。我反复教孩子重复数字。在我看来,这个孩子完全是在背答案,根本不懂算术和数字。

为了缓解当时的尴尬场面,我带着侄子出去逛街买冰淇淋。借此机会,我想教他如何在生活中使用数学。我的孩子很乐意买冰淇淋,但是当我问他我们想要多少冰淇淋时,我很敏感,不愿意回答。我很惊讶我侄子对数学有如此负面的反应。

直到现在,小侄子上了小学,累计花了几万块钱。报名参加奥数补习班后,效果依然平平,数学依然是他的软肋。经常能听到大姑嚷嚷着“早知道就早教孩子了,可我五岁就这么教他了。”。

但是,说得好听点,就算哥哥嫂子在子宫里开始教书,孩子也永远成不了数学天才。

2

许多父母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早期能力。为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会在生活中多互动;为了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会在孩子早期提供磨耳训练;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和阅读习惯,他们会在早期带孩子读绘本,给孩子讲故事;

很多东西不是孩子能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把学习和知识融入生活的能力,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让很多人害怕。我相信大部分孩子或者父母都有和我小侄子一样的经历。家里花了很多心血,却往往事与愿违。数学的漫漫征途充满了呐喊。

在我看来,只有教不好的父母,没有学不好的孩子。我们不和天才相比。其实大部分孩子智商相差不大,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从小就好像有很大的数学天赋,而另一些孩子却总是从小就患上数学焦虑症?

目睹了嫂子的育儿之旅,我找到了答案。

许多父母渴望成功,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和基础。要求他们先从1数到100,孩子才有数字的概念,还要被迫背一些加减的公式。

面对父母的压力,孩子努力记忆这些他没有记住的抽象的东西。其次,他没有掌握预算金额加减的逻辑关系,显然不可能回答。

你答不上来,父母会责怪孩子那么笨,会变得更紧张,更难过,反抗会升级,会发酵。可悲的是,如果你没有找到数学的乐趣,你就会对这门学科失去信心。

数学启蒙肯定有它的关键阶段,但启蒙不在于在生活中教会孩子数的概念有多复杂。

说到儿童数学启蒙时期,可以分为5个阶段:0-1岁、1-3岁、3-6岁、6-9岁、9-12岁。12岁以后,孩子学习数学的敏感期错过了。当然,这五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节奏和深度。

斯坦福大学的数学教授乔·博厄勒说,不存在“天生的数学大脑”这种东西。但想必这个“天生”是遗传学领域的一个讨论,而我们后天看到的是“这个孩子数学好,有天赋”,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很好地利用了最关键的数学启蒙阶段。

儿童0-1岁时,大脑发育完成40%,包括脑神经元细胞、髓鞘、海马以及其中的各种环节。

虽然这短暂的一年转瞬即逝,但可能是五个阶段中最关键的一年。“其实孩子都学会了,学习的速度极快。只是他不会以一种成年人的方式给我们反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学会。”很多成年人误以为自己能快速解答几加几的算术问题,这是数学上的好表现,显然是不正确的。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数字感最重要!

数感全称,官方对数感的解释可能是可以灵活处理数字,拆解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被誉为“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第一人”的孙路弘,从初中开始就表现出了优异的数学能力,成为1978年中国首届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孙路弘老师说你不看数字感,好像很学术。其实和感觉、感知、音乐一样。

以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父亲是作曲家,每天在家弹钢琴,孙的数字意识就是从那时开始培养的。由于这个原因,他童年时代印象中的数字不是1234567,而是拉斯做的热锅上的蚂蚁。原因很简单。孩子们总是从他们最熟悉的东西中学习。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数感,就要充分调动孩子的五官,要知道哪个时期哪个感觉最强。

比如0-3岁,孩子有触觉和视觉;

3-6岁是视觉领先,触觉弱化,变成合作;

6-9岁听力逐渐增强;

9-12岁时基本稳定为视觉第一,听觉第二,触觉最后。

基于这几点,1-3岁的孩子在认识数字的概念时,一定要从生活中的现实事物入手,比如数字饼干、拼图数字积木,让孩子有一种感觉。

3-6岁的孩子应该能够看到数字概念的呈现。

在6-9岁的时候,听力必须在语言中得到强调,比如说说数字3,然后加上不同的单位,比如“4”、“4公斤”、“4”,这样他就会意识到4是一个可变的量,这是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过程

孩子的教育始于兴趣,终于坚持。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教学内容一模一样,但承载知识的人各有特点,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兴趣的驱动力,孩子在这方面会有更多的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对于早期数学启蒙教育,兴趣来自于什么?那谁天生就有优势呢?当然是妈妈。孩子从出生第一感觉就是妈妈的心跳和体温。他和母亲之间的天然亲和力是无法替代的。所以,让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是母亲最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是很多妈妈都不是数学老师,怎么教孩子数学呢?其实数学隐藏在日常生活中。

我去早餐点买早餐的时候,老板的小女儿才6岁,习惯帮妈妈收钱。有时候聊到女儿的口算能力,老板尴尬地笑了笑:“穷孩子早管家了,打孩子。我看着他们俩记账,结账。我懂事了,主动帮妈妈收钱。应该这样锻炼。”

有些父母让他们的孩子死记硬背公式。其实是把他们的数学和生活分开了,而早餐店女儿的数学不是来自课本,而是来自她一睁眼就能看到的东西。

那么爸爸妈妈可以做些什么来培养他们的数感呢?

比如你想让孩子理解测量的概念,可以在家准备一张身高贴,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身高。

启蒙阶段,孩子真正应该接触的是坐多少站公交车,到学校要多久?或者坐电梯从家里到楼下需要几分钟。这些问题不仅让孩子对数学变得敏感,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对早期学习数学失去兴趣。

只要父母有心,数学能力是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培养的。

1.《如何教小孩子学数学 别急着教孩子1+1=2,真正的数学启蒙才不是这样死记硬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教小孩子学数学 别急着教孩子1+1=2,真正的数学启蒙才不是这样死记硬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6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