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无线高清图像传输有什么特点?图像传输的分辨率是多少?传输距离有多远?可以发图片吗?清晰度怎么样?延迟是什么?

“图像传输”这个概念产生才几年。要说这个术语近年来传播得如此之快,DJI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而图像传输提出了无人机的概念。我找到了很多图像传输的英文翻译,很多人把无线高清图像传输翻译成无线高清视频传输,比较合适。其实更专业的图像传输名称应该叫“无线高清视频传输”,就是为了视频传输。

图形传播的基本形式

工作流程如下:

视频由摄像头采集,通过“一个接口”传输到图像发射器。图像发送器将视频信号发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将视频发送给监视器进行显示。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线高清图像传输具有高清、实时和远程三个重要特点。

这里说的高清其实和高清电视里的概念有点不一样。电视行业高清的标准是:高清:720 P;全高清:1080P超高清:4K;电视行业的高清标准是以分辨率来区分的,所以要少关注“流”这个概念。

没有图像传输,无人机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图像传输就像无人机的眼睛一样。

玩游戏的朋友一定有这种经历。当网络延迟超过150ms,你即将砍倒对方的英雄,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杀死。驾驶飞机也是如此。图片传输延时太大。当你在路上清晰的看到一个美女,想拍几张清晰的大图,你来回推遥感,发现不准确,是时间延迟太大造成的。

远距离比较好理解。谁不想看更远的风景?但是这个距离通常会加上一个“通视性”或者一个“*”。

于是,各种图片传输厂商开始打广告。

如“1080P60向后兼容”、“3~100km图像传输”、“无压缩零延时”等。

比如我看了一个厂商的报告说“高清图像传输行业的图像传输产品传输的视频流速率一般在3-4 Mbps之间,而XX科技的高清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在1W传输功率和8-12Mbps视频流的情况下,有效传输距离在100km以上”。

同样在全高清中,不同的比特流速率有不同的显示效果。在相同的比特流速率下,不同的视频压缩方法也是不同的。

这里有个概念,压缩模式,就是用什么方法压缩视频。常用的H.264和H.265都是比较新的。现在H.265厂商已经量产相关产品。为什么要压缩视频?一秒钟1080P60分辨率的数据是1920 * 1080 * 32 * 60 = 3,981,312,000位,大约是4Gb/s,4Gb/s,所以用光纤传输这么大的数据需要一段时间,更不用说带宽有限的无线传输了。所以世界上的XX组织都是把大家拉去开会,约定好一个标准和方法,把视频压缩,收到后再解压,就是这么个过程。

H.265号称效率是H.264的两倍,同样的画质压缩更猛烈,比特率更低。分辨率对于现在的很多图像处理芯片来说都不是问题。1080P60的输入输出不好,4K的无线传输正在被厂家推。

所以所谓“高清”,更合理的提法应该是画质,如果分辨率足够,压缩编码方式越高,比特率越高,理论上画质越好。

“实时”这个概念已经被很多厂商推测过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以色列Amimo所谓的“零延时无压缩”方案的影响。这个方案的延时确实短,但不是零延时。测量时间为30毫秒至80毫秒,频率为5.8赫兹,带宽为40赫兹。它声称能够传输3Gb/s的数据。

其实,“实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讯还是可以通过卫星电话建立,延时几秒。速度为1000km/h的飞机,100ms可以接近30m,人类视觉的持久性在100 ~ 400 ms,因此,“零时延”是所有实时系统都无法实现的目标。

长途的概念比较主观,每个微信群都发了很多“长途”图片。你研究过以下书籍吗?

功放值这么多钱吗?你学过宽带功放和线性功放吗?你学过调峰吗?你学过史密斯圆图吗?学过单载波和多载波吗?如果没有,就不要出来误导这波玩航模的无人机创业者。真的,有时候想帮也帮不上。我什么都做不了。我绝望了!就跟我说飞机现在是油电混装,能飞50公里。现在把数据传输改成大平板天线可以,但是画面传输不好,降低清晰度也可以。行业要健康发展,人人都要说人话!DJI不敢吹的,先做10km级别!很多10km的飞机在天上飞,然后每隔几天就有一架新闻飞机掉下来。这就是埋行业的节奏!

最后总结一下吧!

无线高清图像传输努力的三个方向:高清——不要迷信分辨率;实时——忘记“零延时”;远距离——一个综合性的射频问题。

转自知乎无线图像传输

1.《无线高清 无线高清图传三个主要痛点与误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无线高清 无线高清图传三个主要痛点与误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8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