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庆典上,一个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彩车经过天安门广场。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倡导者是被称为“蛇口之父”的袁庚。这个口号不是突然灵光一现的产物,而是袁庚在创建蛇口工业区过程中长期积累、长期思考的结果。口号打完之后,争议还在继续,招牌也撤了好几次,但还是唤起了大家的时间感和效率感。经过邓小平同志的肯定和赞扬,它响彻全国,家喻户晓。

生动的教学课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

1978年10月,袁庚调任交通部香港投资促进局常务副主席。刚到香港的时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当时为了业务发展,招商局需要在香港买一栋楼。与卖方协商后,袁庚同意在周五下午2点支付2000万港元的首付款。当天下午2点,袁庚准时到达律师楼,卖家如期到达。但没想到,对方的车停在门外也没有熄火。交易后双方拿到支票后,马上安排人取车,直奔银行。

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原来第二天是周六,银行没上班。如果支票不能在周五下午3点前送达银行,卖方将损失2000万港元的三天存款利息。

“当时浮动利息14%,3天利息上万港币。”袁庚后来回忆这个故事时感叹。蛇口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与香港隔着水,但经济差距巨大,思想观念相差甚远。

船上起草了六条标语

1981年3月下旬,袁庚提议召开工业区干部会议,讨论与日本的合作。第二天,他从香港航行到蛇口。随着滚滚波涛,他的思绪也起伏不定。看着流水,袁庚想到了时间,又不时想到钱。这时,袁庚酝酿已久的思绪打开了一扇窗,他迅速拿出笔,在颠簸摇晃的快艇上作画写字。

于是,影响深远的著名口号在船上诞生了。最初的口号由六句话组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客户就是皇帝,安全就是法律,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每个人都有事可做。”

在随后的工业区干部大会上,袁庚宣读了这六条口号,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但也有与会者反对“客户是皇帝”:“我们是共产党,怎么能说客户是皇帝呢?”

“争议”的口号经历了跌宕起伏

当天会议结束后,总部几栋大楼前竖起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红色广告牌。这个简单的标志一竖立起来,就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各种争论和批评此起彼伏。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口号里的两个字很敏感,一个是“钱”,一个是“效率”。金钱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追求,以效率为生命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格格不入。

为了大局着想,袁庚考虑不要火上浇油,给党中央添麻烦,于是示意暂时把牌子拆了,放在仓库里。第一张海报三天前才出现。

1981年11月底,袁庚去给招商局企业管理培训班学员上课,又谈起了这个口号。学生们深受感染,又一次在蛇口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竖起了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切都有人管理,人人都有事可做”,比第一个木牌多了两行。口号一挂出来,又在风口浪尖,有很多顾虑和争议。

1983年8月,时任蛇口工业区宣传部副部长的周为民,又想起了这句口号。他觉得就像是晨钟暮鼓,让蛇口人以全新的理念与时间赛跑。宣传部出了一个巨大的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以一种极其醒目而迷人的姿态站在港口公司面前。

这得到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肯定

1984年春节,邓小平访问了深圳、珠海和其他沿海经济特区。袁庚等蛇口工业区负责人得知消息后非常激动,于是布置了一项紧急任务,要求制作一张当时站在深圳到蛇口分界线上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

蛇口工业区已运营5年。这是正确的方法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是对是错?袁庚想得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回答。1984年1月26日上午,加班一夜之后,深圳到蛇口的路口立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蓝色的铁皮上写着12个大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同一天,邓小平视察了“海洋世界”号游轮。袁庚趁机向邓小平提起了他积攒已久的话题。邓小平同志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是”。袁庚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在与中央领导人谈话时,有这样一句深刻的话: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邓小平的最终决定消除了当时围绕口号的所有争议,口号成为蛇口精神的完美诠释。

感谢作者的努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些文章无法联系到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全球华人

1.《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金钱”口号背后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时间就是金钱 “时间就是金钱”口号背后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8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