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通过考察一个国家围绕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治理情况,很容易看到实际情况。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功运行的结果。也可以说,中国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治理效果是以制度体系的进步为条件的,是在制度体系的保障和推动下获得的。在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和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融合与维护稳定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式和功能与基于特定社会结构的特殊需求密切相关,这就是中国人对团结即社会融合的需求。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适应这一国情。如果不能团结一切力量,国家就会四分五裂,什么也做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社会整合和维护稳定的功能。这一功能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结构。如果说现代西方制度体现了“三权分立”的理念,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体现了“三权分立”与“三权结合”的平衡与统一。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制度构成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将在党的领导下成熟和完善。

社会动员与促进发展的功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和持续的社会动员。与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相比,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更明显的有利于持续社会动员的结构和功能。这个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政治体制本身具有适应社会动员的结构,执政党具有强大的组织体系,各级人大和各级政协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动员职能。在具体操作上,中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社会动员机制,如民主集中制,能有效团结社会成员的共识,统一指挥,全面协调,全民参与,形成强大的国家和社会治理合力。

普遍参与与政策功能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人民可以有组织地参与国家治理,这使政策制定更适应社会,这也是我国人民民主的一个主要优势和特点。中国共产党通过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形成了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政策,这是中国政策优化的关键环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立法机关,也是最重要的公众参与制度。越来越制度化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运行,为政策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常态化的协商机制。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普遍政治参与提供了各种制度安排,保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政策的不断完善。

规范权力和维护权利的作用。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公共权力宏观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按照宪法和法律治国原则的确立,不仅使制度得到法治理念的支持,也为各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基本的合规性。在公共权力的微观运行中,虽然在权力的行使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制度上的规范性因素增加了很多。执政党的纪律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职能不断加强。此外,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民权的发展是制度进步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不断丰富和扩大,体现了中国体制机制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表明中国的制度是现代文明的制度。日益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1.《中国制度焕发强大生命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制度焕发强大生命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9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