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苏州橄榄核雕刻 72岁苏州老人用橄榄核做雕刻,一颗核雕出19人,一件卖10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这篇文章,估计大家都不陌生,但核雕不只在明代才有,现代也有核雕大师。

宋水官:核雕技艺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国家非遗、核雕技艺传承人

宋水官,江苏苏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传承人,1946年生于有名的核雕村——苏州舟山村,1967年开始做核雕,一做就是50余年。

20岁出头的时候,每天花大量时间学绘制草图,常常整个晚上低着头刻刻画画,眼睛又酸又涩,脖子和腰都酸痛。受伤更是家常便饭,那么小的核,一不小心就刻到手。

橄榄核不值钱,但手工价值贵

虽然橄榄核的成本并不高,但是要挑选最上乘的核,标准十分严格。要求产于福建与两广地区、秋季采收的橄榄核,长度必须达到5厘米,6棱匀称,两头钝尖。

宋水官精挑细选,有时要花上整整一个下午,从1000多枚橄榄核中,只留下一枚。

挑核

核雕是个精细活,要经过绘稿、打磨、刻线、粗雕、开脸、镂空、组装等多个工序。一个外观很小的雕件,往往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做完,有时夜里要做到十一二点。

刻线

雕一艘有19个人物的核舟时,宋水官更是感到压力巨大,光做第一个人就花了大半天,想着后面还有18个,心里感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做完。

橄榄核内部厚度不均,雕刻时力气如果小了,痕迹会太浅;力气大了,可能把舷刻断。有时一刀失误,捅了个洞出来,两天的辛劳就前功尽弃,一颗好核子也白白浪费。

宋水官《核舟》

1件拍10万,心中仍有遗憾

几十年的核雕生涯中,宋水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徒弟,他的女儿宋梅英更是青出于蓝,成为新一代核雕高手。

宋水官与女儿

近年,宋水官凭借《乘风破浪》《核舟》《十八大罗汉》《龙腾奥运》《苏州园林》等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工艺奖项,更将核雕首次带入了中国民间工艺的最高殿堂——“山花奖”。

他的核雕作品《单粒九龙观音》,更是在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拍卖出10万元的高价。

宋水官《单粒九龙观音》

尽管在常人看来,他为核雕已经付出了许多,但他仍觉得遗憾,“我还有个心愿,想把核雕带到世界,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苏州橄榄核雕刻 72岁苏州老人用橄榄核做雕刻,一颗核雕出19人,一件卖10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州橄榄核雕刻 72岁苏州老人用橄榄核做雕刻,一颗核雕出19人,一件卖10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2021-04-10/1245769.html

上一篇

香菜炒牛肉的做法 香菜炒牛肉!

下一篇

新航线旅行社 “终于等到你!”整个旅游圈沸腾了

苏州橄榄核雕刻 果核上雕出大世界 走进苏州核雕村感受匠人核舟记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仍是安静、安定的。”在情绪都要“中暑”的高温天里,走进苏州舟山核雕村,去感受“匠人”,夙兴夜寐,雕刻时光,或许更有意义。  “对于核雕的印象最初都源于读书时候,明代散文家魏学洢的《核舟记》,这就是苏州‘奇巧人’王叔远。”紧紧跟随解说员的脚步,在苏州核雕艺术馆里聆听核雕历史、欣赏核雕精品,这是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