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她们在天上写诗

本文为【高能E】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联系后台。但是欢迎你们朋友圈传达。

神舟十三号,已经顺利带着三位航天员开始新一轮“最牛出差”了。



在这次出征的三位中,作为唯一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备受关注。


出发之前,王亚平问女儿:“要不要给妈妈提个要求呀?”女儿奶声奶气地回答:“妈妈必须给我摘颗星星回来。”她追问:“为什么只要一颗星星呀?”女儿说:“要不然天上就不亮了”。


多浪漫的场景啊!




这一幕让我想到《我和我的父辈》中,施儒宏和郁凯迎写给孩子们的诗的开头:

我的孩子,如果可以

我想告诉你,世间的一切奥秘

告诉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

光荣和梦想,挫折与悲伤

……



临行前,王亚平对女儿说:“妈妈要去太空给你摘星星回来,你等着妈妈。”


女儿挥动着胳膊,使劲地喊着“妈妈加油”为她打气。



王亚平与女儿的对话,让她这次的出发,也更像诗里那样——

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

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而你,我的孩子

是让平凡的我们

想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当年,父母辈航天工作者用刻刀一笔一笔地绘制着蓝图,如今,在天上写诗、“摘星星”的愿望,真的实现了。




太空中的“她力量”



执行任务前夕,王亚平发了个朋友圈:出差半年……



这一次,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是第一批“在太空过春节的中国人”。




而再次出征太空的王亚平,也创造了很多属于她的“第一”。


比如,她是我国第一位两度出征太空的女航天员,也是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神舟十三号乘组,会第一次出现“男女航天员出舱”,王亚平就将成为我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和聂海胜、张晓光搭乘神舟十号上太空时,也曾创造两个“第一”:她是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首位80后女航天员”。



她也是我国境内第一个“太空老师”,站在“最高的讲台”上,给地面上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




其实王亚平小时候就想过长大后要当老师,当律师或当医生,甚至凭借体能优势成为职业运动员,唯独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如此优秀的女航天员。


当时王亚平去考体校,因为个头比较矮没被选中,她的小学体育老师还调侃道“这才给空军留了一条好苗子”。来源:山东商报



可以说,王亚平的飞行员之路走得懵懵懂懂,还有那么点“歪打误撞”。



1997年,17岁的王亚平高考之前,听说山东省招飞考正在报名。因为她是班里唯一一个不戴眼镜的女生,被同学半怂恿半鼓励着跑去参加了考试。没想到就这样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进入飞行学院,成了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中的一员。



在飞行学院里,当教员第一次带着她飞上蓝天,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王亚平心中突然泛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和骄傲感。


也是从这时候起,她对天空开始有了向往。



2001年毕业之后,王亚平进入武汉空军某部。2003年,23岁的她看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的时候,突然有了个想法: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女航天员呢?



从那时起,王亚平心中悄悄种下了一颗航天的种子。


直到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向女性开启大门。王亚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且从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首批女航天员之一。


十年前中下的种子,在2013年开了花。王亚平跟随神舟十号,第一次踏上了星辰大海的征程。




为实现在天上写诗的浪漫,包括王亚平在内的所有航天人,都曾经历过严苛的训练和选拔,这些训练的强度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差异。



单就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来说,每练一次,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了一次“全马”,累到结束后吃饭连拿筷子时手都抖得拿不稳。


航天员最害怕的“离心机”训练,它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接近极值,训练时脸会变形,胸腔被压迫得无比难受,眼泪也不由自主地往外流。但就算这样,航天大队成立20多年以来,没有一个航天员碰过“放弃”的按钮。


“在我的心里,它(这个按钮)是不存在的。”




有强大的信念和意志做支撑,航天员们从来不喊苦,也从未放弃,这才有了她们今天能“摘星”的好状态。


并且相较男航天员来说,女航天员们还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她们有更敏锐细腻的观察力与感觉,身体条件相对更容易适应长期的太空生活等。




她们也会给漫长的航天生活添上一份不一样的活力。这次王亚平“出差”就带上了乐器准备在太空中演奏,她还给同行的两位同事准备了神秘的“新年礼物”。



从另一方面来看,以女性视角来观察宇宙、思考生命,进行以女性为主的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生命研究,也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NASA前宇航员凯迪·科尔曼说:“太空同样可以属于女性。”


她还隔空传话给王亚平:“当你望向窗外,看到星星,看到地球,数十亿女性也正在和你一起看向窗外,包括我。”





就这样,在浩瀚宇宙中,一股“她力量”正慢慢凝聚。




摘星的还有她们


与王亚平同为“第一批女宇航员”的刘洋,曾写过一篇《凌长空 看万里山河》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她在文章里写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年少时我总爱抬头遥望星空,寻找云海茫茫间的那一抹月色。打从记事起,月亮在我印象中就是这般遥望而不可及的模样。那时的我从未想过,未来能成为飞行员,甚至是航天员,能够巡游九天……


带着这样的期盼,她归来后带给大家的,也是探索太空满满的好奇与兴奋感。


形容失重,她是这样说的:“那些物体突然就像小草发芽了一样,摇摇摆摆就起来了,笔、绳子一类的东西像从沉睡中苏醒了一样,非常奇妙……”



她兴奋地在空间活动,太空里容易有空间运动病,以至于她安定下来的时候,看着面前的仪表盘,会觉得它是一种倒置的状态。



在太空睡觉,也是只需要站着进睡袋就可以,所以刘洋觉得,“任何姿势都可以睡觉”,并且还睡得挺舒服,还做了一个终于能记得的梦,梦见孙悟空腾云驾雾;


而从舱里看地球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还说了一句特幼稚的话:“地球它真的是圆的!”



虽然她早就知道地球是圆的,可亲眼看到地球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她会觉得,山和海就是地球的血脉,地球就像个母亲躺在那里,是非常震撼的感觉。



这种感性与细腻的观察,也是女航天员独有的视角。刘洋也说,女性更细腻,有韧性,冲突力低,亲和力强,对于在太空中狭小的空间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好的特质。




但时间再往前拨一些,女性航天工作者还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真正探索太空。


对我国太空事业、“两弹一星”贡献巨大的,有王承书先生。



王承书原来是和钱学森同一个专业的,做气体分子运动论相关研究,她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轰动世界,是让西方学界觉得她有机会拿诺奖的程度。


但1949年,得知祖国需要人才,她和丈夫毅然决定回来报效祖国,为此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努力到1956年才能辗转回来。



彼时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已经四十多岁的她,也答应改变研究方向;之后国家原子弹研制进入攻坚期,钱三强找到她,希望她负责高浓铀研制,再一次改变研究方向……


并且原子弹的试验工作需要保密,她必须得隐姓埋名。对此,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



她放弃了在海外扬名的机会,投入全副身心助推“两弹一星”事业,成为整个科研队伍里唯一的一名女性。最终,大家齐心协力,成就艰苦条件下的非凡奇迹。



有了父母辈的付出,才有了如今更好的科研条件,所以你看,如今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投入了航天事业。在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出色的女性。


比如,“90后”女工程师鲍硕,她会说自己第一次坐上调度台的时候也会非常紧张;



到后来能很顺溜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私底下还会给航天器起小名,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心头肉。


她说,我们航天人不分90后80后,都是为了航天事业出力。



还有“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会因为各种工作上的小细节不够完美而大哭,但每一次哭完,她又会带领团队优化设计,让玉兔二号走得更远。


每一次落泪和每一次技术精进,都见证了中国航天的飞跃。




最近网友还列出了许多太空领域里的女工程师,包括:


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姬涛;



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 姜杰;



发射阵地01号指挥员 张润红;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高级工程师 李红艳;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王怡苏;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程师黄静琪、中国科学院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航天一院长征五号火箭型号主管孙振莲、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测试车间副主任赵鸿飞……


除了她们,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航天工作者在耕耘着,许许多多的人凝聚自己的力量,最终,才成为那个托起航天员的“人”。





星空写诗,是用黄土尘埃换星辰大海



《我和我的父辈》中黄轩饰演的父亲告诉孩子:“我是个诗人,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天上写诗”。



这是航天工作者的浪漫,但事实上,钱学森等前辈筚路蓝缕为航天事业奠基的时代,两间旧房子、一堆草稿纸就是航天一院最初的物质资产。


航天试验出错,箭体损毁或者多消耗燃料等情况都会发生,真实的天空中并没有太多属于父辈们的痕迹,只不过那极少数的几次飞行,都是历史性的辉煌壮丽。


他们也并不太像诗人,身上有太多的束缚,不能浪费、不能出错,许多时候对妻儿坚持保密原则,甚至不能告诉孩子自己真实的工作。每天灰头土脸,罗布泊基地冬天大雪封路,甚至去掏田鼠洞找粮食……这是诗人么?


欲采苹花不自由,这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无奈的现实。


王承书先生原本该是个航天人的,以她的才华天赋,本该在空气动力学领域自由飞翔,直上云霄。可她义无反顾,去大西北漫天尘埃里搞铀浓缩,只要国家腾飞,她可以一直在地下室里。



我们有时候,很难切身体会父辈们,会以极度自律和对个人欲望的极度克制为刻刀,去雕琢最纯粹的理想——他们所追求的是真正星辰大海的浪漫,是另一种自由。


王亚平这次上天之前接受采访说,上一次“太空授课”中听她上课的小朋友,有一些已经顺利追逐航天梦,成了她的同事。



这番话令人感慨,王承书先生当年的放弃,不正是为了刘洋、王亚平,为了现在年轻的航天人可以自由地追逐梦想么?


我从王承书先生身上,读到了深层次的“她力量”,一种伟大的家国情怀。实际上,父辈们以双倍甚至十倍的克制、俭省和自我约束,换来了今日年轻人自由飞翔、追逐梦想,邀游星辰大海的机会。


这个机会不止是给自己孩子的,而是给了无数未曾蒙面的孩子。


黄轩那句“每天在天上写诗”是真的,但不是他们自己写,而是铺好了幕布,待后来者挥毫。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有望突破40次大关,空间站核心舱段、载人飞船、新一代高分辨观测卫星……星辰大海的路,已经在脚下了。


当年在一片荒芜中,前辈们以无上的热情和真正的浪漫主义,始终相信着未来。


电影里说得对,他们是诗人,星空为纸,岁月作诗。








E姐结语:


当年黄土尘埃,如今星辰大海。


为星辰大海而付出的又何止王承书一人?钱学森、钱伟长、屠守锷、赵九章、邓稼先……这些光辉传奇的名字,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工作者们,都曾曾宵衣旰食、青灯夜雨地奋斗。


今天的路,都是他们当年胼手胝足铺就的。


而今天,依然有人在酒泉的风沙里奋斗,在黔南的山岩间守望,在数百米深的地下重复着枯燥的数据实验……在我们平日里不曾关注的角落里,他们怀着星辰大海的梦想,一寸一寸推进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化。


科学巨擘们的精神,传承至此依旧令人动容。


我们看发射直播,只会看到几秒钟属于他们的镜头,或许就是任务中心在倒数读秒前最后的询问:“东风?”“东风准备”;“酒泉?”“酒泉准备”……很少有人真的意识到,那一句“准备”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是整个系统数十年如一日严谨而辛劳的工作。


当年钱三强告诉王承书,她准备好了就可以去工作。王先生说,“我随时都准备着”。


我猜现在的航天人目送航天器通过责任区间的心情,和前辈们望向星空的心情是很像的。当年的星空中大多数时候空无一物,但是两弹一星的前辈们通过计算,在心中数万次模拟过重要发射任务进行的场景。如今的航天人有了更先进的设备,但依然需要无数次模拟和确认,想象天空中任务的样子。


不同的时代,相似的背影;同样的星辰,同样的仰望。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他们飞过,整片星空中,都是他们写下的诗。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如何看待这次“最牛出差”?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1.《她们在天上写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她们在天上写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2121492.html

上一篇

【11刀】专题英烈事迹|李太俊:被犯罪分子连刺11刀,壮烈牺牲

下一篇

【2013年上映的电影】招魂系列:吓人又温情的恐怖片!《招魂1+2》解说,迎接《招魂3》

【2013年6月电影】专题冯小刚苦等11年,张艺谋拒绝拍摄,这10部电影上映太坎坷了

【2013年6月电影】专题冯小刚苦等11年,张艺谋拒绝拍摄,这10部电影上映太坎坷了

2013年6月电影相关介绍,有些电影可以上映,已经经历了“千难万险”。 以10月份为例,无论是《长津湖》还是《兰心大剧院》,上映道路都是无比艰难的。 《长津湖》自带高压、敏感属性,开拍之初又赶上疫情,片方遭受了上亿元损失。 临近...

【2013年6月电影】13人遇难的重大事故,38名公职人员被处理

【2013年6月电影】13人遇难的重大事故,38名公职人员被处理

2013年6月电影相关介绍,9月16日,陕西省发布太原大学渥太华山游乐园冰雕馆“101”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微信公众号发布全文。 报告称,山西省政府近日批复太原台骀山滑世界农林生态游乐园有限公司冰雕馆“10·...

2013年6月电影专题之2021暑期档收官,电影市场会不会热起来?就看中秋档了

2013年6月电影专题之2021暑期档收官,电影市场会不会热起来?就看中秋档了

2013年6月电影相关介绍,钱江晚报时间记者鲁芳 目前,2021年暑假已经正式关闭。 据灯塔专业版显示,2021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票房73.81亿元,相比2019年177.78亿元,下降了58.5%。而该票房也是20...

2013年6月电影专题之苹果的100亿索赔,小i机器人和siri杠上了

2013年6月电影专题之苹果的100亿索赔,小i机器人和siri杠上了

2013年6月电影相关介绍,这个只出现在人工智能(AI)、科幻电影中的角色现在已经悄悄地融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当然,现阶段的AI,并不能像《钢铁侠》里的贾维斯(J.A.R.V.I.S.)那样智能。 目前,比较常见的AI,莫过于...

【2013年6月电影】专题2021暑期档收官,电影市场会不会热起来?就看中秋档了

【2013年6月电影】专题2021暑期档收官,电影市场会不会热起来?就看中秋档了

2013年6月电影相关介绍,钱江晚报时间记者鲁芳 目前,2021年暑假已经正式关闭。 据灯塔专业版显示,2021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票房73.81亿元,相比2019年177.78亿元,下降了58.5%。而该票房也是20...

关于2013年6月电影我想说2021暑期档收官,电影市场会不会热起来?就看中秋档了

关于2013年6月电影我想说2021暑期档收官,电影市场会不会热起来?就看中秋档了

2013年6月电影相关介绍,钱江晚报时间记者鲁芳 目前,2021年暑假已经正式关闭。 据灯塔专业版显示,2021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票房73.81亿元,相比2019年177.78亿元,下降了58.5%。而该票房也是20...

2013年6月电影,干货看这篇!中国加入《马拉喀什条约》视障人士将不再“书荒”

2013年6月电影,干货看这篇!中国加入《马拉喀什条约》视障人士将不再“书荒”

2013年6月电影相关介绍,他采访了中国盲人协会副会长川 如果中国加入《马拉喀什条约》盲人,就不会再有“书荒” 和许多视力正常的人一样,盲人群体也是自强不息、最热爱生活的群体之一,他们在顽强的摸索中为自己开辟了人生道路。(莎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