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体动物:

主要包括各种蜗牛、陆上活动的螺类和蛞蝓(俗称“鼻涕虫”)。它们在夜间或雨天活动,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并留下黑色线状的排泄物。这些软体动物食量惊人,能一夜之间吃掉大片的嫩芽嫩叶和花朵,让你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

处理方法:

抓到它们后,切记不要在花园或花盆里压碎,否则它们的卵会留在土壤中,不用多久又能孵化。最好的办法是,先装垃圾袋里,再踩碎。及时清理落叶和病叶,不给它们生存的条件,可以有效预防它们的繁殖。

小口瓶装少量啤酒,可以诱捕。若要手工扑捉,应当夜间进行,一般都藏在叶片或花朵的背面。当数量众多时建议使用药物,如:密达(有效成分“四聚乙醛”),中度毒性,在确保家中孩子和宠物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2、红蜘蛛

蛛形纲叶螨科害虫,学名叶螨,约0.42~0.52毫米大小。很多植物都会有这个害虫,多发于高温干燥不通风环境;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使植物失去光合作用能力,

症状: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严重时棵导致植物死亡。

用药推荐:阿维菌素、螨危、金满枝、阿维哒螨灵等杀虫药,按说明书配比,严重时可两种药混合使用。关键:发病后,叶片反面必须喷药,雨后喷药效果更佳;上述药物每月定期喷洒能有效预防。

3、长条形蠕虫

包括青虫,毛虫,蛾类蝶类幼虫,螟虫,叶蜂幼虫,茎蜂幼虫等。夏末初秋高发,部分蠕虫刺有毒性,刺到会非常疼痛,不建议用手抓。蛾类蝶类在植物上逗留的时候,就是它们在为下一代寻找安生之所,等幼虫孵化出来后,啃食嫩芽嫩叶的速度相当惊人,不要一不小心就会毁了整个花季。所以,必须预防,发现后也一定要马上治疗。

药物推荐:

首选:苏云金杆菌,按一般稀释1000倍左右(即1克兑水1升),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护花神、蚍虫啉、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在幼虫期效果也不错。

4、蚜虫

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有黑色的有绿色的。

症状:会导致植物生长率降低、叶斑、泛黄、发育不良、卷叶、产量降低、枯萎以及死亡。一般不冷不热的季节比较多。

处理方法:可用手捏,可用水喷,药物可用护花神、蚍虫啉等各种低毒药物。也可用这些药物进行预防。

5、介壳虫

多发于多肉植物,其他植物也会有,高发于干燥环境。主要粘附于叶片背面及茎部吸食植物,易传染,发现后要及时清理。

药物推荐:

特效药:“护花神”按说明书浓度喷洒和浇灌。肉肉喷药仅需叶片正好湿润,如有积水,记得要吹干,喷药后不要暴晒。介质中埋“拜耳小绿药”也可预防。

6、蓟马(ji马)

夜晚活动的一种吸食汁液的体型微小害虫,进食时会造成叶子与花朵的损伤(焦黑、皱卷),影响美观更影响植物生长。

用药推荐:吡虫啉、阿维菌素、护花神等杀虫药物,按说明书配比。关键:天黑后喷洒杀虫药,每3天1次,连续喷3次,基本就能灭。平时可以用这些药物预防。

7、茎蜂

属膜虫纲膜翅目,体细长。体色常为黑色而有黄带及其它斑纹。卵为圆形,产在植物组织中。幼虫淡色,表皮多皱,足退化,腹部末端有尾状突起,蛀食植物茎干。被蛀食的枝条发蔫,枯萎,尤其是月季嫩枝。预防和治疗均可用苏云金杆菌。

8、白粉病

月季常见的一种病菌,高发于春夏,需用杀菌药。四氟醚唑、醚菌酯、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丙森锌等杀菌药均可治疗。严重时可采用“鸡尾酒疗法“即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仔细喷叶面叶背,1到2次痊愈后。平时以甲基托布津或者代森锌(也就是蓝粉)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喷一次预防。

9、黑斑病

黑斑主要用“杜邦福星”和“戊唑醇”、“香山杀菌王”、“代森锌(又名蓝粉)”等杀菌药物。一般发病的时候3-7天一次,没病的时候半个月左右预防一次,尤其是长时间下雨后,必须杀菌。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阅读原文】 C:公众号内菜单栏【购物商城】

阅读原文】 C:公众号内菜单栏【购物商城】

1.《9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大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9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大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2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