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言发声为“正音”。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之一。

秦腔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秦腔传统绝技有吹火、变脸、顶灯、打碗、鞭招灯火、踩跷、牙技、尸吊八种。

1、吹火:吹火是秦腔、同州梆子(又称东路秦腔或西秦腔)、西府秦腔(又称西路秦腔或西府乱弹)、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汉调二簧(又称陕二簧,是秦腔第二大剧种)等剧种的旦角表演特技。火,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较早为人认识的自然表象,也是具有毁灭性的自然力量,所以,吹火一般多用于有妖怪、鬼魂出现的剧种中。

《游西湖·救裴生》中,李慧娘用吹火的方法是先将松香研成粉末,用箩过滤,再用一种纤维长、拉力强的白麻纸包成可含入口中的小包,然后剪去纸头。演员吹火前将松香包噙在口里。用气吹动松香包,使松香末飞向火把,燃烧腾起火。

吹火常见的形式有:直吹、倾吹、斜吹、仰吹、俯吹、翻身吹、蹦子翻身吹等。就其形状可分为;单口火、连火、翻身火、一条龙、蘑菇云火等。

单口火。即一口一口的吹火。主要用鼻子吸气,丹田用气,冲着火把的火苗直吹。

连火。用气方法与单口火相同,吹时要紧密一些。在火头上吹第一口火,在其未灭时,紧接着吹一口火,使火连续不断,故称为连火。

翻身火。踏左步,半卧鱼势,从火头上引火(即借助吹出的火苗,使火苗不断地延续长达四五尺)翻身,转一圈后,火苗仍然连续不断。

一条龙:半卧鱼势俯冲火把头吹火,然后离开火把,均匀地一口气吹的引过火来,使火苗不断延续长达数尺,犹如一条火龙一样摆过去。

磨菇云火:半卧鱼势,在“一条龙”火的龙尾上紧接着再摆回来,重重地一口一口吹火,即成一朵一朵的磨菇状(也叫天女散花或火中凤凰。后来吹这种火时,还可将火的颜色变成雪青色)。

以上介绍是最基本的吹火绝技。

2、变脸。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等剧种的生、旦、丑行皆有此特技。其变法有“变脸型”和“吹面灰”两种。

变脸有大变脸、小变脸之分。大变脸意思就是全脸都变,有三变、五变乃至九变。小变脸则是局部变脸。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抹脸”“吹脸”“扯”。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上的某一特定部位上,需要换表情时一抹脸,就变成了另个一种颜色。

“吹脸”则只适合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有的是在小盒子内装粉末,放到合适的地方,到变脸时演员做俯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吹起涂在脸上,变换成另一种颜色。

“扯脸”则是一种比较复杂变脸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它是在表演之前先将一张张脸谱画在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都系上一把丝线,再将脸谱按表演的顺序排例贴在脸上,丝线藏到隐秘的地方,根据剧情的需要,在表演中,用舞蹈动作掩护下扯下来。

3、顶灯。顶灯是秦腔小戏中一些丑角表演的绝技。表演者将一盏油灯点着置于头顶,耍各种动作。

常天保头顶油灯,跪地、行走、仰卧、钻椅、钻桌、上桌等,均很自如,并能使油灯不掉、不洒、不灭。这全凭演员脖颈的平衡技巧。秦腔丑角演员刘省三、晋福长和汉调桄桄演员王半截、赵安学及汉调二簧演员蔡安今等,均擅长此技。王半截还能自己将头顶之灯吹灭。

4、打碗。打碗表演有平打、斜打两种打法。

平打:先将一碗底朝下平掷于空中飞转,再将另一碗底朝上掷出,两只碗底对击相撞,破碎落下。

斜打:两手各拿一碗,碗底相对转磨,打时先将碗侧立掷出,使其在空中如车轮滚行状旋转,然后将第二个碗如法掷出,以碗底边撞击而破碎。西府秦腔须生王彦魁、唐二瓜、司东纪、吕明发,西安秦腔演员陆顺子、和家彦、刘立杰、阎国斌等,均擅长此技。

5、鞭扫灯花。鞭扫灯花就秦腔表演中净、旦行的表演特技。有鞭扫灯花他“纸摆子”(把纸拧成绳子一样的条子)扫灯花两种。

鞭扫灯花:《太和城》中的孙武子与《黄河阵》中的闻仲用此技。其表演法是:先用黄表纸在鞭梢扎成约四寸多长的纸花,然后加足灯油,拉长灯捻(用纸裹香做成),使其多出灯花。以前科学技术有限只能用清油灯照明,为达到灯光效果特用此技,随着科技发展,现在此特技已无人使用。

6、踩跷。踩跷是秦腔中旦角所用的特技。跷子是木制脚垫,尖而小,约三寸长,外面套绣花小鞋。演员只能用两个脚指穿假鞋,而且要将鞋绑在脚指上,因此,称之为扎跷。扎跷之后,演员只能凭两个脚的脚指行走,脚跟高高提起,行走、舞蹈、像跳“芭蕾”一样。不同的是芭蕾演员有时还可以脚跟着地,面扎跷演员则始终都得用二指着地。戏演完后方可解跷休息。更难的是,不仅要求模仿三寸金莲的步子和形态,还有特为扎跷设计的高难动作,如踩跷走凳、踩跷踢石子等,沿低上高,蹦跳不止,才可以显示出演员的踩跷技巧来。

7、牙技。牙技是秦腔中毛净所用的一种特技。牙技分为“咬牙”和“耍牙”两种。咬牙:也叫磨牙,毛净常用此技。演员用上、下牙齿咬紧磨动,发出咯吱吱的声音,表示咬牙切齿的恨。这一技巧主要在于控制,咬响并不难,难点在于声音要响并要传得远,还不能有疹人的噪音。秦腔名演员彦娃、刘金录、范仲魁、华启民、陈西秦、周辅国等在《反长沙》、《虎头桥》、《祭灯》、《淤泥河》、《八义图》等剧中,扮演魏延、盖苏文、屠岸贾等,均用此技。

8、尸吊。尸吊亦称“大上吊”,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眉户等剧种均有此特技。演出前,先将一根长吊杆,平绑于入场口的柱子上,杆的一端在台口,另一端藏于台内侧。剧中人上吊时,站椅上,将白绫吊圈绑于杆头,然后将吊圈套在脖子,蹬倒椅子。这时台内即将吊杆一端压下,右移,使杆头上翘并伸出台口,使上吊者高高吊于台前。演员在化妆时,腰里扎一椭圆形铁裹肚,上端有两个铁钩,由胸部直通脖颈。上吊时,往脖子上套的吊圈一定要套在铁钩上,然后将一水袖绕脖搭肩,以作掩饰,另一水袖下垂,呈现出活人被吊死的景象。至今已不用此技。

1.《陕西秦腔八大绝技---变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陕西秦腔八大绝技---变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2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