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

BloomFilter(布隆过滤器)是一种可以高效地判断元素是否在某个集合中的算法。

在很多日常场景中,都大量存在着布隆过滤器的应用。例如:检查单词是否拼写正确、网络爬虫的URL去重、黑名单检验,微博中昵称不能重复的检测。在工业界中,google著名的分布式数据库BigTable也用

了布隆过滤器来查找不存在的行或列,以减少磁盘查找的IO次数;Google Chrome浏览器使用BloomFilter来判断一个网站是否为恶意网站。

对于以上场景,可能很多人会说,用HashSet甚至简单的链表、数组做存储,然后判断是否存在不就可以了吗?

当然,对于少量数据来说,HashSet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海量数据来说,BloomFilter相比于其他数据结构在空间效率和时间效率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但是,布隆过滤器具有一定的误判率,有可能会将本不存在的元素判定为存在。因此,对于那些需要“零错误”的应用场景,布隆过滤器将不太适用。具体的原因将会在第二部分中介绍。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本文将会介绍BloomFilter的基本算法思想;第三部分将会基于Google开源库Guava来讲解BloomFilter的具体实现;在第四部分中,将会介绍一些开源的BloomFilter的扩展,以解决目前BloomFilter的不足。

2.算法讲述

布隆过滤器是基于Hash来实现的,在学习BloomFilter之前,也需要对Hash的原理有基本的了解。个人认为,BloomFilter的总体思想实际上和bitmap很像,但是比bitmap更节省空间,误判率也更低。

BloomFilter的整体思想并不复杂,主要是使用k个Hash函数将元素映射到位向量的k个位置上面,并将这k个位置全部置为1。当查找某元素是否存在时,查找该元素所对应的k位是否全部为1即可说明该元素是否存在。

2.1算法流程

BloomFilter的整体算法流程可总结为如下步骤:

BloomFilter初始化为m位长度的位向量,每一位均初始化为0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算一下需要抓取100万个URL时BloomFilter所占据的空间。

假设要求误判率为1%,

因此该公式可转化为

m=9.6∗n

。故此时BloomFilter位向量的大小为

100w∗9.6=960wbit

,约1.1M内存空间。

只需要1.1M的内存空间,就可满足100万个url的去重需求,这个空间复杂度之低不可谓不惊人。

实际上,哪怕是1亿个URL,也仅需100M左右的内存空间即可满足BloomFilter的空间需求,这对于绝大部分爬虫的体量来说,是完全可行的。

1MB ≈ 10^3KB ≈ 10^6Byte ≈ 8 * 10^6b = 800Wbit

2.3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方面 BloomFilter的时间复杂度仅与Hash函数的个数k有关,即

O(k)

2.4缺点

删除元素

BloomFilter 由于并不存储元素,而是用位的01来表示元素是否存在,并且很有可能一个位时被多个元素同时使用。所以无法通过将某元素对应的位置为0来删除元素。

幸运的是,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很多方法扩展已解决以上问题。

强烈建议

读取下面两篇文章,并且把其中的公式推导一遍:

转载大部分来自:http://cyhone.com/2017/02/07/Introduce-to-BloomFilter/

同时推荐:http://llimllib.github.io/bloomfilter-tutorial/zh_CN/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enbochang/p/11414687.html

1.《bloom BloomFilter算法知识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bloom BloomFilter算法知识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34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