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是否准确,决定着照片的清晰以及模糊部分是否详略得当,决定了照片效果是否符合我们的需求,而要想准确对焦,必须对各种对焦模式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选择最适合拍摄需求的对焦模式。今天小编小编就几种最常见对焦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做一个简单介绍,让影友们加深对它们的理解,今后更好地选择最适合的对焦模式。

1、单次自动对焦(AFS)

单次自动对焦这是使用率最高、最常用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对焦方式,即半按快门,自动对焦系统开始工作,在对焦系统确认合焦后发出提示,再按下快门完成拍照。

连续拍摄多张焦平面位置不变的照片(例如合影时为防止眨眼会多拍几张),只需要完成第一次自动对焦,之后的拍摄都会采用同样的焦点。

如果对自动对焦结果不满意需要重新对焦,或者需要改变焦点,只需松开快门,再重新半按快门,重复单次自动对焦工作流程即可。

这一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便捷。随着自动对焦技术的成熟,现在不少相机已经能做到让你感觉“半按下快门的瞬间,对焦就已经完成了”。

正是由于这种便捷性,单次自动对焦适用于大多数题材。但它也同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适合拍摄高速运动的题材。

理由很简单,半按快门合焦到按下快门拍摄,中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拍摄静态或低动态题材,这个时间差不影响拍摄;但如果拍摄高速运动物体,如赛车、飞鸟,这一时间差可能导致对焦点与实际主体位置产生较大偏移。

既然单次自动对焦不适合拍摄高速运动物体,那么下面就该有请连续自动对焦模式登场了。

2、连续自动对焦(AFC)

连续自动对焦又称连续伺服对焦,半按快门对焦后,相机会锁定目标物或锁定对焦区域,一旦目标与相机之间的对焦距离改变,相机也会自动追焦。

只要完成第一次合焦,让焦点对在主体上,就相当于给相机指定了目标,“你给我追着它拍”,就能保持焦点一直落在主体上了。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连续自动对焦是最适合拍摄运动题材的,能够保证焦点一直落在主体上,保持主体清晰。

使用这一模式进行高速连拍,相机会在每次拍摄前进行一次重新对焦。如果自动对焦的速度不够快,很可能会导致“追丢”的现象。

因此,拍摄越高速的运动物体,对相机的追焦能力(实际上就是自动对焦系统的计算能力)要求越高,而这取决于相机的性能和档次。

一般来说,专业机肯定比入门机的追焦能力强,而专门拍运动题材的机型更是会通过牺牲部分其他能力,把这一功能强化到极致。

3、先拍照后对焦

之前提到的两种对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称为“全自动对焦”,系统完全通过自己的计算,帮您选择对焦点。但是,全自动对焦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相机在自动选取对焦点时,往往倾向于选择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

也就是说,你想用三分法构图乃至边缘构图,而画面中央又存在其他物体时,自动对焦的结果很可能不符合我们的拍摄需求。

松下相机有一种独特的对焦方式—“先拍照后对焦”。在拍摄完成后,使用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通过峰值对焦功能、五倍放大功能来精确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焦点位置。使用者可以设置不同焦点后将照片分别保存为一张张单独的照片,然后从中比较,挑选出最完美的一张。

您只需要首先在“先拍照后对焦”模式下拍一张照片,然后在回放模式选择你想要的焦点位置即可。

4、手动对焦(MF)

手动对焦,就是通过旋转对焦环,精确选择焦平面到镜头的距离。要启动这一模式,需要调整 AF/MF 档位。

手动模式能最精确地体现拍摄者的意志,缺点就是太麻烦了,每次都要慢慢拧环慢慢对焦。拍摄量稍大,手动对焦就会非常费力。

随着自动对焦系统的逐渐升级,自动对焦功能越来越强,逐渐成为拍摄的主流,但在某些拍摄场合下,手动对焦仍然是唯一选择。

比如说,低对比场景,尤其是低光环境下的拍摄,依据光线和对比度进行计算的自动对焦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拍夜景时,有时候相机会出现“拉风箱”现象,实际上就是对焦系统计算出错,对不上焦的表现,此时就需要手动对焦。

灯火比例不大的夜景,可能需要手动对焦。

另一个最需要手动对焦的题材是微距摄影。

这是由于微距摄影的景深极浅,对焦点的精确度要求极高,稍微偏移一点点,可能整张照片就完蛋了。

1.《这几种对焦模式,你真的会用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这几种对焦模式,你真的会用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