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陈氏定理 陈氏定理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1966年5月,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发布了他的证明结果,1973年,又完成了对证明的修改,公布了详细证明方法。这项研究可以简称为“1+2”,在国际上又被誉为“陈氏定理”。

这意味着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

陈景润(图片来源:人民画报)

时光倒流到200多年前。在1742年6月7日写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哥德巴赫提出了这样猜想: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欧拉在6月30日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一代代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意图攻克,均告失败。

在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徐迟这样写道:“整个十八世纪没有人能证明它。整个十九世纪也没有能证明它。到了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问题才开始有了点儿进展。”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较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九个质数的积加上九个质数的

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的计划是,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9+9、7+7、6+6、5+7、5+5、4+4、3+4、3+3、2+3、1+5、1+4、1+3……包围圈渐渐缩小积,简称“9+9”。

“如果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在哥德巴赫发出给欧拉的邮件200多年后,中国福建福州市英华中学的课堂上,来自清华的沈元教授不会想到,自己临时的一堂课,改变了少年陈景润的生命轨迹。

闽侯人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排行第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父亲的收入微波,孩子又多,因此生活过得拮据。上学后,瘦小体弱的他又常受欺负。

特殊的生活境况,使陈景润极为内向,不善言谈。加上他对数学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闭门思考的习惯,被别人看作一个“怪人”。

1953年,厦门大学毕业后,陈景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整理图书资料之余,他研究,还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尽管时间紧张,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秉着对数学浓厚的兴趣,陈景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

他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他将自己的数学论文寄给了华罗庚教授,华罗庚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并将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在华罗庚的指导下,陈景润向着哥德巴赫猜想踏上新的征程。

“1966年5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华罗庚很少评价他的学生,却曾单独对王元说过:“我的学生的工作中,最使我感动的是(1+2)。”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Weil)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夸张吗?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靠的是纸、笔和头颅——如果这令人费解,想想他单是为简化“1+2”的证明,装满一只又一只麻袋的稿纸。

1.《陈氏定理 陈氏定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氏定理 陈氏定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2042.html

上一篇

广东鹰坛 揭秘“傲鹰互生”内幕 以危机处理系统传销(全文)

下一篇

牛胰岛素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 老数学家苏步青的养生经

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 老数学家苏步青的养生经

老数学家苏步青的养生经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蜚声国际数坛的老辈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百岁时还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苏老九十岁高龄时,还着书立说,带研究生、每天工作约十小时左右,精力何等充沛!那么,当有人问他健康长寿之道,他总笑呵呵地回答说:“我不懂什么养生之道,只是平素生活有规律,并注意体育锻炼而已...

素数和质数的区别 素数和质数有哪些区别

素数和质数的区别 素数和质数有哪些区别

素数和质数是没有区别的。质数(又称素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除0以外)的数称之为素数(质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质数的性质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有一个经典的证明。它使用了证明常用的方法:反证法。具体证明如下:假设质数只有有限的n个,从小到大依次...

47是质数吗 卖到脱销!史上最荒唐的书 原来719页只印1个素数的秘密竟是这

2018年日本的第一本“爆款”书可能有些令人意外。  1月13日由日本虹色社发行的这本《2017年最大的素数》(『2017年最大の素数』),厚约32mm,共719页,整本书只印了一个数,即2^77,232,917-1。这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素数,共计23249425位。  这本奇特的书在发行两周后迅速攀上日本亚马逊数学类“畅销书第1位”,目前...

1是不是质数 1是质数吗原因是什么

1是不是质数 1是质数吗原因是什么

1不是质数,因为除了1和本身外没有其它因数。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原因因为整数有一个性质,就是分解质因数的唯一性,及把一个大于1的整数分解质因数,他的形式是唯一的。而如果1是素数,则分解的形式就唯一的了,因为可以乘若干个1。所以规定1不是素数。全体正整数可以分为三类:(1)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

9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合数是什么

95是质数还是合数 质数是什么合数是什么

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质数定义质数又称素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否则称为合数。什么是合数合数是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与之相对的是质数,...

50以内的质数 在括号内填上50以内的质数[可重复使用],使每3个质数的和等干51

50以内的质数 在括号内填上50以内的质数[可重复使用],使每3个质数的和等干51

题目:在括号内填上50以内的质数[可重复使用],使每3个质数的和等干51列3道[ ]加[ ]=51]加[ ]=51解答:#include#includeusingnamespacestd;#defineN51//此处可自由改变N的大小.intf(intn)//起到判断正整数是否为素数的作用,返回一个值以标识,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inti,j...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活中的趣味小故事(简短一点,20字到30字以内)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活中的趣味小故事(简短一点,20字到30字以内)

题目:中国著名数学家生活中的趣味小故事(简短一点,20字到30字以内)要四篇,拜托了!急用啊!急!急!急!解答:“文革”开始后,正在外地推广“双法”的华罗庚被急电召回北京写检查,接受批判.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指示:“统筹方法还是要搞的.”1970年4月,国务院根据周总理的指示,邀请了七个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华罗庚讲优选法、统筹法.这之后,凭个人的...

同质 同质数据是什么意思?同质数据描述

同质数据是什么意思?同质数据描述。对已知的或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业务可独立进行损失检查与IBNR计算.例如,机动车辆责任保险不同于劳工险,同质数据的商业险可能与个人险特征迥异,同质数据的伞形保单业务与一般贵任也截然不同。同质数据另一方面,将机动车辆险的人身伤害B. I.与车辆毁损P. D.结合可能会有意义,同质数据尤其是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