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0年,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对社会的变革意义也非常巨大。或许正因为发展太快,关于互联网起源的谜团也很多,除了关于互联网的具体诞生日期是1969年9月2日还是10月29日的争论外,“互联网之父”也是一大谜团。我们常常看见不同的文章和报道将不同的人称之为“互联网之父”,那么互联网到底有几位“父亲”呢?
《今日美国》杂志在1999年互联网诞辰30周年的时候,发表了标题为《荣誉归于谁——四位不同的祖先》的文章,对四位曾被媒体称作“互联网之父”的杰出人物进行了描述,以下是文章全文:
撰文:叶平
1999年,Internet的30年诞辰纪念盛典时,会议组织者干脆一并请来四位曾被媒体称作“因特网之父”的杰出人物——雷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拉里•罗伯茨(Lawrence G. Roberts)、文特•塞尔夫(Vinton Cerf) 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郑重其事地为他们合影留念,让这一珍贵的镜头,永远定格在互联网络的史册中。
照片从左至右为:塞尔夫、卡恩、克兰罗克和罗伯茨
《今日美国》杂志对此发表题为《荣誉归于谁——四位不同的祖先》署名文章,文章评论说:“虽然在因特网建立过程中,他们全都担任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谁最适合戴上‘因特网之父’的桂冠至今尚无定论。”文章还援引拉里•罗伯茨的谈话指出,希望这次会议能进行讨论,结束在这个历史“悬案”上“每个人对每件事都可以提出权力要求的”混乱状况。
我们不妨分别简述这四位“父亲”在因特网创立中做出的不同贡献,看看究竟谁最有资格。
第一位“父亲”,雷纳德•克兰罗克,为阿帕网第一节点远程通讯试验亲自“接生”的UCLA教授。美国曾有传记文章用《从连环画到赛伯空间》的标题记载了他的传奇经历。文章这样写道:
雷纳德•克兰罗克
“因特网的奇迹始于连环画。”克兰罗克6岁那年阅读了一本描写“超人”的连环画,萌生了自己动手制作矿石收音机的想法。他搜罗到父亲的剃须刀片、母亲丢弃的卫生纸卷筒、一段铅笔芯和一些铜线,然后溜进公用电话亭偷来一个电话耳机。在不具备任何无线电常识的前提下,他根据连环画“按图索骥”制成了一台不用电池的矿石收音机。由于家境贫寒,到上大学时连社区学院低廉的学费都交不起,只好一边读书一边打工,5年后居然以优异成绩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全额奖学金,如愿以偿进入电机工程系深造。
电机工程系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信息理论为研究专业,只有克兰罗克独辟蹊径,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题目——数据网络。1964年,他的博士论文《通讯网络》出版,首次提出“分组交换”概念,为因特网奠定了最重要的技术基础。
后来,克兰罗克领导主持了人类社会第一次分组交换通讯网络的试验,从而敲开了网络时代的大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出贡献,充分证明了克兰罗克的“父亲”身份和资格。
第二位“父亲”,拉里•罗伯茨,Internet前身“阿帕网”(ARPANet)项目技术负责人,无可争议的“阿帕网之父”。1938年出生的罗伯茨,父母均为耶鲁大学的化学家。他早年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从学士、硕士直到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在林肯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靠自学进入计算机领域,继而成为行家里手,甚至为TX-2电脑写作了操作系统和分时系统。他在软件设计、电脑绘图,特别是通讯技术方面获得非凡的成就,而且具有天才的组织管理能力。
拉里•罗伯茨
据罗伯茨后来回忆说,他基本上是在受到“勒索”后,才被迫前往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任职的。1966年,APPA信息技术处处长(IPTO)鲍勃•泰勒申请到100万美元经费实施联网计划,多次上门请他“出山”。屡遭拒绝后,泰勒竟使出了“杀手锏”,向ARPA署长赫兹菲尔德求援:“你不是掌握着林肯实验室的经费吗?难道你就没有办法让拉里来为我们工作?”赫兹菲尔德听后立即拿起电话,不一会儿就笑着回答:“让我们等着瞧吧。”
罗伯茨迫于无奈出任ARPA联网计划技术负责人,果然不负众望:1967年他提出了阿帕网的构想《多电脑网络与电脑间通讯》,正确地为阿帕网选择了“分组交换”通讯方式;1968年,他提交了一份题为《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 的报告,提出首先在美国西海岸选择4个节点进行试验;他领导着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攻关,最终导致了“天下第一网”阿帕网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式进入网络时代。
第三位“父亲”,罗伯特•卡恩,阿帕网总体结构设计者,以及对因特网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天才科学家。1938年出身于布鲁克林的卡恩,在纽约城市大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后,接连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助理教授。1969年,BBN公司承揽了阿帕网“接口信息处理机”(IMP)项目,卡恩第一个参加IMP小组,并且担任最重要的系统设计任务。IMP就是今天网络最关键的设备——路由器的前身
罗伯特•卡恩
1972年,卡恩前往ARPA协助罗伯茨工作。当年10月,在卡恩主持下,美国各地40台电脑通过网络互联,向国际电脑通讯大会(ICCC)展示了阿帕网的成功,互联网络从此走向了世界。此外,1970年,卡恩设计出第一个“网络控制协议”(NCP),即网络通讯最初的标准;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设计, NII后来被我们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
然而,罗伯特•卡恩对因特网的最大贡献,是与第四位“父亲”共同完成的。
第四位“父亲”名叫文特•塞尔夫,当年斯坦福大学电子与电脑工程系助理教授。1943年出生在洛杉矶的塞尔夫,因早产造成听力缺陷,助听器伴随了他的一生,成名后曾写过一篇《一位有听觉缺陷的工程师自白》 的论文。有趣的是,他的夫人也有听力障碍, 两人平时说话都大声嚷。后来,塞尔夫考进了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主修数学,但很快迷上计算机,导致他后来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有幸在克兰罗克手下参加了第一台IMP的安装调试,经常与卡恩一起工作并结为密友。
文特•塞尔夫
1972年ICCC大会决定成立国际网络工作组,计划以阿帕网为基础连接全球大大小小的网络,文特•塞尔夫当选为工作组主席。他与卡恩绞尽脑汁地思考网络规则,不约而同地想出一个术语“协议”(Protocol)。“协议”原属于外交用语,也有“信息包”头部地址信息的含义。“协议”还有另一个词义,即“在吃饭聊天时各方达成的意向”。塞尔夫说:“这才是我们选用这个词的本意”,因为网络协议的最初版本,就是他在旧金山饭店开会休息时,信手写在一个信封的背面。
1973年年底,塞尔夫和卡恩合作完成了著名论文《关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协议》,俩人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排名先后,结果塞尔夫的名字排在了前面(这也造成他被媒体更多地承认为“因特网之父”的原因)。由塞尔夫和卡恩首先提出并逐渐完善的网络规则,即两个关键协议: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合起来叫TCP/IP。就像闪电划过太空,正是TCP/IP协议,标志着Internet正式诞生。
1977年7月, 塞尔夫和卡恩做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他们驱使阿帕网、无线电信包网和卫星信包网等3大网络一致运作,“信息包”从美国旧金山海湾,通过卫星线路直达挪威, 又沿电缆到达伦敦,然后返回美国加州大学,行程9.4万英里,没有丢失一个比特。为了表彰塞尔夫和卡恩发展因特网的杰出贡献,1997年1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他们颁发了“美国国家技术奖”。
四位杰出科学家为催生因特网分别做出了关键性努力,他们之中,究竟谁最有资格获得“父亲”的头衔?在塞尔夫后来任职的MCI公司,有人挂出了一幅标语:“文特•塞尔夫是互联网之父,但我们却是让它发展起来的母亲!”塞尔夫自己却不安地对记者讲:“你应该清楚这个头衔很不公平。因特网至少有两个父亲,更确切地讲,它有数千个父亲。我只是在最初10年做了些早期工作。”
1.《阿帕网 历史回顾:互联网有几位“父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阿帕网 历史回顾:互联网有几位“父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