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计世资讯 [直播]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发布调研结果

本站讯 4月21日消息,主题为“塑造企业价值”的2010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本站作为独家门户支持媒体,在现场做了直播报道。

以下为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介绍计世资讯的调研和研究成果。

主持人:感谢陈院长的精彩解读。

在金融危机后,中国的信息化的应用究竟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调研机构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今天,我们就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先生,与我们共同分享计世资讯的相关研究成果,有请曲总。

曲晓东: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刚才听了陈院长与我们讲了从理论层面信息化对企业的价值,很有收获。

计世资讯作为一个专注IT行业的市场研究机构,我们对中国的管理软件和信息化市场做了调研和研究,有一些观点与大家共同分享。

未来五年,我们认为是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什么这么讲呢?大家最近听到许多的说法,中国企业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最后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我们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的获得仍然是比较优势的获得,我们的生产要素价格价格比较低,原材料成本低,人力成本低而获得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的发展不可持续,中国的企业要转型升级需要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制造向服务转型,从没有品牌向有品牌转型,从外销型向内需型转型等等,这样的发展是什么呢?

当你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趋势不明显之后,你要从管理上产生效果,上午有一个调研数据大家也看到了,大家最重视快速创新,快速创新是管理的一部分,一方面要快速创新,但是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只有在管理水平上真正地提升,才是可持续的创新,而不是脑子一热,一个点子就是创新。

这种创新往往体现在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的综合创新上,这样的方面是管理方面真正发挥价值和作用的地方。

经过过去30年ERP发展,管理信息化积累,中国企业对管理软件不陌生,对信息化不陌生,在转型升级的压力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动机带领下,未来五年中国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会进入非常集中的爆发期。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认为未来五年是中国管理软件的黄金时代。

这个黄金时代最重要的趋势是 什么?一体化或者是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我会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中国管理软件的发展方式是一体化或集成化,从用户需求、产品、竞争的角度与大家做分享。

就需求而言,我们在2010年3月份做156个大型制造企业样本调研,总体而言把中国管理软件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开始到2002年前,这是中国管理软件的导入阶段。为什么这么讲?从中国80年代的MRT到90年代中国一些财务软件厂商率先向管理软件转型,他们带动了中国用户对管理软件这个概念的认知,中国用户对管理软件不太了解,但是他们在厂商的带动下、推动下开始了信息化的尝试。

在这个阶段,用户没有准备好,软件厂商也没有准备好。成功率是比较低的,所以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上了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后面还有一句话,与其等死,不如找死,你不把软件进行升级的话,企业是没有获得竞争优势的。从2002年到2012年之间,我们把这个阶段定义为中国软件市场的成长阶段,用户真正知道用管理软件是干什么的,从一开始采用财务软件,逐渐拓展销售、供应链、CRM、人力资源等,有一个特点,用户在这个阶段对管理传播的使用有一个原则,就是急需先行,什么地方有需先上,就一定是部门级的,信息化没有经过全面的规划,是这么一些应用。上的系统可能是五花八门的软件供应商。

我们总体到2012年之后,中国的用户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成熟阶段,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集团化管理、全球化管理、个性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进入一个集中的爆发期,用户对自己的需求也比较了解,用户对IT的使用有规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实施的,有整体观念。整个需求趋势是需要整合、集成、一体化、平台化的产品,这个时候,我们就把它称之为中国管理软件的成熟阶段,也是中国的管理软件进入集成化的时代。

100多个企业的调研也得出一些结论,我们调研在使用信息化的用户,现在对集成的需求是用户对管理软件需求中最大的一个方面。我们的调研中可以看到在新建系统中时一定要求与原有的ERP系统能够整合的用户是76%,不一定的是19%,没必要的5%,普通地来讲,绝大多数用户在新建系统一定要考虑与原有的ERP系统整合,而不是推翻重来,或者是各自为政。

这个趋势是中国企业在管理上的集权化或者是集中化,特别对大型企业而言,因为大型企业在原来信息化的发展中,各个子公司或者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需求就上来了。现在随着集团管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许多公司都上市了,这个时候对集团管理的集权化管理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集成,是大型用户的基本要求,也是需求最明显的要求。

中国的用户对管理软件的需求,同时不仅仅是集成化,也在向深度、细节发展。也就是说,不仅仅希望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一些宏观层面的信息集中管理,还能够借助实施管理软件的机会,对于整个企业的流程进行全面地梳理和重新的构建,我们与许多的用户这样说,他对管理的软件需求不仅是买来软件,实施就完了,每个用户希望管理软件公司提供咨询公司的价值,借实现信息化应用的机会,对我的企业原有的管理流程进行重新地构造。

这样一个理由在内部是比较好的理由和借口,所以,对于用户,对于管理软件调控的范围希望更深入,在流程细节方面希望有更深入的进展。这一波管理软件的应用表现是什么呢?是系统升级。

特别对大型企业而言,这个升级不仅是部门级到企业级应用的升级,也不仅仅是从企业级内部应用到企业外部应用的升级,这些是必需的,其实也是技术平台的升级。

企业希望借助这个升级的机会,能够把自己的应用软件的集成化平台建立起来,而不是一次一次地重新构建,还有一个特点,管理软件应用得走向行业化,特别在中国,我们的行业特性非常明显。

不同的行业有完全不同的流程,有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软件公司能不能满足行业用户的不同需求,也是目前中国的用户对管理软件需求方面比较明显的表现。

用户现在对专业服务有了更多的需求。我们跟踪中国管理软件用户多年,中国用户在多少年来一直不愿意为服务付出相应的费用,他们认为买软件应该送服务,经过多年的厂商呼吁和多年各式各样理念的普及教育,我们这次调研就发现67%的用户已经愿意为服务付出相应的费用,他们也认为服务值付费,前三位的服务第一位是集成服务,第二个是系统实施服务,还有IT规划咨询服务。用户相对而言认可这三种服务的价值。

我们看到许多的案例,比较高的甚至达到了对IT规划、咨询的投入达到与软件采购额各占一半的比例,不仅仅认可服务,而且服务的价值在不断提升,比较高达到50%,愿意付出一半在咨询、规划,一半在软件购买上。这是非常好的进步。

还有系统优化服务,是最近几年成长最快的,这背后隐含的一个意思许多用户对管理软件的应用已经有一些历史了。但是,因为前期的建设是急需先行,没有集成化、一体化,优化对他们而言也是很大的问题,回头来补课,这也是目前用户的现状。

用户对于IT规划的重视程度到什么呢?我们的调研发现,他们整体建设是按照规划进行的占65%,用户绝大部分做IT规划,现在没有做IT规划只有10%,现在还不去做规划的,只有这么多,大部分的企业要么已经做了,要么正在考虑。

IT规划的重要性,能够在战略上把我们企业IT建设纳入企业的战略层面,能够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进行配合。

这是目前企业面临什么样的困惑呢?后面有一个数据,现在企业比较明显地挑战和困惑是在企业内部的信息,比如销售信息、市场、库存信息脱节等。

在座不知道有没有IBM的人?有的可以举手,没有就比较好讲了。因为神州数码与联想有关联,据我所知,联想收购IBM之后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竟然在IBM这样IT行业的领袖型公司,或者是鼻祖型公司里面,在信息系统方面居然非常可怕,有几百个信息系统在IBM里面。这些信息彼此误导很严重,在信息流程方面的问题很多,比如说原来联想在中国非常及时看到市场的销售情况,有人说是一个小时,但是到IBM PC,这个数据是一个月之后。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有一句话叫世界上有三大官僚机构,联合国、中国政府和IBM。

它太大了,其业务范围太宽了,而且企业发展历时过程太长,当时都是非常优秀的信息系统,但是随着发展,许多系统集成的难度非常大,联想做IBM PC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方面吃了亏,无法发现企业的问题,也无法解决企业的问题。

这次联想杨元庆上任之后利润有好转,有许多重要的因素,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信息系统方面把原来联想CIO王晓琳女士做全球CIO,做整合,这样才重新塑造了竞争力。

这个工作是很难的,像IBM这么领先的企业也面临这个困惑,我们许多的中国企业从零开始建造我们的信息系统,或者我们原来的积淀还不是很厚,现在我们可以跨越式的,或者用后来优势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提醒我们一点,我们企业在实现信息化的时候,从一开始就需要有集成化、一体化的认识。

这样才能解决我们企业以后发展壮大,或者是我们企业并购重组后能够有有效的信息系统和保持有效的竞争力。

企业在一体化方面的需求体现在这些方面,像供应链管理一体化,销售管理一体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财务管理一体化,商务智能一体化,这样共同的需求要求我们的管理软件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下面从产品方面做一些分享。

对管理软件而言,管理软件最早是一帮做软件的人做的,而不是管理方面的专家做的,所以有一个问题,这个管理软件的功能实现只是其一部分,其要有比较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相配合,才是比较好的管理软件,如果只有管理软件功能先进而没有合适的管理思想和模式配合,这个管理软件技术再先进也不是好的管理软件。

从现在来看,管理传播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思想的方向向以客户为中心迁移,过去管理软件认为自己做的最好,所有的人来适应你,你们如果与我的流程不一样,你们的管理模式与我不一样,是你们企业的问题。我们这边结合用户最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你就应该把你的脚砍掉适应我这双鞋,这是过去一部分企业的思想。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迁移。这种向用户模式的迁移,实际上在推动管理软件向一体化、集成化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

用户不管你管理软件是谁提供的,我在乎的是什么呢?我能拿来用,能用好,而且我不希望数据信息误导,不关联,我不希望我的企业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我需要的是集成化、一体化的方向,在这样的发展方向上,管理软件其实要跟上用户的需求变化。我们把管理软件分为这么几个框架,产品组合是如此,最基础的是业务基础平台,以业务为基础的平台,在这之上是生产制造的环节,再之上是管理的一些环节,像OA、CRM、ERP、SCM、PLM等,在这个环节之上是商业智能,再网上是行业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的软件构架以业务基础平台为基础,它实际上相对能够解决用户的个性化的变化和企业的标准化的产品之间的矛盾问题,厂商肯定希望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这样成本最低,而用户也希望自己得到个性化的服务,与别人都不一样,这样匹配地最好,两者之矛盾怎么得到妥协呢?我们的管理软件在业务基础平台上开发的传播,他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进行一个组合,这样的话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现在目前主流厂商都在采用以业务技术平台为基础的管理软件,现在管理软件的核心都是围绕ERP开展的,刚才我们讲到了用户对于一体化、集成化有需求。

在这种需求刺激下,产品的交付方式是以ERP为核心的管理软件组合,比如ERP与SCM组合,ERP与财务软件的组合等等,这是现在比较主流的交付模式。

这种集成化、一体化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一方面一体化强调IT的战略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把IT放在企业战略的层次上,所以可以解决信息化的建设与业务发展的脱节问题。

第二,一体化可以打破信息误导的局面,可以通过协同化的效应提高自己的运作效率。一体化的实现可以把企业从传统的职能管理变为面向流程的管理,避免由于职能分割造成管理软件的空白。一体化的实现也可以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消除不增值的环节,能够促使成本降低,一体化可以实现业务数据的无缝集成,可以提高生产销售服务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一体化也缩短了企业和企业外部之间在信息沟通方面的渠道和时间,从而能够让我们的用户对市场快速反应,这是一体化在管理效率、成本效率和市场效率方面提供的价值。

在一体化市场的竞争状况方面,我们把中国的管理软件市场分通用管理软件市场和定制化管理软件市场两个维度,通用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在17.5%,仍然是中国软件业最大的细分市场。

在这种一体化、集成化的浪潮下,对管理软件厂商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方面是厂商能不能够前瞻性为迎接一体化的浪潮而作出充分的准备,市场上的产品并不都是能够一体化的产品,面临这样用户应用的需求趋势,厂商从现在开始或者从过去开始为一体化的趋势做充分的准备,要把自己的产品在应用上不能协同的方面进行很好地处理,才能解决一体化的问题,所以需要厂商有很好的判断力,如果还没有这样的决心,还是各自为政,可能在未来面临很大的问题,特别当你的用户现在用你的软件还可以,发展大了以后,突然发现你的产品之间不能一体化、不能集成化,那用户的损失也很大,你未来的损失也很大,所以第一点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力气。

第二技术平台方面,现在管理软件发展面临很大的危险,随着云计算,互联网应用的兴起,管理软件的未来向何处去,它的技术平台是什么样的?目前是变化比较激烈的时代,或者是时期。是不是SaaS、云计算这样的模式能够彻底颠覆现在的管理软件平台,这是需要探讨的。所以厂商能不能把技术平台的方向,这是很重要的挑战。

还有产品能力,在原有的产品体系下,在应用的集成平台上,怎么样打造真正的一体化产品组合,这是一个挑战,还有服务实力,特别是一体化的咨询、规划、实施能力,这是对一体化厂商提供的一个挑战。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上,我们也把中国的软件厂商进行了一些划分,鼎捷软件在这方面是比较好的一家公司,他也有在台湾的经验,走得比较早,他的竞争优势比较突出,在一体化解决方案上已经提供的规模上比较大,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也比较强。

我们用户在选择一体化合作厂商考虑什么样的因素呢?我们看到在前三位是一体化的整合能力,产品功能适应性以及行业积累,实际上用户不是选择软件供应商,而是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

因为管理软件是黏性很强的产品和服务,一旦使用了某一个厂商的产品,要推翻重来的话成本很高,所以企业在选择时非常地慎重。

企业选择时不仅考虑价格等因素,还考虑这样的企业有没有发展前景,他们的技术是不是能够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对于行业应用是否有深刻地理解,他们在一体化的趋势下是否能够很好地很快地提供解决方案。

所以在这样的趋势下面,我们的管理软件厂商对于用户而言,面临谁能够更前瞻性把握发展趋势,拿出更好的产品,提供出比较全面的服务,然后有比较领先的技术平台,这是我们用户在选择厂商时的考虑。

这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1.《计世资讯 [直播]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发布调研结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计世资讯 [直播]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发布调研结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3114.html

上一篇

显卡门事件 央视惠普“质量门” 消费者遇差别对待?

下一篇

网易邮箱帐号 网易免费域名邮箱升级 默认帐号数提升至200人

童之磊 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电子书潜在用户数达1.3亿

童之磊 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电子书潜在用户数达1.3亿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本站讯 3月16日消息,2010世界电子纸技术大会今日在深圳喜来登大酒店举行,本站作为大会战略合作门户网站现场报道。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中文在线是中文服务平台,大家可以上游是出版社和作者,把内容提供给我们以后,把这个平台提供给出版业务等等。中文在线在过去一直坚守出版模式,我们强调百分之百...

山寨平板电脑 分析称中国山寨版平板电脑将达iPad销量的5-10%

山寨平板电脑 分析称中国山寨版平板电脑将达iPad销量的5-10%

本站讯 3月23日晚间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拓墣产业研究所今(23)日表示,相较于苹果在美国市场热烈预购的盛况,iPad在中国市场却是掌声稀落,虽然如此,iPad仍提供给中国厂商一个新的发展舞台与策略思考方向。拓墣预估中国山寨平板电脑,将占iPad销量的5-10%。拓墣表示,中国厂商虽不像苹果能建立“终端+内容+应用”的封闭式产业链,但目前已有不...

it企业名录 对企业最重要的十大IT公司:IBM及SAP上榜

it企业名录 对企业最重要的十大IT公司:IBM及SAP上榜

本站讯 2月20日消息,《信息周刊》评出了对企业用户最为重要的十大IT公司。它们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不可或缺,是IT“大厦的”支柱,而且战略地位难以取代。在过去十年里,《信息周刊》的编辑们采访了无数企业的高管,也无数次问过这个问题:你认为谁是IT行业中最重要的企业?要进入这一“最重要”榜单...

马英九父亲 马英九首度自曝本名"膺九" 其父盼中国统一(全文)

马英九父亲 马英九首度自曝本名"膺九" 其父盼中国统一(全文)

马英九和诗人周梦蝶交谈 环球网记者高珲报道 马英九27日上午亲自探视高龄90岁的诗人周梦蝶。在谈话中,马更首度自爆自己的名字原本是叫做“膺九”,是意为服膺、服从的“膺”字,而不是“英”,寄寓着父亲“中国统一”的期望。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马英九说,“自己名字的‘英’字原来是全权服膺的‘膺’。‘膺’有胸怀的意思,九,是九州的意思。取自陆游诗作《示儿...

赛迪顾问有限公司 赛迪顾问总裁李峻:展望中国IT市场的发展趋势

赛迪顾问有限公司 赛迪顾问总裁李峻:展望中国IT市场的发展趋势

本站讯 3月2日消息,由赛迪顾问主办的主题为“把脉内需主线、重塑IT价值”的2010中国IT市场年会今天在北京举行。本站作为独家门户网络直播在现场做了直播报道。以下为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峻博士做回顾2009年中国在扩大内需的政策下,IT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展望2010年中国IT市场的发展趋势。主持人:非常感谢李教授非常专业和深入浅出的演讲。...

163黄页网 到到网与中国电信黄页签署合作协议

163黄页网 到到网与中国电信黄页签署合作协议

本站讯 3月4日消息,旅游评论网站TripAdvisor中国官方网站——到到网今日宣布与中国电信黄页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通过“到到”网络与实体世博黄页的相互联动,搭建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的双重平台,面向全球游客全力推广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酒店和景点。据悉,上海世博新黄页预计今年4月完成印刷,将在指定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场所发行不少于100,...

惠普投诉 中国170余名消费者联合投诉惠普

惠普投诉 中国170余名消费者联合投诉惠普

【最新】惠普回应投诉门:已对部分笔记本推有限保修中国律师已代表逾170名消费者提交针对惠普(HP)的申诉,请求中国政府下令召回据称存在问题的笔记本电脑。此举标志着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品牌首次面对海外消费者的有组织行动,这个迹象表明,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权利,并愿意付诸行动捍卫这些权利。上述申诉于周一提交至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通话宝 中国电信推出网络电话服务“通话宝”

通话宝 中国电信推出网络电话服务“通话宝”

本站讯 3月11日消息,中国电信近日基于天翼应用工厂API推出网络电话服务“通话宝”。该项服务支持WEB、WAP等五种方式拨叫,同时,话费实行长话市话统一计费标准,每方每分钟仅0.13~0.15元。据了解,“通话宝”目前支持WEB、WAP、短信及QQ和MSN五种拨打网络电话的方式。用户除了使用WEB、WAP访问网页拨打电话外,还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