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房游兴起至今,安全问题始终为人所担忧,特别对于那些“奋斗一辈子就赚到一套房”的中国人来说。 (资料图片)
“你来我家住,我来你家住,不花一分钱”
美国人艾迪用了近20年时间将其创办的HomeExchange公司做成了全球最大的换房游平台,然而其年营收也只有区区几百万美元;尽管换房游很经济、很新潮,但旅行爱好者特别是中国人还对其存有诸多疑虑。
写几封电子邮件,就能找到当地人自愿帮忙安排在法国巴黎度假期间的食宿和行程?这是香港大学美籍副教授薛安(Steve Xue)的真实经历。
2009年冬,他经朋友介绍成为了HomeExchange(世界换房游网)的会员,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免费入住了在美国新英格兰、佛罗里达、波多黎各和法国巴黎的会员的家。
换房游简单来说就是“你来我家住,我到你家住,一分钱不用花”。20世纪50年代,法国教师的假期非常多,光暑假就有3个月,他们闲着就爱旅游,苦于缺钱,于是想出了这种互助的旅游方式,到现在,换房游正受到全世界范围的旅游爱好者之青睐。
HomeExchang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换房游平台,提供16种不同语言的服务,在5大洲146个国家有超过4.2万个可供交换的地点。其创始人兼CEO、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的艾迪·库辛(Ed Kushins,简称艾迪)对南方周末记者称,每年通过HomeExchange做成的换房游有6万宗,网站平均每星期更新200个目的地。
互联网契机和好莱坞电影
做换房游生意,关键就是要扩大会员规模,增加可供交换的地点,以吸引更多新会员。艾迪说,“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普通人接受换房游这个概念。”
“我酷爱旅游,前半辈子都花在了旅游上。”艾迪说。从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毕业后,他参加了美国海军,因服役而到过很多地方。退役后,他在飞虎航空公司做市场部总监,借着职业之便,他每个月都会来亚洲出差一次。
1990年代初的时候,欧洲就有家换房游公司叫Intervac,艾迪登记成为了其会员,跟华盛顿的一个家庭换了房子。自此他就爱上了这种只需支付路费的换房旅行方式。
不过,艾迪感觉Intervac上可供交换的地方太少了,且集中在欧美。他于是给Intervac公司打电话,主动提出可以帮其扩张市场,结果他的热情遭到了拒绝。
这次闭门羹倒是开启了他的商业之旅——他深信换房游未来会成为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于是自己做起这门生意,于1992年创办HomeExchange。
艾迪·库辛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是个“有眼光的乐观主义者”,凡深信会成功的事情,就会一直投入并坚持下去。然而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做换房游就是一桩烧钱的劳累活。
如果有人愿意成为HomeExchange的会员,需要将个人信息和诉求寄到公司,艾迪整合好,打印成小册子,再给会员邮寄出去。这种传统、陈旧的方式,使得HomeExchange很难打开局面,初期会员数量不过三五百,公司连续六年亏损,艾迪前后投入了10万美元,支撑着公司运行。
当然彼时他们是“作坊式”的创业——公司员工只有他和一个女孩。开销最大的自然是广告费。艾迪回忆称,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豆腐块大小的广告,每月的费用是3200美元。不过每次广告,能带来100名左右的会员。
做换房游生意,关键就是要扩大会员规模,增加可供交换的地点,以吸引更多新会员。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HomeExchange此后跟欧洲的四家规模相近的换房游公司合作,共享会员数据库。当时会员主要集中在美国本土的HomeExchange一下子就拥有了欧洲的交换地。
1995年之后,互联网开始普及起来,急欲迅速吸纳新会员的艾迪果断将业务平台搬到了网上,这成为他事业发生反转的标志性时刻。直到现在他还骄傲地说:“我是换房游行业里第一个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的人。”
2005年,HomeExchange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并开通了第一个外文(法文)服务平台。加上2006年一部关于换房游的好莱坞爱情电影The Holiday(中文名译为《恋爱假期》)的走红,使得换房游为更多人所了解,艾迪终于迎来了创业以来真正的“春天”。他说如今HomeExchange平均每月新增1000名会员,85%的会员会续费,是换房游的忠实拥趸。
HomeExchange改变了当初的市场策略,它选择依靠口碑而非广告拓展市场。它为学校校友会和志愿机构会员提供会员折扣优惠,通过用户口耳相传来宣传公司。HomeExchange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8.9%的会员表示会向朋友推荐换房游。
目前美国仍是HomeExchange最大的市场,体量占到四分之一左右,欧洲紧接其后,其他市场正在陆续进入。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普通人接受换房游这个概念。”艾迪说。
他不愿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公司的营收情况。不过美国商业杂志Inc曾报道称,HomeExchange在2010年的收入为340万美元,相比2007年的120万美元增长176%。
每年816美元会费,会员间自行交换
要是会员一年内没有做成一次交换,第二年无需续费便可继续享受会员服务。会员还能申请金牌资格,跟在60个国家超过900个豪华住宅换房游。
除了更省钱,换房游还有一重意义,它让旅游者跟当地人同吃同住,近距离了解到当地文化。
香港大学美籍副教授薛安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他到法国巴黎的旅行。2009年冬天,他跟法国当地一个做市场营销的夫妇换了房子。那对夫妇很贴心,预先做好了饭菜放在冰箱里,让薛教授尝到了当地的家常菜。他们还留了两辆装有GPS的汽车给薛教授一家,并且满了油,让他们一口气游览了法国周边的好几个古堡。
“通常中国人去一个地方旅游,跟着旅行团慌慌张张,游览过风景区就完事。”薛安说,“回想一下,去一趟国外旅游,有没有跟当地人说上话?有没有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我觉得换房游是对普通旅游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旅行结束的时候,薛安花了半天时间将法国夫妇的房子打扫了一遍,还买了两瓶红酒,留给他们当作谢礼。
HomeExchange的游戏规则是会员查找自己想去旅行的地方的会员,要是当地会员正好也想来自己所在的地区,且商量得顺利,就可以换房。薛教授正是通过网站平台发现的上述法国夫妇。之后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作沟通,相互展示房子的照片,讨论周边地区的安全状况,超市、交通等配套设施,还了解了各自的工作和家庭。
几乎与薛安的法国行同时,法国夫妇带着3个孩子,去了薛教授在香港的一套两百多平方米的海景房度假。其间,他们坐飞机从香港回法国要在迪拜转机。为了不让3个小孩坐长途飞机太辛苦,他们又跟迪拜的一个家庭换了房子,在迪拜呆了几天才回法国。
在选择交换对象的时候,薛安会特别谨慎。有一次,他想跟一个澳大利亚的年轻人换房子,一开始看房子的时候还觉得不错,但后来谈到职业、家庭,感觉对方是个“无业游民”。“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就停止了交流。”他说。
艾迪对南方周末记者说,HomeExchange至今没有接到过会员关于换房安全方面的投诉,其调查显示,有98.8%的会员表示他们的家被住过以后保持得很好,剩下不到2%的会员只是抱怨他们的家变乱变脏了。
HomeExchange对会员收取每年816美元的会费,会员能无限次交换,要是会员一年内没有做成一次交换,第二年无需续费便可继续享受会员服务。会员还能申请金牌资格,跟在60个国家超过900个豪华住宅换房游。
申请会员要提交身份证件和房产资料。付费成为会员后方能在网站上留言交流、刊登自己的住所。
艾迪有些嘲讽地说现在Intervac的会员数跟当初他想帮其做市场的时候是一样的,言外之意是欧洲这位“换房游老大哥”公司会员数20年未见增长。有市场人士说他显然夸大其辞。南方周末记者就此联络Intervac,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让中国人拿全部财产来交换比较难”
换房游兴起至今,安全问题为人担忧。在云南因为换房游发生过命案,此外因为屋子里的电器被损坏而引起的争执也时有发生。
艾迪说,2010年HomeExchange进入中国,至今有300个会员。会员大多是有海外生活经历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
HomeExchange中国区工作人员陈春耀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中国的换房游市场现在还处于“培育阶段”。一方面,说流利外语的中国人比例不大,跟外国人交换房子时沟通可能遇到障碍。另一方面,要中国人接受“换房游”这个新概念还需要一点时间。
“很多中国人奋斗一辈子就赚到一套房,要让他们拿自己的全部财产出来交换还是比较困难的。”陈春耀说。
HomeExchange中国区的办公室在深圳,有3名工作人员。他们比其他地区的员工要多干一件事情,就是要给准备换房的会员发邮件、打电话,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中国兴起换房旅游热大体是在2008年,当时有媒体预言换房游网站会“大丰收”。一些换房游平台,例如好易网、可游可乐网就是那时候建立的。然而好易网现在已经打不开了,可游可乐还在运营,不过南方周末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其网站负责人无果。
可游可乐一位名为汪进的员工称,可游可乐是一个免费的会员制平台,申请会员也需要提交身份证件和房产资料。不过只是看其扫描版,确定房产证上的名字是会员本人等。
网站以论坛发帖的形式发布消息。会员在网站上面登出要交换的房子信息(通常是大概的地区名字),或说出想出游的目的地,等待其他网友回应。在论坛里,会员的资料可以在前台查到,有的会员还主动把自己的详尽资料发布在论坛里。会员可以通过网站在线留言的方式沟通,更多的会员选择通过QQ交流。
汪进称可游可乐在全国有大约有500个会员,在深圳和武汉设有办公室,深圳有6名员工,主要负责网站维护和会员资料审核。他称目前可游可乐的运营依靠网站的商业广告收入,但实际上网站上的广告寥寥无几。
换房之前,可游可乐建议会员签订交换协议,在协议里列清房子里的贵重物品,要是损坏了对方要做出赔偿。协议发生在交换双方之间,网站不对赔偿负有责任。
换房游兴起至今,安全问题为人担忧。在云南因为换房游发生过命案,此外因为屋子里的电器被损坏而引起的争执也时有发生。应对换房游的安全问题主要依靠交换者自己提高警惕。
武汉的白领马建民透过可游可乐跟北京做程序设计的岑浩认识,两人在网络上聊天将近2个月,最后马建民到了岑浩北京的2室1厅的一个房间度过了一个“五一”假期。他们采取的是错时换房的方式,一方先到另一方家里住,往后另一方再去。马建民对南方周末记者称这样不至于把自己的房子全给别人,会比较放心。
住在江西南昌的沈文平从事室内设计,有三套房子,平均一套100平米,有两套房还是风景区的度假公寓。他爱好旅游,也尝试换房游,不过在选择交换对象的时候他有很多顾虑,“譬如跟陌生人同住一间房安不安全,对方的房子好不好等等。”他说。
很多人尝试联系沈文平想跟他换房,有两个广州的大学生想拿学生公寓跟他交换。他说:“如果你能让我享受到我给你提供的同等待遇的话,我就跟你换。”可是,至今沈文平还没能遇到这样的“换客”。
1.《换房旅游 网上“换房游”:吸引并害怕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换房旅游 网上“换房游”:吸引并害怕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