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只有关于中国陆军和空军的事迹,但是很少有关于中国海军的事迹。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陆军绝对是中国军队的主力,经历了数场恶仗,虽然都是以战败收场,但是极大的消耗的日军。而在抗日战争的前期,中国空军还是可以与日本有一战之力的。

那么为什么关于中国海军没有记载?主要是因为中国海军的实力的确是很弱的。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海军共有66艘军舰,总排水量6.8万吨,而此时日本海军的总排水量达120万余吨,在数量上已经输了不知多少。而且在质量上,中国海军仅拥有轻巡洋舰以下的各种新旧不一,武器装备十分落后,日本海军不仅种类全,拥有包括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在内的各型舰艇,而且还有大量新型舰艇在造。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了,蒋介石命令海军部长陈绍宽上将急调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并征用民船,开往江阴水道,构筑严密封锁,以堵死进入长江内河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10艘战舰。应该说,关起门来打狗,老蒋的这一计划既可行又实用。然而如此机密大事,却被早已为日军收买的行政院秘书,在参加作战会议时探个明白,并及时泄露给日本特务机关。于是,就在中国军舰所筑封锁线将成未成之时,日舰全部驶出江阴。

蒋介石无奈之下,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沉船作业。一夜之间,几十艘被征用的商船以及海军陈旧不堪的“通济”、“大同”等8艘舰艇,在拆除舰炮后沉入江底,长江水道被切断了。即使是在沉船行动后的中国海军依然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 9月22日,日军将第三舰队主力倾巢而出,以战舰10艘、飞机300架的庞大优势兵力,围剿据守江阴水道的中国海军守军。上午9时,日军先以30架重型轰炸机为先导,企图一举摧毁中国海军残存舰队。

于是一场惨烈的海空大战打响了。 中国海军没有空军可依托,只能以各舰所有对空火力编系配制,成梯次对空开火。首先是30多门高射炮齐射,当下便使为首的敌机尾巴冒烟,栽入江中。接着,又以密集的重机枪、高射机枪的火力,封锁高度500米以内的天空,迫使敌机不敢低空俯冲投弹。第一轮的较量以日军损失飞机3架,而我方战舰几无损毁而告终。

紧接着日本海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决心集中火力先打掉中国海军旗舰3000吨级的“平海”号巡洋舰。 日机再次以40架飞机分三个方向袭来,“平海”舰立时处在数十丈高的惊天水柱之中。这一次,尽管我高炮、高射机枪火力不曾喘息,但以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军飞行员,全然不惧地面的火力,一连多架飞机低空俯冲,飞近“平海”号抵近轰炸。在一连四个波次共80多架次的轰炸机集中攻击之下,“平海”号严重受创,几乎倾覆。在舰艇机修人员及全体官兵的奋力抢救下,才终于没有沉船,“平海”舰桅顶的司令旗仍在高高飘扬。

时间来到了9月23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再次倾巢出动,对着没有任何掩护的中国海军狂轰滥炸。为了彻底摧毁“平海”号,从而在士气上摧毁中国海军,日军竟然使用了只有在深海作战中才使用的深水炸弹。“平海”号终因受伤过重,江水汹涌而入,战舰倾斜达30度以上。眼看战舰无法驾驶,官兵们仍拼死将所有炮弹抢救出来,并将舰艇向着江岸抢滩搁浅,然后趁着夜色将舰炮和重要仪器尽数拆下。 “平海”舰沉没后,舰队司令陈季良中将转移到“逸仙”舰,并将司令旗升起在“逸仙”舰上。

9月25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又将攻击重点转到“逸仙”舰上。由于“逸仙”舰本身吨位及火力不及“平海”舰,尽管舰上官兵拼死血战,仅仅一个小时的激战之后,“逸仙”舰就已经遍体伤痕,终因机舱被炸而迅速沉没。

“逸仙”舰被击沉的消息传到南京,为了死守江阴水道,屏蔽南京城防,陈绍宽不惜拿出血本,急令第二舰队火速增援。然而,增援舰队主力舰“健康”号驱逐舰刚刚驶近江阴水面,就遭11架日机集中轰炸。虽击落敌机多架,但终因寡不敌众,“健康”舰中弹后缓缓下沉,舰长齐粹英中校以及官兵全体阵亡。 就是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国海军仍然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屏卫南京以及其后的武汉保卫战,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海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中国的海军已经开始从近海走向深蓝远洋,我们绝对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1.《中华民国海军虽然不起眼,但是抗战不可缺的一部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华民国海军虽然不起眼,但是抗战不可缺的一部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