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级考试有8个大项,20个科目。
第一大项(4名受试者)每2名受试者闻香水瓶,时限1小时;
第二大项(1科)评分1小时;
第三大项(2科)熟豆评分;
第四大项(1科)有机酸限1小时;
第五大项(3科)感官技能测试限1小时;
第六大项(4名受试者)三角杯测试限于每名受试者45分钟;
第七大项(4科)杯测成绩以每科1小时为限;
第八大项(一科)笔试限一小时。
第一个主要项目闻起来像香水瓶
共4个科目,每2个科目一起考,时间限制1小时
1.酶反应(9瓶)
2.焦糖反应(9瓶)
3.干馏反应(9瓶)
4.臭味(9瓶)
检查形式:将该组9瓶嗅香水瓶放在一侧作为参照组,另一侧放6瓶检查用嗅香水瓶,瓶上用胶带覆盖。
考试环境:洪光教室。
九个嗅瓶掩盖了六个嗅瓶的味道。首先,我们需要依靠参考组来判断六个嗅瓶的序列号(每个嗅瓶都有自己的序列号,参考组可以填写六个气味相同的嗅瓶的序列号)。其次,我们需要写出三个嗅瓶的气味是什么。
通关经验:
练习的时候你需要记住36瓶的编号是多少,然后你就可以通过9个参照组的瓶号来填写测试组6瓶中3瓶的名称。
举个例子,测试组的A瓶气味和参比组的7号瓶相同,记忆中已知7号瓶是“丁香”,那么就可以得出答案——A瓶对应7号瓶,A瓶的气味是“丁香”。
准备建议:
考前找一套香水瓶练习。在练习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考试情况把他们分成四组。如果你想闭着眼睛挑出一个瓶子,可以通过你的嗅觉准确地分辨出瓶子的序列号和气味。
第二大生豆的分级
时间限制为1小时。
考试形式:生豆每人3盒,每盒350g。有缺陷的豆子是根据SCAA标准挑选的,哪些是一级缺陷,哪些是二级缺陷。分数计算汇总,最后确定这箱生豆的等级(优秀等级或商业等级)。
考试环境:正规环境。
优质商品等级:一级缺陷0个,二级缺陷≤5个。
一个生豆既有一级缺陷,也有二级缺陷,按一级缺陷计算。
考试注意事项:
一个小时需要挑选三箱生豆,完成三份生豆报告,所以时间比较紧,需要考生记住以上两类次品豆的外观和对应分数。
考试最容易漏掉的是一种有缺陷的异物,比如一根纤维…
第三项熟豆分级
有两个主题-熟豆的筛选和熟豆样品的鉴定
筛选熟豆的时间限制为15分钟
熟豆样品的鉴定时限为45分钟
1.熟豆的筛选
考试形式:每人100g熟豆,选择白豆,统计白豆数量,按此数量(优秀等级或Q-Grader等级或商业等级)对这箱熟豆进行分级。
考试环境:正规环境。
相应级别的白豆数量:
(1)0:优质咖啡
(2) 1-3: Q级咖啡
(3)3种以上:商业级咖啡
通关经验:
相对来说,这个项目比较简单。100g熟豆摊出来,白豆颜色比较浅,基本上一目了然。
2.熟豆样品的鉴定
考试形式:测量5杯咖啡,包括1杯慢烤咖啡、1杯深烤咖啡、1杯轻烤咖啡、1杯普通烤咖啡和1杯重复咖啡(这杯咖啡可能与前4杯中的任何一杯相同)。通过杯子测试,我们可以判断这五杯是哪种咖啡。
考试环境:红灯教室。
通关经验:
慢烤咖啡比较平淡,有淡淡的大麦味。
深度烘焙的咖啡更容易识别,而且会比较苦。
轻烤咖啡比较酸,特别是低温的时候。
普通的烘焙咖啡,风味和酸度都比较饱和。
个人感觉低温下会比较容易分辨。这个项目有45分钟,不用担心。
第四大有机酸
限时1小时
考试形式:咖啡8组,每组4杯。考生需要先从这4杯加酸的咖啡中挑出2杯,然后确定是哪种酸。
考试中的有机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乙酸和磷酸。
考试环境:红灯教室。
通关经验:
苹果酸、柠檬酸、磷酸、醋酸中,醋酸的挥发性最强,所以当你觉得一组两杯含酸咖啡的酸度极其微弱时,那一定是醋酸。磷酸会给舌头一定的涩感,酸的强度弱于苹果酸和柠檬酸,但强于醋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鉴别取决于舌的两侧和舌根。感觉比较甜的一种是苹果酸,另一种是柠檬酸。
第五次主要感官技能测试
总共3个科目限定一个小时,就是糖醋盐水测试
账户1
考试形式:每人9杯白水,加酸、甜、咸三味,每味分为淡、中、浓三种不同浓度。考试时,考生分为三组,三种浓度的酸为一组,三种浓度的甜为一组,三种浓度的咸为一组。喝完后,候选人填写每种口味浓度的杯号。
考试环境:常规环境
主题2
考试形式:每人9杯白水,加入以上3种口味,但不单独分组,而是将3种口味3种浓度的杯子混合,喝完后写出杯号对应的口味和浓度。
考试环境:常规环境
科目2的合格标准:
每杯11分——“口味”类型6分,“口味”强度5分
99分中,79分及格。
主题3
考试形式:每人8杯白水,每杯至少加2味(8杯,4杯3味,4杯2味)。每杯的口味和浓度都不一样。考生应在饮酒后写出与杯号对应的口味和浓度。
考试环境:常规环境
科目3通过标准:
每杯“味”的类型占4分,“味”的强度占2分
96分满分,68分及格。
通关经验:
1、科目1,因为三科放在一起考试,时间限制是一个小时,最后一级是最难的,所以第一级需要尽快完成,为后面的考试腾出时间。
2.科目二:先全部试9杯,然后将有酸、甜、咸味道的溶液分类,分别为淡、中、浓酸、淡、中、浓甜、淡、中、浓咸,然后像第一关一样,通过对比确定其浓度。
3.科目三,最后一关叫“恶魔之水”。
首先强调:酸+甜——提高甜度;酸+咸——减少酸味;咸+甜——味道浓度不会有变化。其次,溶液喝完可以再装,所以如果实在尝不出味道,就一饮而尽,效果会更明显。最后,品尝的时候一定要淡定,用舌头仔细感受味道。大部分都能分辨出来。
第六大项三角杯测试
共有4个主题,每个主题限于45分钟
考试形式:6组,每组3杯咖啡。一杯和另外2杯味道不一样,不同的杯号要写在答题卡上。
这个考试要求从闻咖啡粉的干香味开始。注水、闻湿香、破渣、捞渣、杯考都是考生自己做的,所以考试可以根据自己的嗅觉和味觉来判断。
考试环境:红灯教室
通关经验:
通过干香的气味,初步判断答案;
闻湿香,确认或更改答案;
测量高温杯时确认答案;
在冷冻杯测试结束时确认答案。
每个人区分风味准确性的时间段不同。有些人闻到干香味会有很高的识别准确率,所以主要依靠这个环节进行识别。有的人用低温杯测量时识别准确率很高,所以要等到温度下降后才能确定答案。
第七大项通过杯测评分
共有4个科目,每个科目限一小时
考试形式:6组,每组5杯。杯测后,填写SCAA杯测试表对咖啡进行分级。
这次考试要求咖啡粉的干味、注水、湿味、破渣、捞渣、杯考都要由考生来做。
考试环境:常规环境
第八大理论题笔试
单项选择题100题,每题1分,75分及格。时间限制为1小时。
笔试涵盖的科目非常广泛,包括咖啡测试知识、提取知识、种植、加工、储存、烘焙、产地和贸易。
1.《考试方式 Q-Grader 考试形式及通关经验小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考试方式 Q-Grader 考试形式及通关经验小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0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