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2岁,主诉“粘液脓血便1周,加重2天”。她于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的一家医院接受了电子结肠镜检查,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首发和发作期)。
出于中医治疗的目的,我于2010年12月13日拜访了王馨悦教授。
初诊
患者自述:最近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一周前大便次数增多,一天2-3次,呈糊状,带粘液脓血,大便前腹痛,大便后缓解,腹胀肠鸣,呼吸缓解,腹部发冷,口苦,食欲不振,舌淡暗,苔黄腻,脉滑。
辩证分析:王馨悦教授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认为该患者属中医泄泻兼歇痢范畴,以肝郁脾虚、湿热瘀阻为特征。治疗宜疏肝健脾,清热祛湿。
药方如下:
7剂,水煎,每日1次,每日2次。
二次诊断
二诊:每天大便1-2次,大便呈糊状,无粘液脓血,腹胀疼痛全部减轻,仍有腹部畏寒,舌淡苔薄黄,脉博数。
王老师把白头翁、苦参、炮姜的克数从上面改了,加了炒薏苡仁。其余药物保持不变,继续服用14剂。
三种诊断
第三次诊断:症状全部缓解,每天大便1-2次,大便软,无粘液脓血,无腹胀疼痛,口干舌燥,无苦味,但有轻度疲劳。
苦参和蒲公英从顶部去除。连续服用14剂,其余药物不变。
四种诊断方法
四诊:临床症状消失后,王老师指导他每两天服用一剂,巩固疗效,注意调整心态,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
病历分析
按:此患者系肝郁脾虚湿热所致。
最近由于工作压力大,患者想着抑郁愤怒,导致肝脾亏损,肝气占了脾;此外,饮食不规律损害脾胃。脾运化不畅,则谷郁化水,湿生热,湿热滞于肠,腐生脓,内伤溃烂,粘液脓血便。排便前腹痛,排便后缓解,是肝郁入脾所致疼痛、腹泻的典型特征。
此外,证候复杂,常夹杂寒热,虚实夹杂;因此,该患者可患有口苦、舌苔黄腻,同时在腹部寒战中看到寒热混杂的迹象。
处方中的黄连、苦参、白头翁、蒲公英,能清除肠道内的湿热,还能解毒止痢,祛湿解毒;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结合木香行气、润肠导滞,体现了“活血化淤、调气重自除”的治疗思想。
此外,也与少药汤的含义不谋而合,符合该患者湿热痢疾的辨证治疗。炒白术、陈皮、防风、白芍合在一起,止痛止泻。生黄芪、茯苓益气健脾,生肌敛疮。
在此方中,炮姜与黄连配伍,寒热交结,使肠气滞顺畅。生姜罐头通过涩肠止泻,黄连清热泻火,祛湿解毒。两种方法结合效果好。
另外,炒山楂可以消积,三七可以祛瘀止血,珍珠粉可以祛腐生新。诸药合用,正好符合此案的病机,土虚木聚,湿热瘀阻,寒热错杂。补泻结合,温清疏肝健脾,配合病情变化灵活调整配伍,使其更适合证型,疗效突出。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尤其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心理治疗尤为重要。在分期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兼顾疏肝健脾、抑木扶土。
同时,医生要向患者说明,发生事情不生气,生气伤肝,肝气郁结的发病机理,以获得患者的配合,从而减少复发,达到长期缓解的效果。
1.《蒲公英能治溃疡性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四次辩证治疗-医案实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蒲公英能治溃疡性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四次辩证治疗-医案实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2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