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业风起云涌,一批新导演出现在mainland China、港台地区。他们带着自己的处女作在国内外电影节上掀起波澜,让世界电影业耳目一新。其中,新一波香港电影走在前列。
香港新浪潮很多有代表性的电影人都有留学西方的背景。今天,当他们选择离开海外时,他们与社会环境、工业生态和个人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七十年代,香港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新浪潮电影人在青年启蒙阶段普遍接受开放的西式教育,视野开阔。但当时香港还没有专业的电影培训机构,更没有健全的影视教育体系。对于有电影梦想的年轻一代来说,去英美留学是一种自然的、必然的选择。
徐克、许鞍华和严浩是新一轮“海归”的代表。他们的作品给当时的香港电影业带来了新的氛围。这么多年来,三人从完成学业回到香港的新人,一步一步变成了华语电影的中流砥柱。
"
徐克
徐克,原名徐文光,1951年出生于越南,经历了越南战争。他年轻时在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学习广播、电视和电影。1975年毕业后,他移居纽约,1977年回到香港,加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流离失所的人越多,他们就越热爱自己的祖国。徐克武侠电影的故事背景就像中国传统社会的万花筒,渗透着民族情结和深厚的家园。
1978年,徐克担任导演和编辑,将古龙的小说改编成九部电视剧《金匕首传奇》。在这部电视剧中,徐克试图将好莱坞的电影技术与中国传统武术故事相结合,为他后来擅长的“科技武侠电影”奠定了基础。
黄金匕首浪漫
许鞍华和徐克的相遇正是因为金匕首的浪漫。看完这部作品,严浩和她都惊呆了。当时他们并不认识徐克,但又掩饰不住兴奋,就直接打电话祝贺徐克。
1979年,许鞍华的《疯狂的抢劫》和徐克的《蝶变》成为新一波港片的“双杰”。
蝶变
在谈到香港电影新浪潮的这个故事时,许鞍华回忆说:“我们拍《疯狂的抢劫》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一直在剪辑电影,因为香港印刷公司的每个人都在剪辑电影,他在剪辑《蝴蝶君》,我们在一个角落里剪辑电影。他一直是我的偶像,他一丝不苟的剪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徐克的《蝶变》表面上是武侠题材,本质上更像是推理片。留美归来的他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好莱坞和日本电影的悬疑理念和手法。
《蝴蝶君》有野村芳太郎的《八墓村》和希区柯克的《小鸟》的影子,甚至让一些元素感到惊讶,比如《星球大战》中钢铁侠的形状。这部作品的出现,在武侠片的风格和内容上有了新的突破。
青蛇
之后,徐克彻底尝试了技术和特效,他对空的想象逐渐成为他的金字招牌。《女王密令》《青蛇》《鬼故事》《蜀山传》等。,是一个奇妙而陌生的世界。东方食材和西方烹饪技巧总能让徐克找到巧妙的平衡。
然而,徐在江湖上的漂泊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嫁接中西元素。真正的点睛之笔应该是一套对当今世界的独特视角,这是从他早期的经历中诞生的,是多年来发展起来的。
中国,海外,香港。地域文化的交汇与落差,让他对黄飞鸿系列有了更多的思考。有100多部电影以黄飞鸿的故事为主题,徐克镜头中的黄飞鸿系列主角强调对国家和民族安全的担忧和困惑,这是独一无二的。
黄飞鸿2:男人要自力更生
徐克既没有被流派体系束缚,也没有刻意与之竞争。而是在电影工业的框架下写出了自己的个人表达,一直痴迷于探索这种嵌套融合中西文化的模式,直到今天。
许鞍华
今年年初,许鞍华凭借《明月几时有》第六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这位71岁的中国女导演自执导电影处女作《疯狂抢劫》以来,已经写作了40年。
在进入电影业之前,许鞍华在香港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他前往英国深造,并在伦敦电影学院学习电影课程。1975年回到香港,才发现电影业不景气。许鞍华回忆说:“(我)在胡金铨的工作室工作了两三个月,主要是等他来为他当助理导演,但他从来没有演过。”
狮子山下:越南游客
调任香港广播电视部的许鞍华,与徐克、方育平、张婉婷等人共同执导的电视剧《狮子山下》,记录了香港社会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演变过程。许鞍华对时代潮流中个人起伏的敏感开始形成。
电影《1979年的疯狂抢劫》和《1982年去怒海》都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的重要作品。前者强调现实生活拍摄而不雕刻的现实主义风格,被称为“香港第一部自觉探索电影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后者拍海南。虽然是关于越南人民的艰难生存,但外界认为是指当时香港的类似困境。
据说是严浩和陈韵文给夏梦写的剧本,严浩不敢拍,就转给了许鞍华。面对主题上的骚动,许鞍华回应说:“去怒海”不是为了突出政治,而是一种生活感。"
去愤怒的大海
直面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气。充满温情,嘲笑人间疾苦,是许鞍华电影一贯的态度。她的镜头捕捉到了香港人的这种乐观,在香港这个无根城市的背景下,这种乐观尤其珍贵。
“人无根”这一主题在许鞍华的电影中反复出现,这与她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在自传体作品《苦涩》中,张可颐饰演的肖恩发现,他和母亲的差距只是在英国留学归来后才加大。直到陪妈妈回日本探亲,母女才终于敞开心扉,得到了沟通和理解。
对客家的仇恨
许鞍华出生于辽宁鞍山。他父亲是国民党办事员,母亲是日本人。小时候家里住在澳门,后来搬到香港。在英国留学后,被认为定居香港。漂泊、疏远、离别、融合、寻根……母亲是日本人的许鞍华,直到十五六岁才知道。所以她的电影总能以真情出发,切入一代香港人的内心世界。
关曾这样评价:“阿安在他的电影中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大量的历史观察,而这种历史观察在电影中也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地方。”
《天水微夜雾》中,客人在香港迎娶内地新娘,《桃姐》中忠诚侍奉主的侍女,许鞍华所指的人物,都经历了旧秩序的突然退出和新关系建立之初的痛苦。她的作品总是引导着观众去触摸生活的最新脉搏。
陶姐姐
严浩
作为许鞍华在伦敦电影学院的弟弟,严浩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说,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学习电影的香港学生很少,所以他在到达伦敦几天后就遇到了许鞍华。虽然当时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但许鞍华是他在这行的第一个朋友。巧合的是,他们在学习结束后回到香港,然后成为tvbi的同事。
严浩对电影的热爱和他选择在英国学习电影可以追溯到他与梁普智的相识。当时,严浩在一家工资很高的银行工作,在他热衷的政治活动中遇到了一个“在英国长大的中国人”。这个人就是梁普智,他曾执导过《等待黎明明》、《杀死爱》和《未来的英国琵琶》等作品。
英国琵琶
通过他,严浩来到了第一个放映地(Studio One,成立于1962年,致力于组织艺术电影放映),发现电影可以带来与戏剧完全不同的体验。也是梁普智告诉严浩,在英国有一个电影学院,在那里可以阅读电影。
严浩回忆说,“在那之前,没有人看电影。我认为第一个工作室在香港年轻人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突然,它为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叫电影学校。你可以把电影当成一种职业。”
“那里(英国)的课程是两年,什么都学,从导演编剧到摄影,从剪辑到打杂。最后,为了让我们适应这个行业的特点,我们开始培养自己的竞争氛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导演,你必须制作一个剧本。大家都会这样投票竞争。”
茄子果冻咖啡
经过如此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严浩很快适应了TVB快节奏的工作。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形成了灵活多变的拍片风格,学起来用起来很快。搬上大银幕的处女作《茄子凝胶咖啡》,被视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先行者。“茄子-果冻-咖啡”是指剧中场景少,没有名气的角色。严浩的电影通过一个额外演员的痛苦挣扎故事,揭示了电影圈的存在。
严浩在电视时代的作品凸显了他对知识分子和社会命运的关注,更关注后期社会变迁下人们的命运选择。1990年拍摄《滚滚红尘》时,严浩几乎是北上东北与大陆团队合作拍照。
剧本是三毛最后的作品。故事影射了张爱玲与胡兰成、姐姐燕英的感情史,将爱情故事与动荡的时代相结合。林青霞和张可颐的表演也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无数的亮点,描绘了女性的爱情状态。这部电影在1990年横扫金马奖,赢回了八个奖项。这确实是一部获奖影片,被严浩自己形容为“兼顾商业和内涵”
滚滚红尘
最重要的是,包括徐克、许鞍华和严浩在内的新浪潮一代从海外留学归来,相互帮助,密切合作,从电视转向电影行业。它从不同方面丰富了香港影视创作的语言。
新一波香港电影的电影人和作品能迅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追捧,与立足香港社会、关注香港发展的一代年轻导演的立足是分不开的。在香港影评人评选的“80年代香港十大导演”前五名中,新浪潮导演占了四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归将自己的作品搬上了中国大银幕。只有纽约大学电影专业送过三个年轻人,女导演:张伟(《二十八岁未成年》)、刘玉林(《一句顶一万句》)、李芳芳(《别问西东》)。
在国内获得3.59亿票房的《幕后》导演任鹏远,毕业于英国金斯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
先后留学英国和美国的赵婷凭借其第二部故事片《骑士》在多个电影节获奖,被认为是最值得关注的年轻导演。
骑士
观察香港新浪潮电影人的发展和目前似乎正在形成的海归浪潮,突出了在海外学习电影的几个优势:
领先的硬件条件和教学理念。海外电影学科划分的比较细致,直接符合当前行业的需求。比如美国前五的电影学校最近开设了AR/VR课程,并投入巨资建设AR/VR实验室。学生可以快速接触到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变得更有竞争力。同时学校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精神空和一个自力更生的生活环境。很多短片作业就是走出校园,租用设备,联系场地,申请拍摄许可等。长此以往,一个年轻能干的“制作人”诞生了!
接近发达成熟的欧美影视行业。北美和欧洲作为全球电影行业最发达的地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国内外的行业老手也会去学习充电,大家一起交流思想。因为深入行业腹地,在校期间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成熟的船员,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锻炼,提前适应行业的工作状态。
申请机会多,资源分配平等。不同于国内几所知名专业院校的地域集中和残酷竞争,海外教育资源分布均匀,院校选择多,优势差异透明。只要你有相应的学历和语言成绩,并完成一套优秀的作品和个人申请材料,就可以申请到你理想中的院校,而不会挤占国内的木桥。
注重未来电影人能力的培养。学校在海外学习电影的同时,往往注重培养学生作为新一代电影人的国际视野、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素质被认为对学生未来的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习电影的过程中,锻炼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成熟,在电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除了以上提到的优势,海外读电影充满了挑战,惊喜,惊喜。
随着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影行业出现了前空的创作机会。期待更多热爱电影、熟悉国内外电影制作流程的高素质电影人才抓住机遇,掀起属于自己的新浪潮。
阿卡特电影艺术中心(Arcat Film ArtCenter),简称AFAC,是一家以对外交流和电影人才培养为重点的高端艺术教育机构。为有电影梦想,长大后直接去西方顶尖电影艺术学校留学,孵化人才和项目的年轻电影人提供了平台。
沉浸式互动电影社区,由欧美著名电影学校的导师授课,毕业于NYU、UCLA、南加州、AFI、RCA、NFTS等英美五大电影学校。
关注Arc电影艺术中心微信官方账号,立即获取国内外电影留学干货和优质课程内容,每周三晚8: 00参加电影公开课【[Arc微课】。
今年九月,我们计划在北京拍摄几部艺术短片
2019英美澳秋季电影留学申请季
北京地区线下咨询会议
9月10日-9月30日
20天免费线下一对一咨询和作品集评估
特别邀请海归实地指导
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国茂建外SOHO东区9号楼3105
弧形电影艺术中心
推荐|求才
1.《新浪潮 中国电影新浪潮何时再起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浪潮 中国电影新浪潮何时再起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6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