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谨慎的诸葛亮从二十八岁就跟随刘备,"败时受命,危时奉命"。二十一年来,无休止的征战,疲于奔命,既无大胜,也无大败。

我们不难统计出诸葛亮征战时的人马数量和消耗的钱粮,也不难统计出诸葛亮执政期间 "民不聊生 "的情况。我们今天要谈的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做出的一个安排,这个安排会让蜀汉的寿命延长几十年:这位被称为 "好战的丞相 "为什么要选择两只鸽子来继承他的位置?诸葛亮是想弥补自己的错误吗?诸葛亮真的错了吗?刘禅对诸葛亮的安排是什么态度?

其实,诸葛亮的功过在历史上早有定论:名师出高徒,千秋万代,谁能与之相比?我们要分析的是,诸葛亮的临终安排对蜀汉政权的深远影响。

A. 诸葛亮应该为蜀汉人民负责吗?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的几次北伐耗资巨大,以至于蜀汉前朝百姓 "人心涣散"。但是,诸葛亮真的应该对蜀汉人民的困境负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东吴使臣薛城在曹魏贞元二年、蜀汉景耀四年、东吴永安四年(公元261年)对蜀国百姓 "心怀不轨 "的评价是:"主暗而不知其过,臣容以避罪,入其庭而不闻其言,过其野而民心不振。"

说这番话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死了二十七年,两年后,蜀汉王朝被灭。因此,人民的食欲与诸葛亮的屡次军事行动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诸葛亮的北伐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耽误农业生产,不使人民生活疲惫。

对诸葛亮一直有些芥蒂的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不得不承认,"亮帅兵出武功,分兵屯田,久之。秋天,他因病去世,人们把他作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来纪念。时至今日,梁、益之人,请教梁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昭公,郑人之咏子章,亦不远喻矣。"

所谓 "甘棠咏昭公 "和 "郑人歌子张",指的是两位著名的贤内助:人们对昭公念念不忘,甚至对他曾经坐在树下判案的甘棠也很照顾,而郑国的子张则被称为春秋时期的第一贤臣。

陈寿将诸葛亮与昭公、子仓相比较,从侧面证明了诸葛亮治蜀有方,否则就不会受到蜀地百姓的爱戴--如果诸葛亮真的让百姓饿死,那就只有骂声,没有赞歌。

第二,他知道这是徒劳的,但诸葛亮有不得不打的理由

世界上所有的战争,其实都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切军事行动的出发点是蜀汉政权的政治需要。

"汉贼不二,王业不偏"。按照刘备诸葛亮一直宣传的内容,是曹丕弑君篡位,国都和社稷的庙宇都迁到了成都,讨伐叛军和叛徒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诸葛亮不打着恢复汉朝旧都的旗号,刘备父子就会成为异族,成为分裂势力,总有一天会被蜀国宗室赶走。

事实上,在刘备入川后,蜀国的宗室就一直在准备行动。例如,刘备刚刚在夷陵战败,就发生了叛乱。汉嘉太守黄渊起初想断了刘备回川的路,后来又想抄刘备的老巢: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渊听说先主病重,身体不好,就举兵抵抗......。汉嘉太守黄渊,就是诸葛亮 一听说先主有病,怕以后有麻烦,就举郡反抗,烧了临邛城。

黄渊的叛乱很快就被诸葛亮平定了,黄渊本人也被绑架,在成都被斩首。一旦一个黄元被杀,还有很多人潜伏着,一旦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推翻刘禅的位子--"刘协还活着 "的消息是瞒不住的,于是刘禅和曹丕被等同起来。

诸葛亮的北伐给忠于大汉的蜀国宗室带来了一丝希望:如果北伐成功,被贬为山阳公的大汉前朝子弟刘协被救出,汉朝就可以复兴了!诸葛亮的北伐,让忠于大汉的蜀国宗室有了一丝希望。

为了证明自己是汉朝的正统统治者,也为了让蜀国人民看到一丝希望,诸葛亮不得不继续北伐,但要避免大规模的决战:如果刘备输了,就有诸葛亮、赵云和魏延在后面看着,如果诸葛亮输得太惨,"顾命大臣 "李严就会第一个跳出来捣乱! --所以诸葛亮如果输了,第一件事就是往回跑,生怕自己撤得不够快,无家可归。

诸葛亮一生中唯一谨慎的就是不敢。虽然子午谷战略可行,但一旦失败,就会一败涂地,不可能东山再起。

不仅蜀国宗室对荆州的异族人看不顺眼,荆州帮自己也在内斗。魏延和杨仪都是荆州帮的成员(杨仪曾是关羽的功臣),但他们会在诸葛亮面前争吵,令他非常头痛。颜良善于养兵,勇猛,性情拘谨,所以当时大家都躲着他。唯独杨仪没有借给颜回,颜回气得像水火一样。颜回不忍心置他于不顾。

阻止蜀汉内斗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出去一起对抗外敌:手足之争和外部侮辱。

鸽派尚书令、大将军的特点,以及诸葛亮选择他们的原因

事实证明,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能够保持表面上的团结,但心胸狭窄的杨仪和性格暴躁的魏延显然不是合适的继任人选:如果杨仪接任,他将进行内部清洗,如果魏延接任,他将投鼠忌器。

这两个人如果接手,都会干掉对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渴望成功,渴望利益。如果他们渴望成功,他们就会贪婪,如果他们贪婪,就有可能不回来。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死前已经知道前汉太子刘协已经过世,成为山阳公(诸葛亮和刘协同年生死),所以如果他要再次北伐,可能得不到蜀国各族的支持。

为了安全起见,诸葛亮向刘禅建议由费祎和蒋琬继任--两人都是不妥协的鸽派。

蒋琬最大的特点是 "稳":亮死后,以琬为尚书令,后加都督,任节度,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当时,新任元帅远近险阻。他是同级中的佼佼者,在同僚中处于领先地位。

蒋琬坚决反对对魏国积极用兵,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总体战略构想,得到了刘禅的认可,刘禅专门给蒋琬下了一道诏书:"你要从严治军,指挥所有的军队留在汉中,让吴国从东向西调动和使用,以利于他们的挑衅。"

从这份诏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刘禅并不是真正的傻瓜,他比任何人都要精明。这就是刘禅给蒋琬的明确信息:你要采取守势,等到东吴与曹魏死磕的时候,你再看怎么赚,如果吴国不动,你就不要动,不要主动找死。

蒋琬死后,费祎成为蜀汉第一功臣,也成了唯一能控制姜维的人。维自习西俗,而负其才与兵,欲诱之于羌,以胡为翼,谓从陇以西可破而得之。费祎每欲兴兵,往往削藩,其兵仅万余。

费祎对姜维说的话虽然不客气,但也是事实:"我们不如丞相,我们也不如丞相,何况是我们!"。不如保国安民,敬国守土,以待有为之士,不寄希望于运气,一举成败。如果我们不实现我们的野心,我们会后悔的"。

在鸽派人物蒋琬和费祎的领导下,蜀汉政权享受了一段罕见但短暂的平静发展期。我们甚至可以说,刘禅四十年统治的基础是由诸葛亮奠定的。如果诸葛亮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选择姜维作为他的继承人,蜀汉将在三到五年内完成。

是谁耗尽了蜀汉的力量?

诸葛亮在朝中不闻不问,蜀汉的人民也没有好日子过。任何政权处于这种状态,都是其灭亡的前兆。

姜维九次北伐,耗费了大量的兵力和民脂民膏,却没有扩大一寸土地,南中(孟获原来的地盘)已经被挤压得筋疲力尽。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道:魏国在端午被魏国大将邓艾所灭,百姓四散,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民怨谤(毒,怨,恨),龙已西亦乱 ...... 隗嚣本被拘而托国,多年攻战,功不立 ...... 姜维粗有文武,志在立威,却玩弄众人军国主义,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终于导致死亡。老人说过:'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更何况在小范围内,还能屡屡受到干扰呢?

这就是解释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老话,不是说张飞吃了一盘小豆芽,而是说不能胡来。

蜀汉末年,无论是姜维、黄皓还是刘禅本人掌权,都不乏内忧外患:魏延和杨仪的内部矛盾还没消除多久,宦官黄皓和右将军严羽就联合起来杀了姜维,对蜀汉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

姜维名义上是在沓中屯兵避祸,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武装。

文武双全,互不相让,所以当钟会和邓艾兵分两路来犯时,蜀汉王朝毫无还手之力。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卫将军,平尚书)、诸葛尚(诸葛亮之孙)、张遵(张飞之孙,尚书)死于绵竹,赵光(赵云之子,牙门将军)死于沓中后,没有人可以保护刘禅,向南突围,以便再次行动。

结论。如果诸葛亮选择蒋琬费祎以外的继承人,结果会如何?

公元234年,诸葛亮与汉献帝合作去世,公元263年刘禅投降,蜀汉政权也随之结束。刘禅是一个被称为 "无心无力 "的平庸之主,在曹魏(司马)和孙吴之间斗争了三十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昏庸。

蜀汉王朝能持续这么久,似乎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这要归功于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如果不是蒋琬和费祎接手,而是杨仪和魏延或姜维接手,那么蜀汉王朝可能不会在钟会和邓艾的斗争中幸存下来,他们会自己打破这个王朝。

当然,最后请读者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这个 "好战的丞相 "为什么要选择两个鸽子作为他的继承人?是他对北伐失去了信心,还是他认为蜀汉再也经不起胡作非为了?

1.《夜阑文史 好战丞相为何选两位鸽派接班?对诸葛亮的安排,应该换个角度解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夜阑文史 好战丞相为何选两位鸽派接班?对诸葛亮的安排,应该换个角度解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0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