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继位后的首要大事,便是为自己寻找“万年吉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墓地”。
也许这在很多人看来都很难理解,这人活得好好的,怎么一上来就要为自己选择墓地呢?这多不吉利呀!
但其实不然,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皇帝们非常信仰所谓的“龙脉”,而皇帝本人的“万年吉地”选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龙脉传承的状况。
这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且都是根据“堪舆学”所得出的说法,但人皇帝就信这个。
因此在皇帝登基后,就会派出专门选择陵地的大臣们外出勘探,以寻找出一处绝佳的“龙脉”之地。
在选好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大兴土木修建陵寝了!
皇帝的陵寝一般修建得都很豪华,而主要花费,则在材料和人工上面。木材多为珍贵的楠木,石料也均为上品。
比如在建造慈禧太后的陵墓时,就花费了227多万两白银,而且这还不算慈禧后来又对自己的陵寝进行重修的费用,其耗资靡费,让人惊叹不已。
单说重修的三殿所用材料,均选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此外,连基本的雕砖上面也要进行扫金。
据记载,慈禧对陵墓的这次重修,总计共花费叶子金4500余两,光是三殿就用了3800余两之多。
当然,除了慈禧之外,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陵寝,都修建得非常豪华,其中的陪葬品也非常之多。
陵墓修筑好后,等到皇帝驾崩之后,便可以将其棺椁运至地宫内,然后再将地宫门反锁封死。
不过,看到这里我们也不禁会问:皇帝下葬后,地宫门关上时会反锁,那最后一个工匠是如何逃出来的呢?
其实,工匠也不是傻子,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想活命。
所以,他们会在地宫门上设计一处非常巧妙的机关,为自己做逃生之用。而这些机关,基本只有工匠们知道,直到后来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时,才发现了这一秘密。
1928年的时候,孙殿英以剿灭土匪马福田为由,将大军开进了河北的马兰峪,并在此对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进行了疯狂的盗掘。
不过,在孙殿英盗掘途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碍。首先就是难找的地宫入口,其次便是进入地宫后,打不开地宫的石门。
要知道,地宫中的石门有几吨重,非常厚实,而且门后面还有顶门石,想要打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无知的孙殿英来说,任何东西都挡不住炸弹、蛮力的脚步。因此第一道石门直接被蛮力给破坏了。
古代工匠们对于地宫大门的封闭,采用了民间的“木栓顶门”的原理,即:用一根长石条,从内部将门给顶住,这样一来,便可以消除从外面靠外力推门进入的可能。
而等到石门合上之后,会留下一条不起眼的细缝,工匠们会根据这个缝隙的大小制作出一种特殊的工具——“拐钉钥匙”。
喜欢看“盗墓题材”文学作品的读者应该对这种东西不陌生!“拐钉钥匙”可以将用来顶门的石条给推开,也可以从外面慢慢地将石条给放倒。
如此一来,就能实现不用留人,也能在门后将石门关上的效果。
当然了,这种设计是非常巧妙而隐秘的,负责监造皇陵的官员很多也都不知道,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看完了,记得关注作者哦!每天一个历史小故事,帮助你涨知识!
参考文献:《大清皇陵秘史》、网络素材等;
1.《方圆文史 古代皇帝下葬,地宫门关上时会反锁,那最后一个工匠该如何逃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圆文史 古代皇帝下葬,地宫门关上时会反锁,那最后一个工匠该如何逃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0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