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凭什么可以在讲硬实力的乱世,杀出一条血路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刘备,你再想一想,一个弥留病榻的刘备,居然还在教导刘禅;一个奄奄一息的刘备,劝诸葛亮若自己儿子不行,彼可自取,(这完全出于有利于百姓的考虑)你可能会说帷幕后面早藏了几十刀斧手了。还是那句话,一个人如果假仁义一辈子,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是真君子。按现在的社会来说刘备现在的经历就是,刘备出生于四五线城市,家境普通。有人赞助他和儿子一起去国外读书。

光是这一点刘备就不知击败了多少人,大家都有有钱的亲戚,但有几个人能得到让叔父/舅舅之类的送你出国读书,认为你必成大器的?到了国外之后刘备不过一偏远地方的乡巴佬,作为富二代的堂弟毫无作为,刘备却甚得人心,天天与些副部级的官二代谈笑风生,交成好友,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只是刘备三国志的头两句话,已经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做不成的事了。

因为小时候不懂,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不懂,长大后涨了点见识,也多看了几本书,觉得自己懂了,等以后再多长见识多看看书,就会觉得自己还是什么都不懂,学得越多,不懂的就越多,那时候你又转变回来了。只有欲望而无理想抱负,只求利己而无利他之心,没深刻体会过世事成败与人情冷暖,没在漫长的低谷浸泡过却不改初心的人,当然不懂刘玄德。刘备肯定不算伪君子,说这话的人要么蠢要么坏。之所以有这种偏见,很大程度是因为刘备,一生但凡亲自带兵几乎都在打败仗,没有大家印象中开国国君的能文能武,雄才大略。

手下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人的文韬武略都在其之上。成就比不上同时代的一生劲敌曹操,最后还败给了那些东吴小辈孙权吕蒙陆逊。蜀国的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这样评价自己的国主,也算是实事求是。

大家只需要回答另外三个问题,一个家世出身卑微的人,凭什么可以在讲硬实力的乱世杀出一条血路,三分天下?一个五易其主的人,为什么每个主人都非常厚遇、欣赏甚至提防刘备?一个屡打败仗的人,为什么手下还能聚集一帮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这些当世英才?

我想但凡干过点事业,折腾点东西,带过些队伍的人都会理解和佩服刘备并且学习刘备身上的优点。如果还是不能理解,我觉得可以参考近代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孙先生的革命之路和刘备很像。你说孙先生弃医从政,打过仗吗,没有。政治玩得怎么样,一塌糊涂。但是不影响人家的历史地位啊。你说那些围绕在孙先生身边的人都是蠢材吗,不是吧,国民党那时候可是英才辈出啊,可为什么都愿意唯孙先生甘效死命呢?刘备和孙先生如果相遇可能会会心一笑,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理想,因为气度,简而言之就是领袖气质!

1.《紫竹文史 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凭什么可以在讲硬实力的乱世,杀出一条血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紫竹文史 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凭什么可以在讲硬实力的乱世,杀出一条血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0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