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莫斯科退守西伯利亚,斯大林还有反败为胜机会吗?

1951年10月到1942年1月,整整三个月时间,苏联首都莫斯科都在经历战火洗礼。

在这场持续三个多月的战斗中,苏联红军用一往无前的勇气,粉碎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进攻部队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苏军顶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不说,还通过一场反击战,将德军过往战无不胜的神话给破灭,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

情势最为凶险的时候,莫斯科已然被兵临城下旦夕可破。

(莫斯科红场的阅兵)

历史已然注定,可让人玩味的就是假设。

如果莫斯科战役德军惨胜,进而占据了苏联首都莫斯科会如何?强悍的斯大林还能退守西伯利亚,最终反败为胜吗?

基于这样的命题,我尝试着分析一二。

先明确我的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只要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高层没有被德军一锅端全部消灭,苏联即便丢掉了莫斯科,依旧可以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坚持战斗。

这是大纵深国家的独有优势。

当年抗战的时候,民国政府如此孱弱,都可以依靠大国纵深,在南京丢失,东南大片沦陷的情况下,通过退守大西南定都重庆实现战局的反转,最终等待国际局势变化迎来最后的胜利。

比民国强势很多的苏联,当然更有优势。

除了以上大纵深带给苏联的优势之外,还有其他三大理由也可以说透,即便莫斯科丢失,苏联一样可以顽强抵抗,甚至反败为胜。

(开战之前欧洲局势)

理由之一,希特勒虽然狂妄,但从未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吞并苏联。

在二战开始之前,德意日三国曾经签署过一份秘密瓜分世界的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日本野心比德国还大,日本建议整个亚洲以东经70度线为界被划分成了两快,右边属于日本,左边属于德国。

在这份瓜分世界的协议中,苏联广袤的西伯利亚区域,都是日本规划中的势力范围,欧洲还有中亚部分区域才是德国的势力范围。

面对日本狮子大开口的建议,希特勒并没有认同,不认同的原因在于,整个势力划分会局限德国后续的发展,而且日本和德国看似盟友,可并没有多少协同作战。

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日本就在边上看着不夹攻苏联,因此希特勒对日德关系有清醒认识,直言战后日本德国必有一战。

但,基于一个虚幻的分割线,干脆的回绝日本不是精明的希特勒会干出的事情。

在充分考虑德国后勤补给问题之后,希特勒认为德国不可能通过一己之力吞并广袤的苏联,就将势力划分方案修改了之后,又交给了日本。

(日本德国瓜分世界计划)

在这份修改之后的方案中,德国和日本在亚洲的分界线,被界定在伊朗东部、阿富汗北部和中国西部区域。

这份势力范围的划分,告诉我们,如果苏联在莫斯科失败了,退守西伯利亚了。

德国将不再继续追击,因为退守西伯利亚的势力范围,属于日本负责侵略的区域。

那个时候苏联的对手已经不是德国而是雄心勃勃的日本。

德国停止进攻,将给苏联缓冲的时间,日本真要趁火打劫进攻苏联,斯大林要是连日本都打不赢,也就别想着反击了。

由此可见,德国对于苏联领土最大的诉求,就是欧洲核心区,还有战略资源产区,只要占据了这些关键区域,其他区域并不在德国的计划之内。

(苏德战场战斗势均力敌)

理由之二,莫斯科如果失守,证明了德军面对苏军拥有碾压性优势。

关于这一点,有必要回看莫斯科战役的进程。

德军为何在莫斯科战役失败了,归根结底就是德军没有打赢莫斯科战役的机会。

莫斯科战役,苏联是惨胜,战役过程中因为后勤问题,苏联军队冻死冻伤的人数不在德军之下,两方情况都不好,比的就是谁更顽强。

最后结果是,更加顽强的苏联人,在卫国战争的关键时刻,顶住了压力用比德军更强的实力,打赢了战争。

这是硬实力对比下才产生的结果。

那么换个思路想,如果莫斯科战役德军胜利了,结果也是一场非常惨烈的胜利。

惨烈的胜利,意味着军力的大幅度消耗,军力的大幅度消耗,意味着后续战斗的时候,续战力下降。

基于此,再看德军就明白了,即便打赢了战争,他们也将成为强弩之末,没有继续进攻的士气和实力了。

这样看,即便苏联丢了莫斯科,德军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动力了。

(铁腕斯大林从不认输)

理由之三,苏联政府组织构成决定了丢失莫斯科,苏联依旧有一战之力。

苏联的组织构成不用多说!

这样的构成体系,让苏联拥有远超德国的军事动员能力和资源调集能力。

在整个二战之中,德国最为被诟病的地方就是全面战争动员的太晚。

太晚的结果就是,在整个二战大部分时候,为了维持德国民众的相对高水平生活,德国工业体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作民用经济上。

不是希特勒不愿意全面动员,而是民选政府选票政治上位的希特勒需要顾虑民众情绪,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如此。

可反观苏联,只要能打赢战争,任何代价都是可以承受的,苏联可以调集所有的粮食,可以调集所有的工业储备为战争服务,可以调集所有的人口,为战争效力。

(爆兵流)

这也是为何苏联红军损失数百万后,依旧能不断组建出无数大军的根源。

面对无数的苏联军队,德军当然要陷入绝望,更让德军绝望的是,这数百万刚刚组建的大军,在卫国精神加持下,在哀兵必胜心态下,战斗力越挫越勇。

这三大理由告诉我们,即便莫斯科战役德军胜利了,占据了莫斯科,苏联一样可以存续,甚至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德国没有那么大胃口,能吞下苏联。

日本没有那么大勇气,敢进攻苏联。

苏联有广袤的领土可以继续后退,让德军不敢追,苏联有强悍的动员能力,让苏军依旧保持战斗力。

1.《阿斗不傻 丢了莫斯科退守西伯利亚,斯大林和苏联,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阿斗不傻 丢了莫斯科退守西伯利亚,斯大林和苏联,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