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文历史上有三个黄金兴盛时期,第一个兴盛期是先秦时期,以荆州为中心,第二个兴盛时期是两汉三国时期,以荆州、襄阳为中心,第三个兴盛时期是明朝,以鄂东黄州府为中心,史称“楚风东渐”。

明初,蕲州归属黄州府,降为府辖州,结束两州并治局面,为黄州府的发展兴盛奠定了条件。在经济上,黄州府作为湖广上等州府,经济开发“野无遗士”,是湖广粮食主产地,为“湖广熟,天下足”打下坚实基础;在教育上,官学书院发达,科举进士为湖广行省之冠,黄州府的科举实力在全国较有影响;在移民上,江西填和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天下闻名。

明清以来鄂东一带可谓人才济济,名士纷呈,著述繁多,学术灿烂,著名文学流派学术社团皆有蕲、黄人士出现,著名小说家皆与黄结缘。而李时珍的鸿篇药典,李贽寓居黄安和麻城的惊世之论,皆在历史上打下深深烙印。

同时此地域是明清时期湖北耕读文化最出众、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为何此区域地处山区,经济一般,且长期经历战乱、武力盛行,却能在文化学术上保持繁荣兴盛,明清以培养了众多文才武将,形成了“惟楚有才,鄂东为盛”的局面,这些值得探讨。

区域概况

明清时期鄂东黄州府地区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随着人口的迁移、省内交通主线的东移,经济的开发,此地区一跃发展为人文重镇,其文教、学术发达程度超过了省府武昌。尤其是受移民影响,耕读之风兴盛,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1. 明清“黄州府”建制沿革与自然环境

元代黄州路、蕲州路同属河南江北行省。明初,改黄州路、蕲州路为黄州府、蕲州府。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之后,蕲州不再领县。雍正七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自此至清末,黄州府共领黄山、麻城、蕲水、罗田、广济、黄梅七县及蕲州一州。

该区域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此地多山,区域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湖泊众多,长江流域景区内,以举水、倒水、巴水、涕水、薪水和华阳河等六大水系为主。

鄂东北是湖北重要的产粮区之一,农作物生产以稻米为主,麦类、果类、麻类、蔬类、果类同时并存。明清此区域农作物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农作物品种越来越多,生产技术越来越高,粮食产量保持上升増长趋势。

2. 明清时期以黄州府为中心的鄂东成为湖北的文化重心

南宋以后,湖北的文化重心进一步向东南转移。外来移民、江汉平原的开发和漕运航道的改变应是最主要的因素。

以农业和手工业为重要产业的传统农业社会里,人口数量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时期大的移民有两次,宋代靖康之乱由北方迁入不少移民,加强了江汉平原大规模开发利用。另一次是,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浪潮。

人口迁移、农业经济发展、交通的便利,这些吸引了大批的文人,促进了文化学术的繁荣。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对文化教育起着重作用。明代的移民多来自江西,而江西是文化发达、科举兴盛之地。江西移民家族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在鄂东一带延续、传承,影响、带动了鄂东一带文化学术的发展。

科教兴盛

鄂东地区人才大量涌出,离不开学校的支撑。明清时期,鄂东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交通不断完善,随后,许多地方兴建学校。私学也很兴盛,其中比较著名的学校有黄州的苏子期万寿宫义学、聚星学校和刘兴斋青黎义学等。

中国经济重心未转移到南方地区之前,南方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等落后于北方地区。黄州地处偏远僻陋,经济、文化长期得不到支持和发展,故也被称为谪官之地。也正因为如此,这黄州地区集聚了当时最有知识文化的谪官群体,尤其是以唐宋时期被贬到黄州文人较为突出,如杜牧、张来、王禹偶和苏轼等人。

这些知识文化的谪官群体在黄州的创作、讲学和交友等文化活动,使得黄州名声鹊起,且带动和推动本地士人投入其中,从而引起当地的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浓的耕读之风气是本地域科教、兴盛的前提

黄州地区的耕读文化风气浓厚之因,除了上述的经济不断增强,移民带来新的技术与文化交融,以及中国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等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崇文重教,尤其是民间耕读风气浓厚带来的结果。耕读之风最为古人所称道,正如同治《黄陂县志》所云“士读而农耕者,俗之近古也。一家之父子相传,子孙各染其习。一方之师儒所感,妇孺亦慕其型”。

耕读文化的产生,需要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良好的田园风光,是耕读生活的基础。山水秀丽且地理单元相对封闭的地区,历史上都是著名的迁居耕读之地。黄州北部为大别山南麓,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境内有长江、浠水河和举水河等众多河流流经,南部地区为一望无际的平原,为学者们讲经论道、著述交友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

大批文人雅士以鄂东地区为学术据点,带动和推动当地的教育与文化之风,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人对耕读文化的崇尚。

“耕读尚开富贵花”:大余湾耕读文化考察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的大余湾村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一批传统村落,有着较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大余湾先祖定下了“勤俭能创千秋业,耕读尚开富贵花”的家训,并写进了家谱,成为了往后百年来村民们恪守的人生准则。

1. 家族历史:书香世家后代移民

大余湾是个单姓村,全村男子皆为余姓,现有居民百余户,三百余口人。由于书香传家,提倡读书进仕,到了宋代,余氏家族十分显赫,先后出现数十位进士。据传从其先祖余良之后的唐末至宋代时期曾先后两度出现“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的光辉历史。

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浪潮中,余氏又有一部分先后迁到湖北武昌和黄冈等地。大余湾颇有几分婺源的影子,这里依山傍水,风水极佳。余氏族人崇文重教的传统和此地的生态环境为大余湾耕读文化奠定了基础。

大余湾余氏约在明代中后期藉着汉口的兴起通过经商发了家,立稳脚跟,除广置田产、营建华屋外,还修建学堂,聘请名师,重振耕读家风,使得大余湾成为当地颇具声名的村落。清代时一度相当兴旺,有“小汉口”之称。

2. 传承耕读家风:六百年人才辈出

余氏千百年来一直有着耕读传家的家族传统。大余湾余氏依祖训,勤耕苦读,重礼好学,在明清两代大余湾出过不少有功名的人才,大余湾村内统计有百余名秀才名单。大余湾地靠商业、工业、科教发达的汉口、汉阳、武昌,容易受到外部精英文化和先进思潮的影响,近代以来从这里走出了近百名教授、博士、科学家和社会名流。

大余湾先祖初来此地时带来不少书籍,但毕竟保存书籍并非易事,所以当地诞生了晒书的习俗。他们为了供奉文昌帝和圣贤孔子,还在后山修建了文昌阁以及一系列书院。相传文昌帝君乃文曲星转世,为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3. 耕读文化的断层:当代乡村的缩影

在家可做锦绣文章,出世可为国家立业, 和其他传统村落一样,大余湾因“耕读传家”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并得以绵存数百年。但城市化的进程也影响到了大余湾,无数年轻人走出乡村到城市寻求谋生的法子,甚至选择在城市安身,过年时才回村团聚,或是在清明节回村上坟祭祖,不少房屋因年久失修而无人居住,不少土地被流转、荒芜,只有部分老人在家留守,大余湾人一向引以为自豪的耕读文化出现断层的趋势。

大余湾前些年发展文化旅游,由旅游开发公司接管,但一连换了三个公司,如今三特公司另建了新村,打算把村民全部迁出,然后公司整体接管旧村,进行旅游开发。但新村建好了,僵持两年,村民却不愿入住。一是经济方面原因没谈拢,二是村民有家园感情,有一些保护祖宅的意识。如果村内的村民被迁空了,剩下空壳村,只是建筑博物馆而已,何谈生命?延续数百年的耕读文化也就只能存在于历史记忆之中了。

结语:

近代乡村读书人中的精英分子向上流动进入国家权力上层的机会大为降低,他们在乡村中的权力空间也逐步被政府权力所挤压。随着近代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精英搬居城市,新培养的学校人才也选择留在城市,人才、资源的单向流动破坏了联结城乡一体化关系网络,破坏了传统城乡之间的互动关系,导致并逐步拉大城乡二元差距。传统耕读文化的消亡使乡村中文化精英缺失,乡村地区的发展人才不足。

农耕社会和伦理教化的相互作用,数千年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塑造着国民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决定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结构,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培养,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施政方针和发展走向,并对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依然产生着重要影响。耕读文化也有许多消极因素,对个人人身、思想造成了束缚、一定程度上限制民族创新精神。在当下,应反思传统耕读文化的不利影响,吸收、发扬其中的优秀成分,使其发挥新的作用。

1.《念云时 从大余湾耕读文化以小窥大:黄州府地区的繁荣兴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念云时 从大余湾耕读文化以小窥大:黄州府地区的繁荣兴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