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虽然割据诸侯政权的数量,相较于春秋时期大大降低,但是彼此之间的争霸战争却是愈发严重。

各个诸侯王之间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勾心斗角,而是直接表现在正面战争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在不断使得当时的局势愈发复杂之外,实际上也是在不断通过战争和外交的手段,来实现混乱局面的稳定,一个全新的统一政权也在酝酿当中。

战争的愈发激烈,使得战国时期也是优秀军事将领和思想家,不断涌现的重要阶段,秦国的白起、王翦、蒙恬,赵国名将廉颇、李牧等等都是在战国时期崭露头角、鼎鼎有名的战将。

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实社会是锻炼人才、塑造人才的重要摇篮,这些名将在战场上运用成熟、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不断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最大的战争和政治利益。

秦、赵这对老冤家的发展现状

赵国和秦国其实也是一对老冤家,在赵国一直都是军事强国,其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占据着广阔的农业耕田,统治着巨大数量的人口。

同时其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走上军事强国道路,这在当时林立的诸侯国之间,也是最为凸显的,正因如此,赵国才能够一直保持其军政大国的地位和威严。

秦国虽然地处偏僻,特别靠近西戎地区,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说比较落后,特别是相较于赵国来说落后的更加明显。

但是随着商鞅变法运动的大规模展开,再加上秦国西进战略的奠定,这使得秦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经济的腾飞和势力范围的飞跃。

在那个时代,人口和土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条件,这也是衡量诸侯国综合国力的基本标准,占据了人口和土地上的优势,其必然也能够享有足够大的话语权。

秦灭东周,称霸之心已现

秦国不断走向强大之后,其统一六国的愿望愈发强烈,这成为了此后历代秦王的重要使命和光荣任务。

特别是秦国在彻底灭亡东周之后,周王室可以说在当时,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谓的尊王攘夷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辞,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周王室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哪个诸侯国还愿意再度捡起这个火药桶。

从秦国灭亡东周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其能够直接拿周王室开刀,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的政局十分复杂,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已经愈发稳定,周王室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便是秦国君主统一天下的决心,既然敢拿周王室开刀,就表明秦国君主已经在向其他六国君主释放信号,统一天下是必须要完成的。

赵王杀李牧,自断臂膀

其他的诸侯国实力在秦国面前其实还是有差距的,但是真正的强国赵国还是能够和秦国掰一掰手腕的,毕竟赵国早就占据了人口和土地上的优势。

长期发展所积攒下来的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这也是秦国为何想要将赵国,放在后面处理的重要原因。

秦国的确足够强,但是想要直接跨越中间的诸侯国,同赵国进行远距离作战毕竟不现实,因此我们就能够看到,战国后期两大主角秦国、赵国之间的激烈战争了。

不过长平一战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说是血亏,此次战败赵国的主力部队基本上被秦国消灭,可以说丧失了同秦国继续保持并立的基本条件。

而秦国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消灭赵国,可是此时的赵国却有一名战将李牧,凭借其杰出的军事能力,生生继续保持住了赵国与秦国的对立。

然而赵国君主,却并没有珍惜李牧这位战将,听信小人谗言杀了他,其中原因必然十分复杂。

评价

战国晚期已经是秦国逐渐统一天下的重要阶段,秦王嬴政在著名政治家范雎的辅佐下,开始了从政治和军事两把抓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政治上就是所谓的搞好外交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军事上当然就是兵戎相见,以绝对的秦军实力形成碾压式的兼并。

就这样,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秦国已经愈发强大,而同时期的其他诸侯国该消灭的被消灭,尚未被消灭的也都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这不赵国就是后期尚未兼并的弱国典型样子。

赵国能够从当初的元老级强国走到今天的样子,实际上也是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赵国向来军事强大,涌现出了一批批著名将领,这也使得赵国的军事力量长期名列前茅。

当晚年李牧扛起反击秦国的大旗之时,却因为敌人的反间计落得个被杀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参考文献:《史记》

1.《一览古今 大秦统一之路:“灭东周”展露争霸之心,“胜强赵”奠定统一之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览古今 大秦统一之路:“灭东周”展露争霸之心,“胜强赵”奠定统一之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