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八年,赵匡胤破溧水,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全歼南唐十万援军,十一月攻破江宁,李煜投降,南唐灭亡。“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之忧。”

回望历史长河,君王传承和延续经历了短暂的“尧舜禹”禅让制后,迎来了继承制的时代,自此之后的帝王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一代一代世袭下去,实现家天下的统治。倘若外姓人想要做这天下的主人,那便只有一条路——举兵造反。然而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造反最难的朝代,从立国到灭亡,都无人成功过。

在赵匡胤成功夺得帝位后,他开始反思如何进行王朝的建立时,想到了自己的发迹之道。在此可以窥见一丝赵匡胤成功的原因,以后人的眼光看前朝的这些往事,仍觉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细细品味。宋朝历代君主实际的所作所为,仿佛亦步亦趋地印证着誓碑中的内容。

赵匡胤在临终前,唤来儿孙对他们进行训诫,要求他们始终对文人优待有加。也正是不杀士大夫的传统,虽然使得宋朝的文化昌盛,但也为宋朝后期的官官相护,贪污腐败以及官僚系统的冗杂埋下祸根,以至于出现官吏多于百姓的状况,最终由盛转衰直至灭亡。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不管是熟读史书的历史爱好者,还是仅仅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生都略有耳闻。但真正的历史可没有如此轻描淡写,历史中的每一笔都伴有各种事件的发生和诸多人的殒命。赵匡胤能够成功,绝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做到的。想要掀翻一个王朝,可不是一个人亦或几十人可以做到的,他需要联合各个方面的盟军,团结起来才可以勉强做到。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在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他明白自己的皇位靠的是手下将领得来的,但这股助力可能会成为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必须将禁军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才有了杯酒释兵权。

实际上宋朝并没有实现大统一,因此军权对于赵匡胤非常重要。同时,通过收编禁军,建立枢密院掌军政大权,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令宋朝内部整体变得十分稳固。这也是宋朝后期经常爆发起义,但却没有一个取得成功的原因。因为地方势力被层层削弱,军权保障始终掌握在宋朝皇帝手中。

水浒传虽说成书于明清,为后人所传记,但它也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然而宋朝历史上真正的主角不是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而是在最后登场的方腊农民起义军。方腊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面对宋朝的招安,农民军不但没有同意而且准备抗战到底。但终究还是没有发育起来,在历史的舞台中登场即巅峰,过早地声扬自己的目的,最后被全部剿灭。

虽然方腊起义在最初势如破竹,攻下了南方几十个重镇,但宋朝的兵力分布重点并没有放在南方,南方军力非常弱小,只能拿来维持维持治安。方腊起义时,当地官军无力抵挡,才会让方腊轻易得逞。在宋徽宗派出大军围剿后,方腊一败涂地。

宋朝始终坚持重文抑武的传统,其实也是为了避免武将拥兵过重,这一举对内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赵氏政权无人可以撼动,可以说从立国到灭国,没有任何起义取得成功。然而在面对外国的侵略时,弊端却显露了出来,由于长期压制武将势力,导致金国入侵时,整个宋朝无力抵抗,就连当朝皇帝也被金人俘抓。

赵匡胤为了赵氏政权定下了许多政策,杜绝了内部动乱的可能,然而他却想不到宋朝没有亡于农民起义,却亡于外国侵略,可谓是人算不如天算。虽然宋朝在武力上,并不出众,然而其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却在我国历代王朝中名列前茅。

参考资料:

《宋史》

1.《白泽文史 我国历史上造反最难的朝代,从立国到灭亡,无人成功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泽文史 我国历史上造反最难的朝代,从立国到灭亡,无人成功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