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题:
这场历时一年多的战争,在暴露了唐若干问题的同时,对唐的内政外交,对中国北部民族势力的重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它令武则天对诸武彻底失望,促使了保唐派势力在武周朝的重新崛起,从而保证了唐国祚的延续。回顾保唐派在武周朝经历的几次沉重打击,武则天以通谋罪诛权臣裴炎,宰相刘景先等遭贬,忠于李唐的大将程务挺被斩,王方翼流放而死。当时保唐派虽然受到打击,但大臣中拥唐者还是大有人在。
1.第二次是天授元年武则天称帝以后
她接着就杀了坚决反对改立皇嗣的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即便如此,保唐派当时在中央还是有势力的,因为在天授二年武则天以武攸宁为纳言的同时,又以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与冬官侍郎裴行本并同平章事,而且时任凤阁侍郎的李昭德也是保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到了长寿元年形势却急转直下,诸武、酷吏联手诬告狄仁杰、裴行本、魏元忠等一批保唐派大臣谋反。
武则天对这些有才干的耿介之臣是留有余地的,她并未处死他们,仅仅是将他们贬出京城了事。此时保唐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只剩下时任夏官侍郎,并深得武则天倚重的李昭德,这是保唐派所遭受的第三次打击,而诸武势力则更加不可一世。长寿二年正月享万象神宫时武则天以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同年又发生了皇嗣妃刘氏、窦氏被杀等事件。延载元年李昭德又因专权使气,被参有权重之嫌,九月贬南宾尉,不久又免死流放,此后保唐派在朝中势力更微。这几件事联系起来可见武则天当时是有改立皇嗣的念头的。就在这种情况下,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之反却成为保唐派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2.当时武则天三次任命武氏亲贵为统军总管
负责平叛,希望他们能在战场上有所建树,在朝中树立声威,这可以说是她为改立皇嗣所做的最后一次尝试。但是诸武的表现太不令人满意了,由于战况不利,武则天不得不重新起用一批保唐派大臣。当唐军一败硖石谷,武三思颜面无光之际,武则天诏先前因败于吐蕃而被免为庶人的王孝杰以白衣起为清边道总管,统兵负责具体作战。不久又命与王孝杰同时遭贬的娄师德以原州司马一职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王孝杰败没后,清边道行军大总管武攸宜驻足渔阳无计可施,武则天遂马上任命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将兵讨契丹。
当契丹孙万荣令河北震动不安时,武则天又下令急起,长寿元年才被贬为彭泽令的狄仁杰为魏州刺史,俄转幽州都督,负责幽州防务。通过这场战争,武则天看到不论是治国还是安邦都必须依靠这批有才干的保唐派大臣,于是战后,武承嗣、武三思并罢政事,以娄师德为纳言,狄仁杰为鸾台侍郎,杜景俭为凤阁侍郎,并同平章事,以后又进一步重用狄仁杰。而与狄仁杰同时被贬的魏元忠也被复召为肃政中丞。在这些能臣复起的同时,一批拥唐的中下层官吏在战争中也脱颖而出,受到武则天的重用,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姚崇,他在此之前授过濮州司仓,五迁夏官郎中,最高也就只是做到这个职位“。
3.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委
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魏元忠、娄师德等复起之后,保唐派在朝中势力大增,狄仁杰更是以举贤为意,他所引荐的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人都是中兴唐室的有功之臣,他与姚崇共同举荐的张柬之,后来更是五王政变的首脑人物。总之,在内,由于对诸武能力的彻底失望,武则天不得不重用保唐派大臣;在外,孙万荣围逼幽州时,移檄朝廷,又以“何不归我庐陵王”。
唐纪二十二,为辞,于是武则天在继承人问题上,只有明智地倒向李氏一方了。战争结束后不到一年,圣历元年三月,中宗被召回东都,从而为他后来复位提供了条件。其次,武则天迫于战事的需要,为了借助东突厥默啜的力量打击契丹,不得不对东突厥做出极大让步,从而造成了东突厥的复兴。早在天册万岁元年默啜就已遣使请降,武则天很高兴地册封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但是在万岁通天元年,九月武则天二度发兵讨击契丹时,突厥却乘机进寇凉州,执凉州都督许钦明,其对河西趁火打劫之心已昭然若揭。
随后,正如陈子昂在《上军国机要事》中提到的“:臣闻吐蕃近日将兵围瓜州,数日即退,或云此贼通使默啜,恐瓜沙止遏,故以此兵送之”。从文中所记诸事推断这篇奏事应当写于八月,曹仁师等兵败硖石谷之后至十月之间,可见这个时期吐蕃、突厥曾经通使交换过对契丹反叛一事的意见。所以当九月唐大军正在集结准备再次与契丹一较高下时,吐蕃、突厥就企图利用唐因东北战事,吃紧而在西线和北线急于求和的心态,达到不战而收功于安西、河西的目的,遂“不约而同”地向唐遣使请和,又“不约而同”地提出苛刻要求作为请和的交换条件。
4.吐蕃论钦陵觊觎西域,提出要唐罢安西四镇戍兵
分西突厥十姓之地的条件。东突厥默啜一直对河西贼心不死,自然就提出“请还河西降户,即率部落兵马为国家讨击契丹”的诱人条件。当时“国家为契丹大发河东道及六胡州、绥、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营州,而缘塞空虚,灵夏独立。今冰生河合,草秋马肥……凶羯奸谋,觇知此隙,驱其丑类,大盗秦关。陇右马群,是国所宝,防备远策,良宜豫图”。正因为如此,武则天必有“今若直拒其善意,则为边患必深”,唐纪二十一,的顾虑。
比较两者的要求,由于唐关中是国家心脏地带,“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所以唐对吐蕃决不可能做出任何让步。但是突厥的条件却实在太诱人了,若得突厥从西面牵制两蕃,突袭其老巢松漠、饶乐,那么对唐军作战是十分有利的。虽然悉归河西降户令武则天心中不安,但降户一向不易控制,又易生事,权衡之下,武则天终于答应了突厥的要求,并册封默啜为左卫大将军、上柱国、迁善可汗。十月默啜遂趁李尽忠卒,孙万荣代领其众、契丹人心不稳之时突袭松漠,大败契丹,虏尽忠、万荣妻子而去。
最后论点:
出兵一是为了兑现承诺以获得河西降户,二是为了掠夺契丹的人口财物,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总之是一个扩充自己势力的一石二鸟之计,自此默啜兵众渐盛。武则天在高兴之余,又进拜他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默啜得到陇右道的河西降户之后,仍然欲壑难填,神功元年正月又悍然,进寇关内道北部的灵州、胜州,很明显是打算以武力夺取关内道丰、胜、灵、夏、朔、代六胡州及单于都护府地,但结果遭到唐驻防军的有力反击。三月,王孝杰军惨败于契丹手下,唐大军在实力和心理上都遭受了重创,一时震恐得驻足不前。就在这个时候,默啜故伎重施趁机向唐索要六胡州突厥降户,及单于都护府地,并谷种缯帛、农器、铁等物品
1.《涂红讲历史 武则天登基称帝后,诸武势力则更加不可一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涂红讲历史 武则天登基称帝后,诸武势力则更加不可一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