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汉高祖刘邦,作为汉帝国的建立者,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却不如他的功绩那般伟大,或许人们只记得在楚汉争霸中刘邦弃自己的父亲生死于不顾,任凭项羽处理,亦或许在白登之围时,面对匈奴骑兵的围追堵截刘邦,为了逃跑把自己的妻子女儿踹下战车的情景。总之,刘邦作为秦朝之后第一个统一中原的君主,他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以极度自私和乖张狡猾的形象示人。
01
当然,也有人认为刘邦的“黑历史”不仅仅于此,刘邦作为一个出生卑微且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君主,虽然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拿他和清朝时期的乾隆相比,在作品的数量上很显然落于下风,刘邦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却极具想象力。
众所周知,刘邦出生于沛县,早年时期刘邦和同龄人并没有太大区别,在那个饱受战乱的年代,出生卑微的他,除了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之外也没什么其他事情可做,可这并不代表刘邦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盲,据史书记载,刘邦小时候还是读过书的,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希望刘邦能够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务农上去。
刘邦可不打算做一辈子农民,虽然每天都要面对旁人异样的眼光可他并不在意。后来,刘邦当上了沛县的亭长,由于性格豪爽加上他酷爱结交天下豪杰的特点,很快在他周围就聚集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来自于刘邦在沛县多年打下的群众基础。
再后来,天下反秦浪潮愈发高涨,刘邦也积极响应局势,带领着沛县的一小撮人马踏上了与秦朝为敌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坚决斗争,刘邦的兵马越打越多,身边慕名而来的能人志士也足以让刘邦高枕无忧,没落的秦朝最终还是在刘邦和项羽的努力下分崩离析。
楚汉争霸结束后,刘邦建立起了自己的中原政权,但是天下仍然不太平。韩信,英布等人的作乱再一次打乱了刘邦的计划,在经过多年南征北战后,刘邦在彻底打败英布后举行了盛大的宴席,酒过三巡刘邦一时兴起作诗一首,即后来的《大风歌》。
02
《大风歌》创作于刘邦得胜归来之后,虽然全诗仅有短短的三句,但其蕴含的饱满感情以及刘邦当时的真情流露着实令人动容。刘邦一生戎马倥偬,从早期联手项羽打败秦王朝,到后来与项羽反目成仇并最终消灭前者,最后残忍杀害有功之臣。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像是他精心布置的对局,只不过刘邦始终是那个幕后的操盘者,每一步都是经过他精打细算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长远抱负和仔细考量,才有了大汉王朝。
晚年的刘邦,在处理家庭关系和继承人的问题上就显得不那么专业,首先是自己的“糟糠之妻”吕雉生下的儿子刘盈并不讨刘邦喜欢,由于生来就胆小怯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看上去就显得英明果敢,至少在这一点上刘如意很对刘邦眼光,中国自古讲究立嫡不立长,正当刘邦为此而苦恼时,吕雉拉拢一大批重臣在刘邦面前施加压力,最后在刘邦弥留之际,面对已经不可能改变的局势也只好采取默认的方式让刘盈上台。
纵然戚夫人的泪水很是感人,刘邦也因此而赋诗一首,是为《鸿鹄歌》,这首诗寄托了刘邦将死之前所有的情怀,一字一句都体现出刘邦对于自己晚年的无奈和精神上的悲痛。
结语
刘邦一生只创作了两首诗歌,后人常拿刘邦与满腹经纶,拥有4万多首代表作诗歌的乾隆皇帝做对比,严格来说,这种对比是完全不必要且没有根据的,两人相处的时代不一样,经历不同加上我们实际上很难从数量上对两人进行客观的对比,刘邦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情到用时总是能够给人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刘邦一生只有2首代表作,每一首都是在他人生经历大变故后精神和情感的集中爆发,所以在情感和共情能力上刘邦毫无疑问更容易打动观众。反观乾隆,虽然一生同样辉煌,但毕竟时代和生产力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千年前刘邦所统治的时代,加上乾隆作为满清皇家子弟的出身,不客气的说乾隆从一开始就在物质生活上超过了刘邦,但这也只是众多评判标准中最不起眼的那一条罢了。
1.《南书房 身为“文盲”的高祖刘邦,一辈子只写过2首诗,均成为了千古绝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书房 身为“文盲”的高祖刘邦,一辈子只写过2首诗,均成为了千古绝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