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史官对于每场战争应该用怎样的词语颇为讲究。向西、东、南发动战争,一般史学家都会称之为“征”,唯独只有向北发动战争,会被称之为“北伐”。为何会出现如此奇特的定义词,同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格局、字词定义有着密切关系。要想了解其中用词的讲究,便需要从这几个方面细致展开讨论。
图1最早的“征”字,出现在商代甲骨文当中。“征”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又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说文解字》当中这样说道:“征,正、行也。从辵正声。”这其中,便以文言文的形式向后人说明“征”的两个含义——正行也(远行)、征或从彳(征伐)。《康熙词典》当中便对含有“征”字的词语做出系统的归纳。
其文中,用距离的方式说明《韵会》、《易·离卦》、《孟子》当中“征”字多为王侯将相使用,指代王师对外征讨的战争。其中能够看到,采用征字的文书多出自于中央王朝。而“伐”字相较之下,就又有不同之处。“伐”字从古字构成来看,它的结构像一把戈架在人的脖子上。“伐”多指代用武器击杀,有砍断、征讨的意思。
使用“伐”字的文书,行文用词更为激烈,多涵盖有道德谴责和诛责之词。诸葛亮曾经代后主写下一篇诏书《为后帝伐魏诏》,该文虽是骈文俪六的行文,但是用词言谈颇为激昂。数次谈到汉室不偏安、曹氏应早归降。从中我们能够看出,用“伐”字作为征讨词的政权大多是“以下伐上”
图2一个用词,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地理和政治含义。《孟子》一文当中曾经提到:“征者,上伐下也”一句话便讲清楚其中的道理,用“征”作为文章用词语言的政权,大多是已经拿到正统地位的中央政权。征除去用作军事行动的代词之外,还常见用于官府对于民间征收税收的诏书之中。
同样还是用三国时代作为背景举例,便能看到征和伐字背后的地理和政治含义。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两个北方最大的军阀,在官渡展开进行战略决战。但袁绍和曹操之间,除去兵力差距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有着明显的差异。袁绍虽贵为坐镇河北诸地的军阀,但自己手中却无汉室皇帝这个彰显正统和大义的“旗子”
陈琳为体现袁绍的正统性,便在替袁绍编撰《讨贼檄文》中这样说道:“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表示袁绍之所以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仅仅只是因为袁绍忙于征讨各方逆贼,所以没有时间前往东都洛阳恭迎圣驾。如今袁绍身负汉朝皇帝的委托,特召集雄兵百万,前来击败曹操恭迎圣驾。
陈琳之所以敢用上征字洋洋洒洒写下《讨贼檄文》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袁绍在官渡之战当中占据着兵力优势地位。在地理位置上又处在最北端,属于自上而下征讨。所以陈琳才有资本,敢说袁绍是“奉汉威灵”征讨曹操。而同样是对曹氏政权进行征战,诸葛亮的行文用词便又发生了一番变化,闭口不提“征”,只谈是奉汉命伐逆贼。
图3建兴五年(277年),诸葛亮上表后主《出师表》,同时以后主的名义对外撰文《代后帝伐魏诏》从名字当中,便可以看出来诸葛亮撰文和陈琳之间的差异。诸葛亮的文章为伐魏,而陈琳的文章则为“征讨”。之所以诸葛亮这样用词,主要是因为在地理位置上只占据益州之地的蜀汉对曹魏展开军事行动,是自下而上、自南向北发动进攻。
此外,诸葛亮北伐本身实力不如袁绍南征曹魏。所以在用词上多谈“伐”提振士气,而不用征字表述自己的实力强大。当然为求凸显蜀汉是正统地位,诸葛亮在文中还是引申说道:“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敢抗也。”以古代王师作为例子,隐射蜀汉是王者之师,是百姓尊重、讲信义的军队。
征和伐的用词,除去考虑行文文书所在政权的正统性之外,还需要考虑政权的地理位置所处环境、自身实力和对方实力的差距。如若双方实力差距较大,南方政权即便是手握正统地位,在诏书、檄文用词上也不会采用“征”字代替“伐”字。南北朝,便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传统意义当中,南朝常被人认定为是“正统”地位,但南朝檄文从不在文书中用“征”
图4天监六年(公元505年)南朝梁武帝派萧宏领军北伐,陈伯之奉命前去阻拦。陈伯之原本是南朝将领,但最终因在南朝不得志决意向北朝投降。此次陈伯之再遇上南梁,梁武帝惜才便命丘池撰檄文《告陈伯之书》招降陈伯之。按照正常关系来说,梁武帝本便是正统地位,又曾是陈伯之的君主。
丘池用词行文,自然是会用“征”字彰显王师的正统性。但丘池并未用上一个“征”字,反倒是在檄文最后一段中用上伐字,表述南梁军队气势如虹正值巅峰,要陈伯之早日投降免受皮肉之苦。能够看到地处南方的政权,即便是自己手上握有正统性这张牌,但在檄文用词当中也闭口不谈“征”,只说自己是讨伐逆贼。
最早征、伐两字用法不同,主要是因为政权所在的地方不同。北方在中古早期,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这里的经济更为繁华,在地理位置上被默认为“上”。北为尊、南为次,所以才会出现一些政权即便自己拥有正统性,但也绝不会谈“征”。但经济重心南移之后,情况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逐步向南转移。由北向讨伐的政权数量明显增多,但这些政权无一例外仍旧使用“伐”作为檄文讨贼文书用语。以明朝为例,除去征讨夷人之外,很少会用征字。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明太祖北征便是采用“征”字作为行文用词。
图5而随后的明成祖北伐、英宗北伐,都还是仍旧采用伐字。既然北方经济已经下滑,实力也远远不如南方,为何南方政权还依旧使用伐,而不转而使用征字?这里面主要是因为后世史官评价,用征还是用伐,需要考量具体政权的所在位置。明成祖和明英宗北伐,都是向大漠蒙古部落进军。在地理位置上,两者都处在从南向北征伐,属于自下而上的战争。
这里的南北关系,已经从原有中国内陆南北两地,扩大至东亚板块的南北界定划分。所以能够看到,在用词行文当中会采用“伐”,而非是采用“征”。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因为两次战争的背景相同。明朝此时已经尽数收复中原失地,而漠北地区原本便不属于明朝的范围。所以才会采用伐,激励百姓和将士参与到讨伐北元的战争之中。
而朱元璋自南发动战争,此时史书界定当中便不再采用“伐”,而是选择用征。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率25大军北进中原,北进过程中朱元璋命令明军将士在各处张贴告示,其中行文用词多谈“北征”蒙古,很少会用“北伐”一词,这里面也同样另有深意。朱元璋向北进军范围,仍旧属于汉人中原疆土。
图6而朱元璋是接替先朝的意志,带领南方的民众们收复昔日的失地。北方汉地仍旧以汉人为主,王师北征需要这些民众的支持,便用“征”来体现自己的大义和正统性。虽说北伐、南征如今现代人撰写小说、故事,都已经不再太过于讲究。
但是对于古代人而言,一个“伐”字和一个“征”字背后所具有的政治含义远超出当代人的想象。
结语:
在历史当中,谈及北伐的朝代多居于南方。蜀汉、南宋、明朝都是多谈及北伐的朝代。但非常遗憾,除去明朝之外其余两朝都未能实现北伐的愿望。南宋和蜀汉多谈北伐,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军事礼仪当中“征”字,还有“砍伐”、“击杀”的意思。从字面意思来说,这两个意境还有表达愤怒和决心的意思。
图7诸葛亮和岳飞多用北伐二字,上表蜀汉后主和宋高宗要坚持抗争北伐。多用北伐二字,也是想表示出自己有不成功便成仁,誓要将山河尽数收回的觉醒。但非常遗憾,这两个朝代北伐大业最终都草草收场。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汉后主面缚而降;崖山之战宋朝数十万军民尸沉海底,南宋一朝至此落下帷幕。一个伐字背后,藏着数代人的辛酸和过往。
文献参考:《说文解字》、《三国志》、《明史稿》
1.《小夏侃历史 古人出兵作战有: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北却要用北伐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夏侃历史 古人出兵作战有: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北却要用北伐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