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欧洲在十、十一世纪是英雄史诗的时代,十二到十三世纪前半期是骑士文学的时代,十三到十四世纪中叶则是城市文学盛行的时代。

城市文学

循着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在巩固发展中,一种破坏它的,与它相对立的新的因素已经在它身体中产生了。由于手工业的发达,产品增多,庄园主消费不完;而且由于分工细,各领主治下的手工艺品都有专长,交换过剩产品成为必要,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人,伴随着5000-20000人口的小城市之产生而产生了。

从此社会矛盾就更加复杂。农奴与领主的矛盾之外,又产生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矛盾,农奴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城市文学的产生,正反映了这一时期复杂矛盾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一种辛辣的讽刺诗或小寓言,对压迫和榨取城市小商人的领主和教会的攻击是不遗余力的。城市文学是站在市民的立场说话的,和骑士文学之维护封建利益者不同,恰恰相反,它是有着明显的反教会反封建特点的。

城市文学并不是早期人民口头文学的重现,它有它自己鲜明的阶级内容和独特的创造性。它反封建教会,是从市民阶级的意识出发的,它的主人公是市民(手工业者、商贩、雇工、资本家)。它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金钱关系和利己主义等。这些都是早期人民口头创作所不可能有的。

城市文学也不是属于单一的阶层的。城市产生初期,由于市民多数是由乡村农民转化而来,他们反封建的要求是一致的;但随着城市货币经济的发展和流入城市的人的成分更加复杂,于是市民阶级内部分化为贫富不同的阶层,他们反封建反教会的态度也就有所不同,在他们彼此之间也发生了矛盾。

因此城市文学的人民性也有强弱之分。人民性最强的乃是出于小市民阶层的作品。它们不仅坚持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方向,而且也反对富裕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和狡猾欺骗的行为,这就是新兴城市文学的民主性的精华所在。城市文学以产生在法兰西的为代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小寓言

小寓言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一些滑稽的韵文小故事,以嘻笑的态度,毫无忌惮地暴露、讽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缺点。嘲笑的对象是欺诈、贪婪、愚笨的教士,厄运的贵族骑士,庸俗的小市民等等。

题材不外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正当的恋爱关系和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行为。例如《驴之遗言》里主教责备牧师将心爱的驴埋在圣地上是犯了渎神之罪。但当牧师遵照死驴的遗言送了主教一笔贿赂,渎神的罪就免了。这就暴露出主教的欺骗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在《农民医生》里,作者通过农民医生的“不治自愈”的妙方,机智地嘲笑了处处为自己打算的病人们。

他们最初都以病重为由抢着先治,但当医生征求重病人为大众献骨灰作为药方时,个个都表示病已好了。这些寓言诗风格是崭新的,诗句明朗轻快,反映了法国人爱自由和乐观的人生观,为后来的薄伽丘、拉伯雷、莫里哀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莫里哀的《屈打成医》就是以《农民医生》为蓝本的。这些故事诗由于有丰富的社会讽刺意义,浅显的语言,生动活泼的韵律,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因此在当时传播很广,流传下来的也较多。

世俗喜剧

中世纪的戏剧,在十三世纪以前常演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神秘剧,演的是圣经故事,如《亚当上演》;另一种是奇迹剧,演基督教的神如何显灵使人信教的故事,如《尼古拉剧》。这两种都是宣传宗教为封建教会服务的。到了十三世纪人们开始离开圣经主题,在人们生活中寻找戏剧题材。

特别在城市生活逐渐复杂以后,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构成许多戏剧材料。亚当·德·拉·阿勒(1235-1285)的“叶棚戏”,就是完全与宗教无关的喜剧,以城市生活中悭吝的资产阶级为对象。青年亚当到巴黎去念书,向他父亲要钱,父亲不给,假装害病。医生来了,他说:“我很明白,这种病叫作悭吝病,本地害这个病的人不少呢。”他把他们的丑态全说出来。这是一个对守财奴的辛辣讽刺,颇有罗马喜剧的风格。

它和宗教剧丝毫没有相同之点。这种剧演变到中世纪的末期又有所谓傻子剧,借痴、傻的主角讽刺当时的政治上宗教上的缺点,如《傻王戏》是讽刺法王路易十二的。还有一种笑剧,如无名诗人的笑剧《巴特兰》,是中世纪法国的戏剧所留下的唯一杰作。写一个穷律师买了布装病赖帐,后来他又被偷羊的人做羊叫赖了他的律师费的事。是一种骗人者被骗的故事。是对狡猾的资产阶级的一幅非常巧妙的讽刺画。

讽刺诗

禽兽故事很早就在民间传说着,在十二世纪有一些拉丁文写成的禽兽故事流行民间。1180年,德国有一位诗人以列那狐为题,写了一首长诗。在法国,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流传着许多关于列那狐的韵文故事都是片断,共计不下十万行诗,都围绕着这一禽兽故事的主题,含着极深刻的讽刺意义。

这里诗人们很巧妙地通过把动物人格化的办法,对当时统治着人民的封建贵族与教会作了尖刻的讽刺。其中,关于列那狐诞生的故事说,列那狐是从亚当夏娃被撵出天堂的时候就诞生了。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乐园的时候,曾给他们一支棍子,把棍子打在海面,他们就可以得着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亚当要出些有用的动物,而夏娃却要了些有害的动物:列那狐和意桑格兰狼。这两个到了世界上干尽一切欺软怕硬,弱肉强食的勾当,用奸狡的伎俩取得诺伯勒狮王的信任,一切胜利。这些短段故事里,以“列那狐受审”一段(二百余行)最为深刻。列那狐因作恶太多,狼、特贝尔猫和鹿联名控告到诺伯勒狮王跟前。列那狐抗不到庭,诺伯勒就想敷衍了事。但雄鸡商特克雷不依,抬着被列那狐咬死的小母鸡的尸首来诉苦,狮王大怒,命白鲁因熊和猫去传他,他们两次受骗负伤回来。

后来列那狐听格兰贝尔獾的劝告,投案自首,假装认罪悔过。在狮王稍稍息怒的时候,他又向狮王献媚,说他会治病,只要把狼皮作衣服,猫皮作袜子,鹿皮作腰带,疾病就会根除。结果列那狐得宣告无罪,而且也报了私仇。这里,诗人通过诺伯勒狮王的形象,讽刺了懦弱无能、好听阿谀的国王。

在描写熊狼等强有力的兽类的不和,因一点小事就酿成战争时,他讥讽了当时的贵族领主们动辄挑衅鼓动干戈的现象。在描写狼和猫的冒险事业时,他形容了当时的骑士冒险。他写列那狐、伯兰羊和贝拿尔驴一同参加十字军,嘴里尽管说他们是在护教、行侠,可是出堡寨不远,就大肆劫掠他们的弱小同类。这就尖锐地嘲讽了十字军和宗教。

在他描写教会为装死的列那狐举行葬礼,贝拿尔驴读祭文,说出满嘴淫猥的话的时候,他辛辣地讥讽了牧师。狮王开庭时,缪撒尔骆驼代表教皇参加,他主张只要列那狐愿意拿出钱来,就可以宣告他无罪。这里诗人无情地揭露当时的教皇的贪贿好赂。诗人沉痛地否定了一切,隐喻当时世界禽兽横行,一团漆黑,只有善于欺骗,狡诈的利己主义者列那狐,才会得到胜利。列那狐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形象。

诗人的意思是说,教会已趋腐朽,封建制度行将崩溃,这一切都已成为可笑的资料,只有资产阶级,这种自私自利的列那狐主义者才欣欣向荣。不难看出这里诗人连新兴的资产阶级,也并不以为然的。

他一方面描写列那狐用狡猾的计谋来愚弄狮王和熊、猫贵族,说明资产阶级有反封建的一面;另一方面描写他对弱小动物残害的罪行,又暴露了资产阶级掠夺人民的本质的一面。因此表面上称颂列那狐的机智,其实从本质上还是否定了他。诗人看出封建社会既已腐朽不堪,新兴的资产阶级也不能使社会变好,他否定了一切,找不着出路,显示出悲观主义思想,这是诗篇的局限所在。

隐喻诗

十三世纪还有一种隐喻诗非常流行。这种诗通常以梦游的故事情节来隐喻作者不便明言或不敢明言的内容。

这种在中世纪大量流行的作品流传至今的还有一部杰作,就是《蔷薇的故事》。

《薇蔷的故事》是法国早期文学中的著名的爱情故事的隐喻诗,分上下二卷。上卷四干余行,是十三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贵族诗人威廉·德·洛利思所作,意在宣扬骑士的典雅爱情和理想精神。但作者并不是象骑士传奇那样直接写故事本身,而是采取了宗教文学中梦景的体裁,用象征隐喻的手段写成的。

上卷写青年诗人梦游爱神的花园,看见一朵非常鲜艳的蔷薇,想占有它。欢迎和爱情鼓励他去和它亲近;但流言、理智和嫉妒反对他,阻止他;爽直和怜悯为诗人作说客,但危险、憎恶和畏惧又来阻拦。最后,嫉妒作祟把欢迎锁在堡垒里,诗人失望而去。

这里边除了诗人是个具有人物性格的形象以外,其余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人格化。虽然诗人赋与他们以人的形体,但大都是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

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大量宣扬了罗马奥维德“爱的艺术”和骑士传奇中对女性的崇拜的精神。在禁欲主义的教规下宣扬古代异教的爱情观点,无疑是有其反封建的进步意义的。但这卷诗里有很大的局限。主人公遇着困难,只好悲观失望,没有进一步的反抗,这里显示出作者的贵族阶级的软弱性。但是这个缺点在下卷中弥补起来了。

下卷是一个市民诗人约翰·德·梅恩在四十年后才续成的,约一万八千行。这卷诗里作者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他不是消极的为困难所吓倒,而是积极的战胜困难。他这样布置他的情节:理智安慰失望的诗人,教给他求爱的艺术。

爱情劝诗人攻打禁闭欢迎的堡垒。诗人有了他的兵士温雅、慷慨、爽直、怜悯、大胆和假装的帮助,冲进了堡垒,又给危险赶出来。后来大自然和天才,爱神维纳斯都来帮他,放火烧了堡垒,危险、羞耻和畏惧逃走了,欢迎得着自由,诗人才把蔷薇摘下,永远占有它。

这一卷中,从故事情节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有了较上卷丰富得多的积极的反封建反教会禁欲主义的精神。

更大地显示作品的进步性的,还在于诗人一些对封建贵族和教士的讽刺和批评。他用大自然的哲学来抨击帝王贵族,说大自然并没有造帝王贵族,人类都应该是平等的,帝王是人们举出来管理事务的,应该为民众服务而不应妄自尊大,横征暴敛。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爱情,僧侣们不嫁不娶是违反自然的。

工作劳动是大自然的规律,乞丐僧人不劳而获是大自然所不允许的。作者用他一套大自然的哲学来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十三世纪的情况下,无疑是有其反抗精神和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当然,作者把自然的规律和社会的规律混为一谈,是极其错误的。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欧洲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是如何用自然来解释一切,为以后资产阶级哲学上和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种下了根子。下卷的作者,不象上卷的作者把人生道路写得困难重重。他爱军民,爱他们的劳动生活和健康身体,诗里充满着民主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特别是对贵族和僧侣的讽刺,这些都是合于人民爱好的,所以这部隐喻诗能够流传下来。

木志中世纪的城市文学是紧密和中世纪的新兴城市的市民生活相结合的。它反映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阶级斗争、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它是从现实出发,反映并评论现实的,和骑士文学的描写理想和梦幻者有很大不同。

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比较丰富的。无论小寓言诗或世俗戏剧都是采取的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生动地表达市民的思想意识和风格趣味。

特别是列那狐的故事,用动物的形象来讽喻人类的社会,更显得生动活泼,更形象化,和好些骑士传奇之脱离生活实际,用抽象的雕琢的语言来表达理想者不同。所以比较起来,城市文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是强烈的。

但它的现实主义是有不少局限的,一般人物性格都比较单纯,有些固定化,没有从发展中去描绘现实生活。僧侣总是骗,贵族骑士总是强暴和愚鲁,资产阶级总是贪婪狡猾,千篇一律,有些公式化,不能表现个性的复杂和多样。它继承罗马喜剧的传统,而又给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文艺复兴”初期的短篇故事,更给予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但丁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里告诉我们:“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对但丁的思想和艺术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作出了全面而概括的公正评价。这对我们研究评价但丁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但丁时代的意大利

意大利由于地处十字军东征的要道,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最快。十三世纪中叶,意大利各城市已发展成为希腊城邦式的民主政治的自由工商业城市了。

其中以佛罗伦萨为最繁荣。在这里已经出现了以剥削雇用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生产,已经有银行、工业、医师、律师、毛织业、丝业、皮革业等各行业的行会。

市民(即新兴的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在一切政治社会生活上权力增盛,与贵族在政治上的矛盾很大。曾经有一个时期,国政由十二个贵族出身的执政官和一百人组成的市民会议共同掌握。

当时佛罗伦萨出现了两大政党:一个是基伯林党,是代表封建贵族的;另一个是盖尔夫党,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两派斗争非常激烈。在1289年冈巴地战役后,基伯林党的势力完全被粉碎了,盖尔夫党获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因此意大利是最先发展资本主义的民族,而诗人但丁恰恰生活在这样的剧烈的政治斗争的时代,并且亲身参加了这些斗争。

在文化方面,由于十字军的远征,城市的成长,旅行贸易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知识领域。在十二、三世纪,欧洲成立了好些大学,如法国的布伦大学、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学者们开始从事哲学问题和科学问题的研究,虽都是目的在给基督教神学找根据,使哲学和科学为神学服务,但究竟已有了研究古代希腊罗马学术的开端,比从前完全否定人的智慧的时代进了一步。当时意大利首要城邦佛罗伦萨在学术上有四个派别对意大利文学起着很大影响:圣多玛士·阿奎那(1225?-1274)的经院哲学派。

这一派的人们认为真理可从基督教经典中去找,也可从希腊异教哲学中去找。他们研究了马其顿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把亚氏的伦理学用来为神学服务,说亚氏伦理学中把人的罪恶分为放纵情欲不能节制的、有暴行的、有心害人的三大类,这就是基督教的宗教道德的根据。

他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的道理来证明神的存在。他们不研究实际生活,只从经典中去分析研究出一套道理,作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当时经院的繁琐哲学派的研究方法。圣芳济学派,此派创自圣芳济·达·西塞(1182-1226)。

主张对圣经不应研究,只应笃信。博爱众生,苦行禁欲,就能达到神性的完成。这是一种保守的神秘主义派。在文学上这时有所谓西西里派,以诗人归多尼(1230-1294)为首,他把南法普罗望斯以爱情为主题的行吟诗人(特鲁巴杜尔)的诗歌介绍到佛罗伦萨。他提倡沿用那些诗中的爱情的主题和严格的格律形式,并开始用佛罗伦萨方言脱斯甘语写诗,打破诗歌必须用拉丁语来写的陈规。

另有一派作家以柏鲁涅多·拉丁尼(1210-1294)为首,他们喜用隐喻或象征的形式描写现实,把现实强合于他内心的世界,或用梦幻来解释宇宙。以上这些十三世纪意大利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城的文化上的各派,都为意大利诗人但丁铺下了道路。标志着封建中世纪的完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的巨人但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写出他的作品的。

但丁的早期生活和创作

亚历盖利·但丁(1265-1321)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骑士家庭。幼年受过很好的教育。十岁以前就熟读罗马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的作品。最崇拜维吉尔。九岁时曾在一个五月一日的宴会上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比亚特里采,他非常喜欢她。九年后,他在路上又遇见她一次,交谈了几句话,他对她非常倾倒,把她当做圣洁崇高的象征。

她后来和一个银行家结了婚,不久就死去(1290年)了,但丁非常哀伤,写了他第一部作品《新生》(1295年),描述他和比亚特里采的故事。这书是用一种简朴的、美丽的意大利方言(脱斯甘语)的散文和若干首十四行诗组成的,是承继了西西里派行吟诗人在当时被称为“清新体”的传统的。

他这诗里的爱情主题已经不是世俗的恋爱而是精神的爱。但又并不是骑士们对封建女恩主那种神秘的爱,而是一种哲理化了的爱。正反映出十三世纪的神学哲理化的影响。诗人把比亚特里采看做最纯洁的爱和最崇高的美德的化身,说自从他遇见了她之后,这种爱就统治了他整个灵魂,成了他不断向上的动力,鼓励着他探求哲理,探索人类幸福的道路。但丁曾经在《新生》的第一首记述奇梦的短诗中,描写比亚特里采如何吞了他的心飞上天去的幻景:“长夜是过了三分之一的时光,繁星都为我们辉煌在,辉煌在天上。

“爱情”的大神在这时突然下降,他来时气象庄严,真使我现在还不敢回想。可是对我,他却好象在表示快乐,他底手中紧握着我的热心一颗,他底臂间抱了个睡美人,裹着轻罗。我看见他轻轻地摇醒了那位美人,他使她战兢兢地吞下了我的热心,最后,我看见他含着悲泪,离开了凡尘。”

这正是十三世纪诗人们喜用的,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又把具体的感情抽象化,用梦景的方式来表达象征的意义的艺术方法。这样的方法是完全符合于表现诗人的理想主义的内容的。从此以后诗人认为他的灵魂得到了新生,继续向上,追求天国的真理。这就给他以后的史诗《神曲》打下了基础。

《新生》虽然充满着中世纪的理想主义的内容和象征的形式,但在细节描写中,诗人也具体地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感情的真实。

比如他写他在九岁时遇见比亚特里采时,她如何穿着高贵的深红色的衣裳,系的腰带和戴的首饰都恰恰和她的韶龄相称;她象天仙一样的美丽,使他心灵为之震撼,全身的脉胳都颤动起来。九年后再一次在街上遇见她时,她全身穿着纯洁的白色衣服,他们的目光相遇,诗人蓦然惊呆。

比亚特里采以不可言传的高尚而又大方的态度招呼了诗人,诗人感觉到了幸福的边缘。这些细节的心理描写和肖象的描写已经超过了概念的游戏,而具有了现实主义的倾向。

结语

特别是诗中对于佛罗伦萨五月节日的欢乐的宴会和佛罗伦萨的街道的描绘,说明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注意,采用描写环境来渲染人物的手法,这是中世纪的作者们所罕用的新的艺术手法。可见就在但丁的早期创作中已经显示了他的中世纪的理想主义和新时代的现实主义的两种倾向了。

1.《未央古迹 十世纪的欧洲,是英雄史诗的时代,十二世纪却是文学盛行的时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未央古迹 十世纪的欧洲,是英雄史诗的时代,十二世纪却是文学盛行的时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