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021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汉代实行“赀选”是对秦代“赀选”的继承,目的是拉拢富裕阶层,也是抑商政策的一部分。“赀选”的条件很多,有财产限制,即以家赀作为为官的一个条件并不需要向政府缴纳财物。

身份限制,即商人不得为官,以及推举限制。汉代是我国封建制度的萌芽期,对于汉代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门。

其中选官制度作为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学界对于汉代选官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察举制的研究,对于“任子”“赀选”“博士弟子课试”等人才选拔方式关注较少。

目前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现代史学家对“赀选”的研究,仅仅是在诸多汉代选官制度的专著中一笔带过。因此我将拟对“赀选”这一特殊的选拔方式进行了解。

从“赀选”的定义、条件、形成原因以及衰弱过程等方面展示。期望能进一步,了解汉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历史。

一、“赀选”的定义

“赀选”又称“訾选”,是西汉前期选官制度的一种。由于资料缺乏等原因,目前学界对于“赀选”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通过“赀选”而获得官职的人有两个。

一个为张释之,另一个则是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以訾为郎,事孝景帝”,颜师古注曰“訾,财也,以家财多得拜郎中”。通过这两条注释,就很容易让人认为“訾选”就是用钱财来买官。

二、“赀选”的条件

“赀选”如果仅仅只是按照家产标准进行选官,肯定会出现大量因“赀选”进入官场的人物。但是史书上记载的人物只有两个。

而且符合财产资格的黄霸却是通过“入钱”“入谷”而得官。说明除了资产限制,“赀选”应该另有其他的条件。根据景帝后元二年的诏书和 ,我们发现“赀选”的条件大致有以下几种条件:

1、财产限制

景帝后元二年之前最低为“訾算十”,后元二年后最低为“訾算四”。张释之是在景帝降低标准之前,保守估计张释之家产至少十万钱。可根据规定汉代的郎官需要自备马匹、武器和装备。

连张释之都因为“久宦减仲之产”想要辞官回家。可见对于家产十万的人家,“赀选”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景帝时期为了使廉士可以得到当官的资格,才会把标准降低到“訾算四”。

2、身份限制

首先就是景帝诏书强调的“有市籍不得官”,即商人不得为官。除商人外,根据史书记载:“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总而言之,在汉初商人、入赘者、官吏贪污被连坐这三种人是没有做官资格的。

3、推举限制

“赀选”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并不是汉代才出现的。在战国时范雎就因“家贫无以自资”在魏国无法事魏王,只能“先事魏中大夫”。韩信也曾因为“贫无行”,无法被推举做吏。

说明早在先秦时做官,就需要一定的家庭条件而且还需要推举。以此为例,汉代的“赀选”应该可以看作,是先秦“赀选”的继承。所以通过“赀选”来做官,很有可能要经过他人的推举。

三、“赀选”的原因

1、受传统因素的影响。

如上文所说,“赀选”并不是汉朝出现的,范雎和韩信的经历可以说明“赀选”至少在战国时已经出现。选用有一定家资的人员为官任吏,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观点中“有恒产者有恒心”。

认为拥有一定财产的人更有一定的能力。另一方面这包含着统治者的偏见,他们普遍认为贫困者为官必贪,家有恒产的富贵者为官能够更加的廉洁。

2、拉拢富裕阶层

在汉初时,郎官的选举,大都以“任子”和“赀选”作为主要的方式,郎官在汉初主要面向军功受益阶层。“任子”和“赀选”就可以使大量军功受益阶层的子弟进入官场,有利于拉拢稳定军功地主阶层。

此外目前见于史书的“赀选”例子发生于文景时期,此时正是中央政府和地方诸侯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时期。地方上的富裕阶层,正是双方都要争取的对象。通过“赀选”也可以把大量富裕阶层的人才吸纳进中央,有利于抑制地方势力的发展。

四、“赀选”的衰落

1、衰弱的起始

“赀选”以家产为基础并结合诸多条件,最后经推举而得官的方式,在汉代并不是十分受到士人的欢迎。毕竟汉代初期平民进入仕途的方式有很多,与直接上书对策相比,“赀选”的条件显然更有难度。

而且汉景帝时降低“赀选”的条件,显然希望更多人群,尤其是富裕阶层能够通过“赀选”而进入仕途。由于西汉前期受到统治者的推行,虽成效不大,但仍然作为一项选官制度存在。

2、注定衰败的成因

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家财政危机,所以他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收敛财务。武帝一方面允许豪民直接“入财补官”,像黄霸等人。

另一方面取消了“入财补官”的身份限制,允许商人向朝廷捐献羊、钱、谷甚至奴婢就可以入仕。由于入纳财物这种简单的进入仕途的方式出现,加上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的实行,“赀选”便自然而然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赀选”是以家赀作为为官的一个条件,是为官的财产限制。事实上并不需要向政府缴纳财物,是汉初统治者为了拉拢地主阶级而实施的一种制度。

在汉初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对汉初政治的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出现,以及武帝末年卖官的盛行,“赀选”便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因史料的不足,现代人只能对“赀选”制度管中窥豹。

参考文献:

《汉书》

1.《文学秘籍 研究汉代“赀选”制度,了解特权阶层,官场晋升的路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学秘籍 研究汉代“赀选”制度,了解特权阶层,官场晋升的路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