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在前后约 40 天时间里,有 30 亿人次的人口在流动,占全世界的 3/7,中国的春运更是创造了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这场面有多壮观,只要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定都多少见识过。

现在身边的很多朋友也早就各种在抢票、预定,唯恐自己在这个迁徙的大军里掉队,甭管什么票都是一票难求!即使在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回家难的问题依旧很普遍,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回家过年的呢?还有为什么每年春节都要回家过年呢?

咱们先来看看春运这个传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据中国最早一部释义词典《尔雅》的记载,「年」在唐尧时被称为「载」、夏朝的时候被称为「岁」,商朝则被称为「祀」,一直到了周朝才被称为「年」。也就是说,周朝时期,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思想还很封建,所以极少有人外出务工,即使有也不会离开家很远,所以古代春运的主力军并非现在的「外出务工人员」,而是公务人士和商人。

虽然说古代人一般出远门的距离跟现在相比并不是太远,但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回一趟家也是非常不方便的。为了解决回家过年的难题,古代官府也尽量不在过年的时候安排人员外出。而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士,则会早早动身起程上路,避免延误回家时间。

其实古代回家难主要的原因,还是行路难的问题,要么你会飞,所以路修的不好,什么交通工具都是白搭,你就像现在之所以中国的交通和物流这么方便,主要就是得益于要想富,先修路的这个指导思想。不过在古代,把这一思想落实的比较好的就是秦始皇同学了,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商贸往来就开始密集了,不管是干什么的,人员交通和流通量都越来越大。因此秦始皇下令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为人们提供便利。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也就是秦国的国道,从记载来看,驰道并不输于现代高速公路。折算一下,驰道宽达 69 米,路边还栽植松树,绿化降噪,这在当时算的上是世界第一。除了高速公路,秦朝的时候还有直道和轨路等等。轨路是什么路?就是当时的「高铁」。当然这个轨道并不是铁轨,而是用硬木做的,但是除了工程材料不同以外,施工的思路跟现代的铁路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马车行驶在上面,那速度也是杠杠的。

那在古代,最快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非马车莫属了。要知道,在那个时候,驱车的动力主要就是人力和畜力。而长途运输特别是物流则主要靠畜力车,它就相当于是中国古代的「大巴」。畜力车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跑的最快最远,也就相当于是现在的长途大巴,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同时也是最贵的交通工具。

除了马车之外,古代还有一个重要的春运交通工具,就是木船。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就是因为运河上的船运送着全国各地的粮食,还附带大量白银和各种商品,还有往来的官吏、客商。无论是外出做生意还是走马上任的,只要有条件,坐船那就是首选的交通工具,春节回家就更不用说了,既舒适又经济实惠。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春节回一趟家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咱们先来看看最贵的马车,拿唐朝来说,唐代的标准速度,马车一天大概能走 35 公里。那么马车的收费标准是?马负重 100 斤,每走 100 里路,收费是 100 文。虽然多数人都不止 100 斤,但也相差不远。而且,长途的路费,若是照每公里的均价,那总要比短途便宜一点。这么算来,要走 300 公里的路程,算上中途的休息时间,大概得十来天,路费要 600 文。加上这十来天的食宿,最起码得准备一两银子。唐代的一两银子,从购买力上来说,相当于现在的 2000 多块钱。很多朋友可能会说了,不就 2000 吗,现在买张机票也不止这个钱啊。但是朋友们,这才 300 公里的距离啊,也就是北京到石家庄那么远,现在坐高铁俩小时不用就到地方了。

要是距离再远一点的怎么办呢?咱们拿大诗人李白举个例子。公元 730 年,李白同学 30 岁了,在京城晃悠了一年,觉得日子不好混,吟诗作对没有朋友,打架斗殴也没有对手,他就烦了,想着要回家过年啦!李白老家在哪?四川省江油市。从长安出发,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往西走到大散关,走陈仓古道,在翻越秦岭和大巴山。再沿着金牛道走,哎,他就到家了。

这距离有多远呢?总路程差不多长达 1800 里,也就是 900 公里,其中 300 公里是平地,600 公里是山路。300 公里平地,按每天走 35 公里来算,需要大约 9 天时间。600 公里山路,按每天走 25 公里算,需要走 24 天。也就说李白同学这趟回家过年路上的时间总共是一个月零五天吧。那按照咱们刚才说的路费标准来看,他这一趟行程至少要准备两万块钱,往返就是四万。乖乖,四万块钱,这大哥是从中国往返了一趟阿根廷吗?实在是太坑了。而且李白当时是九品校书郎,他每年收入合成现在人民币差不多 9 万,也就是说过年他回一趟家,这大半年的收入就算是白挣了,还得提前请上两个多月的假。这么想想,是不是觉得现在排队抢票的日子幸福多了。

那么为什么古代春运成本如此之高,大家还非要省吃俭用的回家过年呢?

这就得说到这个「年」的传统和由来了。下面这种说法只是众多传说之一,但由于篇幅时间有限,铁扇我就不一一说明了,传说最早的「年」是个恶兽,看见什么吃什么,非常凶残。而且每隔 365 天就要换换口味出来吃人,他出来作祟的时间刚好是在最后一天的半夜十二点。

由于古代的生产力低下,一个个体根本没有能力对付这个怪兽,但是人多力量大啊,在这一天,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再穿红挂彩放着炮,合力把「年」赶走,就算平安了。你试想,如果你没回家,导致家里被「年」祸害了,那得是多大的罪过?

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家,助家人一臂之力。为了赶走「年」,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除夕,全家都不敢睡觉。这个「守岁」风俗也正是由此而来。其实,传说归传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春节无疑是最重要的节日,无论人们身在何方、离家又多远,都会尽量赶回去和家人团聚,这几千年来,过年在人们心中形成的概念,是家人、团圆、还有爱。这些词语和概念是一种烙印,是永远无法在一个中国人心中抹去的,更是我们最值得传承和坚守的中华传统文化。

1.《80后说书人 古时候的春运是什么样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80后说书人 古时候的春运是什么样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