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一批清正廉洁之官。可是,清官多刻簿,清者多庸,也就是说清官大都不作为,清廉而有作为的,往往不多。今天,@随波探史来跟大家说说一位清而有作为的明朝官员洪朝选。

罢官归籍

洪朝选(1516-1582年),字舜臣,号芳洲。他出生在福州同安县翔风里十三都洪厝村的一户农民家庭。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洪朝选考中进士,进入仕途。

进入仕途之初,洪朝选长期在基层当官,在地方任职,他爱民如子,并十分注重“庶民、富民、教民”,而且他自身力行务实又十分踏实、不畏权贵,所以所到之处政声极佳、政绩非常好。在百姓心目中有着“芳洲气节”的美誉。

明隆庆三年(1516年)的一天,这位在百姓心目中,秉性刚直,勤俭朴素,勤政为民、廉洁身守,兢兢业业为官30年的洪朝选,突然被朝廷削职回籍。消息很快在洪厝村传开,乡亲们议论纷纷,不得其解!

洪朝选的一言一行和他的高风亮节,早已在故乡家喻户晓,他不但被乡亲们所爱戴,而且被视为典范,所到之处政声政绩那么好,为什么会被罢官呢?

风雨山东

洪朝选在官场上,非常注重自我名节,而且更乐衷于对不法行为进行批评,这种习性不被当时官场所喜欢。加上他的为官廉洁,因此即使他曾经身居高位,家中也是一贫如洗。

洪朝选善于行文,文章的气节与他的性格相似。他为官的施政纲要,惠及社会中下层人民,并深得民心被后人所学,黎民百姓也冠予他“洪佛子”称号。这些都是有历史考究的。

洪朝选最为突出的政绩之一,就是在以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时。山东原本是富饶美丽而且人杰辈出,但是在他上任之时,所看到的却是“十邑而九空,炊烟寥寥无几”的凄凉景象。

他马上深入民间进行调查了解,发现很多问题。特别是人丁稀少和土地荒废问题,并找出问题所在原因是百姓的赋役负担过重所致。洪朝选马上着手行动,采取了“节里甲、平徭役、轻驿传”的有力措施补救。这样,减轻徭役驿站等官府行为对劳动力的占用,以实际工作大力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另外,他发现山东存在的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重要原因在于郡守县令的徇私舞弊、疏忽失职和不作为。郡守县令对那些侵占农田等不良行为的王府,官官相护,任其胡为,造成官场风气腐败丧节。

洪朝选责问这些郡守县令,是如何实行“庶民、富民”时,他们居然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只会阿谀奉承,实际拿不出什么好方法来应对。洪朝选只能奏请朝廷,要从严查处这些懒政官员,并建议朝廷对这种不作为恶劣习气的官员,采用一级抓一级的方法,层层落实。

为了有效地解决土地丢荒的问,对官员的工作并将当时极其重要,且关乎百姓生活的造福等工作成绩,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在洪朝选的专心治理下,山东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百姓也安居乐业。洪朝选治理山东的政绩卓著,得到百姓的好评和竞相传颂。

南京要职

洪朝选不但十分注重个人品行,在用人方面也一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喜欢怀才报德之人。所以,在他选拔推荐,或者提携官员时,都十分注重才华和品德。也就是德才兼备,又以德为先为标准。

洪朝选任南京户曹时,掌管着杭州北关税收,这里是甲富一方的江南,税政油水是非常丰厚的。因此,税官也成为当地豪商士绅巴结和贿赂的重要角色。

但是,洪朝选不但自身严律端正,为了从严管理自己的下属作弊扰民、贪污徇私枉法,平日里还将衙内中门上锁,规定禁止衙役仆人不得随便外出。在接待过往税官时,他既不用公款,也不依照官场的旧例额外扣除榨取,而是使用自己的俸禄及家中财产支付。遇上自身的资金紧缺不够用,甚至变卖妻子蔡氏的首饰。

诰封夫人

洪朝选的妻子蔡氏,这个被朝廷诰封为宜人的四品官员夫人,她深切体会到丈夫的秉性,所以从不埋怨、怪责,而且以实际行动去支持。蔡氏作为关使官员的夫人,生活上从不贪图享乐。洪朝选入仕初期,她跟随丈夫,时常在家昼夜纺布,来补贴家用;洪朝选进京入职后,蔡氏为了照顾家中老幼,留在家乡,她经常抱着嗷嗷待哺的儿女,居家织布,每天不嫌辛劳、不停地摇着纺车,日以继夜。

谁能想到,曾经的诰封四品夫人,在日常生活中,居然与普通的民妇毫无别样!吃穿用度,无一点铺张豪奢之气!每一个清官背后都有一个贤内助。在洪朝选心里,自己为官如能立身廉洁,妻子能够理解、能够甘愿与自己同饥共寒,而且无怨无悔,那自己也不必顾及他人的诽谤讥笑了。

一代冤案

洪朝选秉性十分刚直,而且能辨别是非不畏权贵。史书上说他“不容人过失”,这在工作体现得淋漓尽致。工作上遇到同僚同事或者下属官员有渎职、失职者或有不好行为时,他都不讲情面,轻者则当面斥责,重者必依法严惩。这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得到。

明隆庆三年(1564年),洪朝选升任刑部左仕郎署尚书,掌管天下刑狱事权,成为朝中骨干力量。也就在他委以重任之时,辽王朱宪节因种种荒唐恶劣行迹,被御史陈省弹劾举报谋反,洪朝选奉命赴襄阳勘办此事。

当时,权相张居正原本与辽王有私怨。在洪朝选离京前往之前,张居正亲自找上门来拜访,并暗示他将辽王定为谋反罪。洪朝选认为案件性质尚未有定论,辽王具体罪行当在自己认真调查后才能禀报皇帝。因此,严词拒绝在“相党”早已给辽王拟定好罪名的文件上签名。

后来,经过他仔细勘查,发现辽王并无谋反的行为,于是便以“淫虐有实,谋反无据”而复命。由此,洪朝选得罪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张居正。之后不久,张居正借考核时的机会,把洪朝选罢官归籍。

洪朝选被罢返乡时,正值倭寇作乱,加上旱灾连绵,他怜悯黎民百姓,便向地方官员提出许多防倭赈灾方法和措施。遇上乡里不平时,仍会仗义直言而不随波逐流,特别是对福建巡抚劳堪因铸钱发饷而造成军队人心涣散等事,向地方官场正式发表种种不满议论。

洪朝选的做法遭到地方官员的怨恨和报复。后被福建巡抚劳堪勾结同安知县金桂等人,罗列罪名逮捕入狱,并对其断、绝亲施以重刑。第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洪朝选死于福州狱中,终年66岁。而且死时被停尸四天。这也成为大明朝的一代冤案。

切底平反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也就是在洪朝选冤死的第十二个年头,神宗皇帝彻底为洪朝选案平反,遣派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于懋中,到洪朝选墓前祭奠,并称赞其“抚雄镇而随任有声,握大狱而持法不挠。”

洪朝选的一生清正廉明,他虽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却能依法办事,秉公正派不徇私枉法,且不畏权贵,能辨是非,对真理至死不渝。一直以民为主,坚持为老百姓做好事,他这种高风亮节、这种优秀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1.《随波探史 大明一代冤案——洪朝选罢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随波探史 大明一代冤案——洪朝选罢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4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