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西索学宫Ciscil 春秋事上传29:做好部属还是做好徒弟?忠孝冲突时的三种结局

卫献公暴虐,父亲死的时候不悲痛,对待大臣也不以礼相待。在鲁襄公十四年(西元前558年)的时候,卫献公污辱大臣孙文子、宁惠子,孙文子、宁惠子发动了叛乱。卫献公逃亡。孙文子派著名射手尹公佗和庚公差追击卫献公。

为卫献公驾车的是公孙丁。尹公佗的箭术是跟庚公差学的,而庚公差是跟公孙丁学的。所以,这是徒孙与徒弟追击师父。

庚公差说:“如果我向公孙丁射箭,就是背叛了师父;如果我不射箭,回去就要被处死。我还是根据礼法来射箭吧。”于是庚公差朝公孙丁驾的马车的车軥射了两箭,便回车不追了。

图据网络

尹公佗说:“对您来说,公孙丁是老师。对我来说,关系就远了。”于是伊公佗返车回来追击卫献公。公孙丁发现伊公佗追来,便把马辔交给卫献公,自己取下箭,反身射击伊公佗,一箭射穿了伊公佗的手臂,然后驾车拉着卫献公,逃脱了追击。

茅边散人说

作为部属的使命和作为子弟的情谊相冲突时,应当如何处理?换句话说,忠义与孝悌相冲突时如何处理?庚公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调节国家利益与师友情谊冲突的范例。

有人或说,使命在身,应当大义灭亲。然而,弑亲不能叫作“义”,亲近亲人本身是社会公义的一种。如果一个社会是由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组成的,这样的社会即使运转再有秩序,其存在的价值仍是值得怀疑的。而且,弑亲的不孝之人,如果见到利益,做出犯上的事,也只是分分钟的事。能够忍心对亲友下手,更何况对于没有血缘的长官呢?不孝而忠的人,是没有的。

所以,对于使命,并不能机械地执行,而要根据礼法来衡量不同的义孰轻孰重——“义者宜也”,就是不同情况下怎样者是适宜适中的。有时候全力执行,有时候执行而不全力,有时候宁愿自受其过也要放弃。

庚公差面对师父,执行了使命,但不使全力,射而不中,恰到好处。

那么,上司如何保证自己的目标得到执行?上司应当任命一个没有这种冲突的人去执行任务,而不是让一个部属陷于两难之中。

1.《西索学宫Ciscil 春秋事上传29:做好部属还是做好徒弟?忠孝冲突时的三种结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索学宫Ciscil 春秋事上传29:做好部属还是做好徒弟?忠孝冲突时的三种结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7239.html

上一篇

槐柳树下 民间故事:女子上香遇到阴世夫君,夫君说:记着台阶数

下一篇

善唯殡葬 灵山宝塔陵园:细微之处,方见真章

西索学宫Ciscil_春秋事上传27:天塌下来高个子必须先扛。位高者责重是本分

西索学宫Ciscil_春秋事上传27:天塌下来高个子必须先扛。位高者责重是本分

中国传下来的礼法,其实都是权衡人情后折中的行为尺度,其中彰显着公平。比如,《礼记曲礼下》中说,“君王死社稷,大夫死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