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需得有理论指导,这一点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当年百家争鸣的盛景恐怕只有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才得以再现。
但空有学说还无济于事,须得有君主配合才行,而周游六国便成为街头巷尾的独特风景。但其实经过历史考验,道家的无为而治适用于王朝初期,单独的法家思想会葬送国家,以儒家为主、法家为辅方能统治华夏五千年。
不过在当时只要学说得到认可,便可以被一方奉为座上宾,宣扬学说。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儒家学说确实是盛极一时,在多国都备受推崇,但秦国并非如此。
起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杜绝儒家思想的传播,焚书坑儒。可偏偏是秦国将儒家思想隔绝在外,却得以统一六国,这一点不得不说过于巧合。
01
虽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乃是魏征提出,但春秋各国君主也是知晓这个道理,自然该收拢民心,而孔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仁”,这于社稷来说是君王和百姓相互的安定。自然,孔子的身份便是打开各国大门的敲门砖,走到哪里都受到一定的优待。
不过,秦国并不这样想。在六国都对孔子礼遇有加的情况下,唯独在秦国孔子吃到了闭门羹,连一座城池都无法踏入,其中思想更是被弃如敝履。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才是真理,这一点没错,可受到多人推崇的未必不是真理,而孔子当初能够在百家中拔得头筹,自然可以肯定孔子学说在国内的效果,这样一来,秦国将孔子拒之门外便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但若是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或许有着另外一番的见解。我们已然知晓历史的创造者转变成秦朝,秦朝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自然是有着各方面的原因,但不选择儒家学说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02
说到底,当时秦国和齐国是旗鼓相当,鹿死谁手也是出自其中一国。在国土面积以及军队实力相似的情况之下,两国在治国理念中选择的却是截然不同,齐国主张儒家学说,而秦国则是推崇法家思想,两者一“仁”一“武”,形成极大的反差。
学说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放在齐国和秦国中却有着不同的影响。当时战火纷飞,天下没有一刻的安宁,而将士多年征战沙场没有停歇的时间,身心自然俱疲,难免有所懈怠,稍有不慎秦国便会损失城池。在这种情况之下,法律的出现便可以约束众人,对君王的命令进行绝对的服从。
法律是用来律人的,而且其中奖惩分明,将士们自然不敢懈怠,在战场上也是拿出全部的看家本事,整体上秦朝的军队实力自然提升。至于选用儒家思想的齐国,虽然在人心上确实是做到了统一,但是仅仅是儒学思想教出来的士兵如何能与拿着刀棒的士兵相比较,力量自然是不敌。虽然人心齐,但是人心有时候在武力面前不堪一击。
03
而秦国在战乱时期的做法从日后也可以得到应证,中原乱世并不止一处,可有哪个国家在乱世之中推崇仁孝,军事才是硬条件,这自然是选择了法家思想。
至于儒家思想,一般都出现在王朝稳定之际,君王才用仁义治天下,同时辅助法治,两相结合之下是恩威并重,天下自然安定。
所以这百家争鸣,虽然各有所长,但运用到国家之际还是得结合时代背景,理论并无好坏,但是他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纵使秦朝能够将六国尽收囊中,离不开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离不开一系列政治家的变法,但是军事才是硬道理,这一点无法反驳。
另外一点,儒家思想说到底的出发点是百姓,孔子的多番理论亦是如此,这一点在当时于君主不利,何况就算是君主仁义,肉身也敌不过这长矛大刀。而法家思想的出发点就是帮助君主巩固自身的统治,出发点乃是君王。
一个历史事件其实有多重因素的加持,某些在历史上看似的巧合,其实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其中蕴含着君主的智慧。我们后人也绝对不会相信,秦始皇选择法家思想治国只是一时冲动,必然经过多番的权衡利弊,考虑长远的发展方成就了后世的丰功伟绩。
所以孔子没能在秦国内游说,是因为秦始皇早早看穿了天下的旋律,军事才是硬道理,仁义之治并不适合当时的环境。
1.《东南史官 孔子周游列国,唯独被秦国拒之门外!可偏偏秦国统一了天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南史官 孔子周游列国,唯独被秦国拒之门外!可偏偏秦国统一了天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5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