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历史,可能很多人都认为都是一些枯燥无味的理论,但是这本书不同,它从真实原始档案入手,通过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真性情的角度,把一个个历史人物写活,把一件件历史事件写明白。
在读后,我认为此书有三个亮点:
第一是把历史写得真实生动,让人读得进去,有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
第二是把历史写活,就是把人物写活,真实地再现历史人物的一举一动,还原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
第三是通过研究历史档案,从第一手资料入手,阅读有关人物事件的文章、日记、档案等;另外还专门到本书所提到历史事件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更加能再现当初历史的真实场景。
2
常言道,读史可以知兴衰,过去的历史能够今天的当下一些启示、经验和教训。在阅读此书后,我内心颇有感触,主要有三。
第一,该前进时前进,该退却时退却
当处于敌人强大而己方弱小时,作为弱小的一方应该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该前进时就前进,该退却时就退却,不要跟敌人硬碰硬。
在红军初创时期,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指挥,采取了激进冒进的斗争策略,明知己方弱小,仍要跟强敌硬碰硬,结果是红军在武装斗争中不断失利,也造成了成千上万名红军战士流血牺牲。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面对红军战斗不断失利、武装起义不断失败的情况下,果断采取游击战,灵活运用避其锋芒的策略,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由此才创立了一个个武装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保留了革命力量。
对于今天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面对强敌时,一定要采取灵活转变的方式,既不能一味进攻也不能一味后退,而是要伺机而动,灵活调整战术,该打就打,该退就退。
第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红军初创时期,在战略战术方面照搬苏联模式,采取攻打城市武装暴动、以城市包围农村的策略,结果在城市发动的起义不断失败。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全然不顾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导致了起义一次次失败。
而在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能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入考察农村后,认为可以在敌人反动势力薄弱的农村地区进行武装割据,采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深入广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可以广泛发动农民参加工农革命,为红军补充新鲜血液和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对于个人而言,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而不是枉顾现实的制约条件,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更为重要的是,一切要看情况,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演进的,所处的阶段、环境、条件不同,所做的决策也是不同的,切不可照搬照抄。
第三,任何事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
在建党初期,早期领导人犯了左倾的错误,也犯了右倾的错误,但在后面不断调整过来,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逐渐从迷茫走向坚定,逐渐从失败走向胜利。
在红军初创时期,由于多数士兵是旧军队出身,士兵身上自然会存在旧军队的习气,只要一打败仗,容易军心涣散,就会有士兵逃跑叛变,这样的部队战斗力不强。
然而,毛泽东果然采取各项措施,及时稳定军心,重新改变部队,使得红军不断焕发生命力和战斗力,最终发展成为顽强奋斗、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人民解放军。
所以,也再次证明了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发展和积累的,最终达到质变的效果。
3
有时,我在想:是什么力量让先辈们不断战斗、不怕流血、不惧牺牲?
在观看民国历史剧《觉醒年代》后,我得到答案了,那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正是因为先辈们满怀理想信念,才有了不断奋斗的力量。他们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最终实现,而不断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其实,真正催人奋发向上的,不是外部物质条件,而是内心的理想信念!
所以,也请你找到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且坚定它。
1.《7点的生活 读《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有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7点的生活 读《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有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