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此文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

宣公二年,即周匡王六年,公元前607年。近3000年前,到现在,其实自己做的事是不是错事,每个人在冷静下来的时候都是有数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嘴硬罢了。晋灵公作为一国之君都知道有错了要承认错误,为什么我们不行呢?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高的位置,那么宽广的胸怀,也没有那么好的颈椎(可以低下那“高贵”的头)。

“闻过认错”要有勇气,因为一般人认为过失是耻辱的,认错是莫大的羞耻;“知耻近乎勇”,真正的知道羞耻,那就是一个勇士。

勇气是什么呢?星云大师说:“勇气的表达不是妄逞能力,有时候,知耻、认错、惭愧、忏悔,才是勇气;忍耐、承担、割爱、克己才是勇气。”不过,人有时爱面子,为了保持颜面,虽然做错了事,但是没有认错的勇气,不肯认错,于是想办法遮盖错事;不肯认错,于是狡辩,推卸责任;不肯认错,因此一错再错,一直错到底;不肯认错,于是铸成更大更严重的错误。

然而,智者却不同,知道改过而迁善,愚者文过而饰非。勇于承认错误,虽然失去颜面,却能对己对人无愧。综观中国历史,那些善于认错的人,终能取得成就。

战国时候的楚襄王就是一个勇于认错的人。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他对楚襄王说:“君王一味过着毫无节制的生活,不理国家政事,这样会使郢都变得很危险。”楚襄王说:“先生是老糊涂了吧?还是认为楚国将遇到不祥呢?”庄辛说:“臣当然是看到了事情的必然后果,不必认为国家遇到不祥。假如君王始终宠幸小人,那楚国一定会因此灭亡的。请君王允许臣到赵国避难,在那里静观楚国的变化。”庄辛到了赵国,他只在那里待了5个月,秦国就发兵攻占了楚国的领土,楚襄王也躲藏在城阳。国家有危难,楚襄王才派人到赵国召请庄辛。

庄辛到了城阳以后,楚襄王对他说:“寡人当初不听先生的话,如今事情发展到这地步,这事可怎么办呢?”庄辛回答:“臣知道一句俗语:‘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牢也不算迟。’现在楚国土地虽然狭小,然而如果截长补短,还能有数千里,岂止100里而已?昔日蔡灵侯曾南到高陂游玩,北到巫山之顶,饮茹溪里的水,吃湘江里的鱼;左手抱着年轻貌美的侍妾,右手搂着如花似玉的宠妃,和这些人同车驰骋在高蔡市上,根本不管国家大事。却不知道那子发正在接受宣王的进攻命令,自己将要成为阶下之囚。蔡灵侯的事只是当中的小事,其实君王您的事也是如此。一些奸佞小人始终随着君王的车辆,驰骋在云梦地区,根本不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心上。然而君王却没料到,穰侯魏冉已经奉秦王命令,在黾塞之南布满军队,州侯等却把君王抛弃在黾塞以北。”

楚襄王听了庄辛这番话后,大惊失色,全身发抖。在这时才把执圭的爵位送给庄辛,封他为阳陵君,不久庄辛帮助楚襄王收复了淮北的土地。楚襄王不知道“亲贤远佞”的道理,以至于言语冒犯了庄辛。但是他“亡羊补牢”,当秦国侵犯楚国,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坦然向庄辛认错,这种勇气,最终挽回了败局。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能知道羞耻、认错、忏悔,才能扭转败局。

1.《十二个小朋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十二个小朋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