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材于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上)吕奉先射戟辕门,与正史无关。

上回说孙策以传国玉玺为质,从袁术那借得兵马,败刘繇、斩严白虎、逐王朗,很快占据了扬州,广揽江东才俊,遂问袁术索要玉玺,袁术大怒,本想给孙策点颜色看看,又感觉打不过,还是打刘备吧,然而要打刘备,还得先稳住吕布,袁术给吕布送粮二十万斛,只求别帮助刘备,吕布欣然应允。

袁术打刘备虽然是柿子捡软的捏,但也是有长远考虑的,袁术的如意算盘是先灭刘备断吕布臂膀,继而图吕布以得徐州之地,吕布再傻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当刘备遣使求救的时候,吕布还是决定去救,但前番刚收了人家的礼,收礼不办事,有这样的道理吗?吕布稍加思索,竟也想出一条“妙计”。

布笑曰:“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袁术遣大将纪灵领兵十万来攻小沛,于城东南安营扎寨,刘备只有五千人马,勉强出城与其对垒,只见纪灵营中旌旗遍地,人头攒动,到了晚上灯火通明,鼓声震天,刘备不免心慌,只盼吕布快点前来搭救。

很快,吕布引一军插到了两家营寨中间,遣使邀请纪灵、刘备前来赴宴,俨然一副大佬和解小弟的做派。刘备先到,不多时,纪灵也来了,他一看见刘备在场就以为吕布要杀他,赶紧想跑,左右拉扯不住。纪灵是员武将,颇有勇力,使一口重达五十斤的三尖刀,曾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未分胜负,如今想要逃命谁能拉住?但吕布一把就把他揪了回来,原著中特别写明“如提童稚”!可见吕布三国第一武将的称号不是盖的。

安排好刘备、纪灵,吕布说话了:“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吾今为两家解之。”问解之何法,答从天所决。如何从天所决?且看辕门射戟。

吕布叫部下将方天画戟插在辕门外,然后对双方讲:

“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有不从吾言者,并力拒之。”——《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好一个从天所决!吕布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自然胸有成竹,他一方面拿了袁术的好处不好撕破脸皮,另一方面又怕刘备被灭自己势孤,想两面讨好,但这样做除了能炫耀射技外真的能讨好两面吗?

首先对于袁术一方,纪灵最开始以为一百五十步太远,吕布不可能射中,但当他看到吕布轻易射中后就知道自己上了当。其实从最初进门吕布拉纪灵“如提童稚”时,纪灵就应该意识到两人实力上的差距:纪灵眼中的一百五十步是遥不可及,可吕布眼中的一百五十步却近在眼前。

其次对于刘备,他真的领吕布的情吗?还没解围时,吕布就对刘备讲:“我今天专门前来解救你的危难,你以后成功了,可不能忘了今天的事。”刘备唯唯称谢。辕门射戟以后,吕布又对刘备讲:“今天要不是我你就危险了。”刘备只得再次拜谢。常言道“有功不可念,常念令人烦”,况且吕布真的是为了刘备好吗?

吕布自以为他的妙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他,实际上袁术怨他,刘备也不见得领情。

纪灵回去以后向袁术汇报,袁术果然大怒,本欲起兵讨伐吕布又恐打不过,于是又生一计,遣使为子求娶吕布之女,名义上要与吕布结为亲家,实则欲以其女为人质,让其杀刘备,此乃“疏不间亲”之计。在徐州内部,有以陈珪为首的亲刘派和以陈宫为首的亲吕派,当袁术的使者到来之后,两派都看出了袁术的奸计,只有吕布不知。

陈宫为吕布着想,希望刘备速死,劝吕布及早将女儿送走,陈珪为刘备着想,不希望袁术奸计得逞,劝吕布将女儿追回。二陈分别对吕布进行了劝说,这两段说词也非常有意思,一个要杀刘备,一个要救刘备,但说词里却绝口不提刘备,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看看原著,这里略过,最后的结果是吕布选择相信陈珪,袁术的“疏不间亲”之计落空,刘备再次逃过一劫。

然而该来的还是要来,张飞假装强盗抢走了吕布的战马,吕布听说以后,亲自带兵杀奔小沛。刘备知道后,情愿将马匹送还以求和解,吕布本欲同意,陈宫又对吕布进行了劝说:“今不杀刘备,久后必为所害。”吕布于是不允所请,攻城愈急,刘备只得再次逃窜,这一次他们决定投奔曹操。

刘备可谓是把“屈身守分”这四个字运用到了极致。当年刘备为解陶谦之围曾与曹操在徐州城下展开大战,曹操也曾放出话来要杀了刘备,但刘备脸皮够厚:你不要杀我吗,我亲自送上门来。

这反而让曹操犯难了,杀还是不杀?这是个问题。杀之则受害贤之名,不杀则后必为患,曹操决定先缓一缓,于是接纳刘备,表荐其为豫州牧,又补充兵员三千、粮万斛,让其重回小沛与吕布厮杀,稍后将亲率大军往征吕布。欲知吕布能否抗住曹刘联军,且看下回分解。

1.《静夜思学 吕布: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静夜思学 吕布: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