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马万霞正在家中向来访者,介绍一张解放战争时的借粮收据,与来访的干部群众共同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

今年已经58岁的马万霞,一边小心翼翼打开借条,一边指着借条上的字迹介绍说:“马德润就是我的祖父。

”只要有人说起借据的事,他就显得特别精神。该字据右边写着:马德润先生名下小麦壹拾石玖斗小麦,此据(当即感激之急),加盖有印章,中间是石岩洞下新四军、八路军游击队,经手人:郭秀,落款时间为一九四六年八月三十一日,虽然纸张已经发黄,但上面的字迹却能清晰辨认。

马万霞介绍,1997年83岁的爷爷马德润在临终前说,老房土墙的夹缝中,存有一些贵重的东西,如果以后拆房时要多留心。当时爷爷已是弥留之际,可能是在说胡话,他也并没有在意。直到2000年1月16日拆老房时,在土墙的夹缝里发现了一个牛皮纸包,打开后竟然是一张八路军的借粮收据单,这时才想起爷爷的话。

为弄清这个借条的真情情况,按照借条上“经手人郭秀”的信息提示,他拿着借条来到安康等地寻找经手人郭秀,看他是否还健在,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又有人说在镇安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也有人说郭秀当时用的是笔名,真名叫郭秀峰,曾任359旅司令部的机要秘书,后来在八路军三纵八师任参谋长。几经打听无果,他又与镇安县民政局取得了联系,证明了借据的真实性,这才让他安了心。

据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村委会主任王春林介绍,听当地老人讲,当年马家当时日子过得还比较宽裕,游击队在米粮一带开展活动时,因供给不足,马家把粮食借给八路军。正是因为这个事情,还给马家带来麻烦,当时,当地保安队长向国民党报告说,马德润借粮给八路军,认为能借给八路军,也能借给国民党军队,由于马家再也拿不出这么多粮食,就把马德润带到了湖北省郧西县进行了长达7个多月的关押,后来还是马家卖了土地凑够了赎金,才将马德润赎了回来。

据了解,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停战协定》,首先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进攻。中原军区部队分数路突围,王震率领的359旅和干部旅,组成北路突围部队。7月下旬,突出重围的中原部队,进入陕南镇安境内。

我军在面对胡宗南重兵围剿中,将部队划分若干部分,分散行动,其中一支部队白天就在石岩洞的山间上和国民党部队出其不意地作战,晚上宿营在米粮镇树坪村老百姓家里。当年,树坪村村民看到部队指战员穿草鞋单衣,都热情地做饭腾床,招待他们,家里有粮的群众更是自告奋勇地送到部队驻地。部队领导说他们按照毛泽东主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指示,在当地群众中借粮一律打借条,等到革命胜利后再还给群众。

在三年困难时期,马德润家里人口众多,劳动力缺乏,与大多数家庭一样过上了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然而他深知国家也不富裕,并没有产生要求国家兑现借粮承诺的想法,也没有把借粮的事告诉过子孙后代,直到弥留之际才说出真相,在拆房时,才让这个珍藏了半个世纪的借据再次呈现在后人面前。

马万霞介绍说,当年在解放战争年代,兵荒马乱的,自己的祖父都能把粮食借给八路军,现在日子过好了,更不会再去向国家兑现,要把借据作为传家宝,继续珍藏着,教育子孙后代继续传承红色基因。

1.《二三里资讯商洛 一张65年前的借据,成了镇安这家人的传家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二三里资讯商洛 一张65年前的借据,成了镇安这家人的传家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