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攻坚》油画
1947年12月,随着运城、安邑两地的解放,偌大的山西南部地区仅剩临汾一座孤城还在国民党军掌控中。为了拔除这最后一颗钉子,以便下步全力进攻晋中、太原的敌人,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攻打临汾作为1948年春季攻势的第一个作战目标,并决定组成由军区副司令徐向前任司令员的前方指挥所,统一指挥攻城战斗。
临汾虽已是孤城一座,却也是坚城一座。其位于晋南平原的汾河谷底,周围一片大平原,但其城市选址却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大土丘上,内高外低,墙高壕深,易守难攻,又因状似卧牛,素有“卧牛城”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闯王李自成亲率10万大军前来攻打,最终也未能成功,一气之下将盔甲挂在一棵树上,拍马而去,至今临汾城边仍有村名为“挂甲庄”。
▲欧洲马奇诺防线日寇侵华期间,驻山西第1军第114师团一直将师团部驻扎临汾城,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寇投降后,阎锡山晋绥军、胡宗南中央军相继进驻该城,在原来工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构筑了4道防线:外围警戒防线、护城防线、外壕和城墙防线、城内纵深防线,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守军自信地吹嘘:“把临汾城工事筑成了法国马奇诺防线”。
相对于坚固的城防工事,攻城的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有些稍显寒酸,虽然总兵力将近6万人,但基本都是地方武装或刚刚从地方武装升级而来。其中,担任攻坚主力的第8纵队系太岳军区基干部队和地方武装合编而成;另一主力第13纵队系太行军区各军分区独立团、县独立营甚至游击队改编。另有太岳军区地方武装8个团,晋绥军区两个独立旅。但就是这样一群地方武装,经过连续72天艰苦奋战,终于解放了临汾。
▲第30旅旅长已搭飞机撤走城内的守军素质更差
临汾守军虽然总兵力超过3万人,但仅有晋绥军第66师和中央军30旅两支正规军部队,总兵力12000余人。其中,第66师曾遭歼灭性打击,麾下3个团刚刚重建,战力尚未恢复;30旅在守军中战力最强,但临汾战役开始前,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曾下令将其空运陕北战场,虽然因围城部队迅速控制机场而仅运走2个连,但其旅长却搭乘第一架飞机逃离,导致该旅群龙无首,人心惶惶。除了这两支正规军外,另有2个补充团3000人,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其余的15000人分属流亡城内的4个行政公署11个地方保安团,一帮乌合之众。
攻城部队已具备攻坚经验
1946年9月、12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曾两次攻打运城,并最终成功,全歼守军13000余人,其中8纵、13纵都是攻坚主力,积累了丰富的攻城经验,学会了如何用坑道和炸药爆破摧毁敌人的城墙工事。临汾战役期间,8纵将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先后挖掘破城主坑道15条、掩护坑道40条,最终将3000斤炸药埋在了城墙下,成功打开了攻城通道。
▲临汾战役形势图临汾城外无援兵,可放心围城
临汾战役期间,解放军已在多个战场展开反攻。临汾城西面的陕北战场,西北野战军围攻宜川城,并在瓦子街歼灭来援的刘堪第29军3万余人,这也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当时仅剩的一支机动力量。南面的豫西地区,陈赓指挥晋冀鲁豫军区第4、9纵队出击平汉线,收复县城23座,正准备拿下豫西重镇、“九朝古都”洛阳。北面的省会太原等地,虽然集中了阎锡山仅剩的十余万部队,但由于晋西、晋东各县的解放,已经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紧紧守着老巢。
临汾战役历时两个多月,虽然在南京参加伪“国大”的山西省籍议员频频向蒋介石请愿,但无论蒋介石还是阎锡山都抽不出兵力支援,只能派飞机空投些大米、罐头等,聊胜于无。5月17日,临汾城被攻克,守军被俘18000余人,毙伤7000余人,流亡此地的4个专员公署、14个县政府和大批地主恶霸分子也被全部俘获。
▲登上临汾城垣1.《读万卷书破万仞浪 临汾号称“马奇诺”防线,又有3万守军,为何被6万地方武装攻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读万卷书破万仞浪 临汾号称“马奇诺”防线,又有3万守军,为何被6万地方武装攻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