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历朝历代有一定了解,都知道武将的下场一般不会多好。我们想想刘邦建国后的功臣们的下场,抗金名将岳飞,赵国名将廉颇等等。这是鼎鼎大名的将军下场都较为凄惨,根本原因是兵权问题。
想想历史上“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正是反应统治者对于手握重兵的功臣的怀疑,容不得旁人拥有挑战自己的实力。
今天我们看看唐朝一位大将,他在获得皇帝信任后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逼死的。唐朝鼎鼎大名的将领“李怀光”,此人是朔方将军李嘉庆的儿子。既然父亲是武将出身,作为儿子定然会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年少的李怀光便从军了。
李怀光作为将军的儿子,从小对战场和武艺这方面特别感兴趣,从军后追随名将郭子仪立下不少战功。李怀光在军中很快就崭露头角,再加上父亲的关怀加官进爵更是一路通畅。在唐德宗继位后,李怀光晋升为朔方节度使。
对于唐朝来说节度使已经非常高的职位,许多人一生都不可能达到的高度,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这样的名将没有名留千史呢?就是因为李怀光自己作死,把自己的名声和职业毁于一旦。
唐德宗执政时期发生过反唐风浪,其中在泾原兵变是李怀光事业的转折点,也是他的衰退的开始。这就是风光不够三秒的意思,只是昙花一现。在卢龙、成德、魏博、淄青四镇联手反唐风波开始,他们希望推翻唐朝的统治。
唐朝四镇都开始坐反了,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按奈不住野心,加入反唐热潮之中,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就更加厉害了,直接攻打京城使得唐德宗逃往奉天。
此后朱泚看着唾手可得帝位,决定彻底推翻唐朝,于是派兵对奉天发起攻击,前前后后围得水泄不通。
此时唐德宗非常狼狈,没有人救援也没有粮食。大唐的命数未绝,在崔纵劝说下李怀光从山东前来救驾,把朱泚军队打败救下唐德宗。李怀光立下这样的大功变得有点目中无人,希望唐德宗可以诛杀宰相卢杞。李怀光认为宰相卢杞是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只有把卢杞诛杀天下才能安定。
卢杞知道此事后,向唐德宗提出建议不如让李怀光乘胜追击把朱泚彻底拔除,唐德宗觉得非常有道理便采纳了。李怀光知道唐德宗没有诛杀卢杞反而命令自己前去清理叛军,内心十分生气。可是皇帝命令不能违抗,不然自己不就是叛军了,于是在前往征讨朱泚途中各种理由拖慢进度。
李怀光对卢杞怀恨达到极致,认为这一切都是卢杞耍的手段,不断向唐德宗建议诛杀卢杞这些奸臣贼子。唐德宗对于这位救命恩人的建议,再加上希望平定叛乱只好把卢杞降为新州司马。
唐德宗已经妥协了一步,李怀光不满意这样的结果。唐德宗多次派出使者催促李怀光早日平定叛军,李怀光不为所动各种理由拖慢进度。李晟这个时候向唐德宗说:李怀光同样手握重兵,如果他反了对于朝廷十分不利,希望唐德宗可以削弱他的权力。
对于昔日在危机救下自己的李怀光,唐德宗希望他能回头是岸,不要再往深渊走去。唐德宗册封李怀光为太尉,赐予铁卷希望可以让李怀光悬崖勒马。
李怀光终究还是反叛了,自己一次又一次怠慢皇帝命令,内心已经萌生出反抗的念头。李怀光本是前往平定叛军,没想最后和朱泚联手反抗唐德宗。李怀光的下场的呢?一开始两人合作称得上强强联合,李怀光实力稍微比朱泚强大,所以两人合作关系之中李怀光占据主导位置。
在随后李怀光部下中不断有人背叛和归降唐朝,李怀光的力量越来越小,朱泚直接把李怀光当做臣子来看待。开始最先起事的四镇都招安了,反唐的风波越小越小了。最后李怀光死在朔方将领牛名俊手上。
总结:李怀光本可以成为名留千史的名将,只要当时配合唐德宗平定内乱,唐朝名将只有必然有他一席之地。命运总是这样折腾人,唐德宗对于恩人还是仁慈,希望李怀光可以悬崖勒马。可是等来只有背叛!
1.《玄文记 唐朝将军李怀光:为何皇帝刚赐他免死铁券,他随后就造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玄文记 唐朝将军李怀光:为何皇帝刚赐他免死铁券,他随后就造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