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这位首屈一指的政治家,身上有着五花八门又难以统一的标签。
他工作兢兢业业,甚至励精图治变法、主张讲法治,但是,他越认真工作、越励精图治,骂他的人就越多而且骂得越狠。
原因是:他的励精图治本身就属于违法。
■ 皇帝为什么要请秘书?
皇帝的秘书叫“大学士”,最早出现在唐代。
唐宋期间,皇帝请大学士当秘书或者是当顾问、或者是当荣誉头衔。而明代请大学士当秘书,则是皇帝忙不过来。
明代在中国制度史上最重要的一笔是:废除宰相。
前面说过,宰相就是辅佐帝王的人,只要有这种身份和权力就是宰相,至于官职名称叫什么倒是无所谓,也就是说:天下是皇帝的,宰相是管家。到了明代,朱元璋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且严令永远不得议立宰相,于是,天下是皇帝的,皇帝亲自管。
于是,原来的六部,加上管监察的督察院、管公文的通证司和管司法的大理院,也合称“九卿”,都直接来找皇帝谈工作。
结果是,据说在某年九月份的八天时间里,上呈待批示的文件一千一百六十篇,平均一篇文件汇报两三件事,于是,累计待处理事项三千二百九十一件。
所以,没有宰相的明代皇帝们当然忙不过来。
所以,他们需要秘书出马。
■ 内阁,不是政府的政府
既然明代皇帝请的秘书不再是顾问或者荣誉头衔了,那么,自然会请一些亲近的、值得信赖的人。
所以,就从皇宫大内挑起,挑选出来了也不张扬,就在大内帮忙打下手就好。
这些大学士们就直接在皇宫内的某阁(或某殿)办公,所以,称为“内阁大学士”,又叫“殿阁大学士”。
结果是,本来是帮皇帝打下手,时间一长,从打下手变成提建议,从提建议变成说想法,从说想法变成提出解决方案供皇帝抉择,最后,某些皇帝连抉择都不想抉择了,直接交给大学士们抉择了。
于是,内阁制成熟。
内阁,成为了不是政府的政府。
■ 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什么区别?
其一,内阁代表秘书身份,宰相代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有僚属或者部下的,也就是说是一个机构,而内阁却不是一个机构,无论权势多大,秘书不能“再去开公司招秘书”,更不能直接去指挥中央各部门。
其二,宰相位极人臣,不管是领袖制宰相还是委员制宰相,各宰相之间地位大致平等,内阁大学士们却品秩不一,品级最高的为正五品,最低的为从七品。
第三,宰相历来就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但内阁不行。
所以,宰相行使国家权力叫当权,不行使则是失职;内阁行使国家权力叫弄权,不行使则符合礼法的。
这就是如唐代狄仁杰和明代张居正同样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光彩却留下天壤之别评价的根本原因。
■ 不是“省”的东西,却被叫做“省”
什么是省?
省,原本是中央的官署名称,是对一个机构的称呼,比如,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只不过元代出于提防地方的原因,地方有事,元代中央都直接派中央官员来处理,于是,一个移动的、临时性的中书省诞生了,被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就像“行院”、“行台”、“行宫”一样。
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自然也就没有了中书省,行中书省也不复存在,改名为“承宣布政使司”。
那么请问,这个“承宣布政使司”是一个机构么?
不是。
是一个部门么?
是一个区域么?
也不是。
那么,它是一个什么?
它是中央在非中央地区设置的一个外围权力,但是权力的管辖范围却没有颁布名称。而它又是从“行省”演变而来,所以就凑合着叫“省”吧。
于是,真正的中央机构“省”不再被人记住,而这个外围权力,这个不是“省”的东西却被叫做“省”。
■ 明代地方行政,越堆越多
按法理来说,明代地方行政是两级:低一级的是县,高一级的是州、府。
但前面冒出了一个不是“省”却叫做“省”的权力范围,于是,又堆了一级:省。
一个省里,三个“省长”:承宣布政使司(负责行政)、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司法)、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
于是,两级堆成了三级。
但是,这些省长们往下派“特派员”,派出去的“特派员”自然成为下面的“太上皇”,这些被简称为“道”。
于是,三级被活生生插入了一级,变成了四级:县、州府、道、省。
更要命的是,中央又往省里面派“特派员”,三个,分别称为:总督、巡抚、巡按。此三者在明代是临时的、非常设的,后来在清代成为常驻常任,这是后话了。
于是,四级又被堆成五级:县、州府、道、省、总督。
结果是:“管官的多,管民的少”,“县压在最底层,奉承巴结一大堆上司还来不及,哪有功夫去亲民。”
1.《发么说历史 皇帝为什么要请秘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发么说历史 皇帝为什么要请秘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