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金庸的《鹿鼎记》都记得其中这个情节吧?少年康熙一直对前朝分封的平西王吴三桂深感厌恶。吴三桂仗着自己在云南的势力,早就不把年纪轻轻的康熙放在眼里,不但大有以下犯上的行径,而且对着皇位虎视眈眈。为了铲除这个这颗定时炸弹,康熙先是假意将自己妹妹嫁给吴家和亲,之后又和韦小宝联手才消灭了吴三桂。

尽管这是金庸先生写的小说,但事实上这一段故事是金庸先生截取真实的历史改编而来。

清康熙十二年时,年仅20岁的康熙深感来自吴三桂为首的三位汉人藩王的威胁,于是借用削藩之名想要铲除其在地方的势力,结果三位藩王当场翻脸,直接发动反清叛乱,想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自称为王。这场政变史称“三藩之乱”。

大乱当前,康熙虽然年纪轻轻倒也有大将沉稳,他早就做好准备,彻底和三位藩王来一场平藩大战。最终这场叛乱在八年之后被镇压下来,三位藩王皆命丧于此,也没收入官充当军饷。

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场叛乱,让我们看到年少轻狂的康熙确实有几分帝王威信和成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压根不害怕任何人威胁。难怪他能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能创造清朝执政期间最好的盛世。

除了称赞康熙的年少有为外,另外有一个问题不禁令人好奇,根据现存的史料记载,所谓的三藩之乱中一共出现了三位汉人藩王。可事实上在大清国成立之初是分封了四位藩王。那么那一位没有参与叛乱的藩王又是谁的?他之后命运又是怎样的?

这还要从清朝成立之初分封藩王之时说起。

四藩王的来历

明朝崇祯末年,清军大肆杀入关内,一举占领京城。自此改朝换代,建立了满人掌权控制的清朝。

但是在清朝建立之初,由于八旗的兵力不足和对南方一些省份无力控制,清朝统治者决定选用一些归顺清朝的明朝旧臣来对付当地的农民起义和明朝的余党。这几位明朝旧臣确实竭尽犬马之力,为清朝的建立扫除了不少障碍。

之后为了拉拢他们,皇太极直接分封他们为藩王。并派他们率清兵打入南方,镇守一方水土。一开始受这样分封的藩王的确是四位,他们分别是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靖南王耿仲明和镇守广西的定南王孔有德。

四位藩王虽然都是汉人,但是在当时的的势力范围很大,因为他们不但是受朝廷委派镇守一方的省长,而且掌控当地官员、军队和税赋,不仅如此藩王的职位还可以世袭。换句话说,藩王确实可以做着当地的“小皇帝”,养着自己“小朝廷”。

定南王的战死

四位藩王虽然都顺利打入自己镇守的区域并且成功分封到了领地,但其中一位定南王孔有德还是遇到了麻烦事,这黔桂地区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管理。

孔有德原先是明朝的参将,跟随明朝名将毛文龙麾下,可惜后来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孔有德一气之下率兵起义归顺了清兵。

而孔有德也受到清朝的厚待,顺治四年孔有德受清政府之命平定广西,镇压了反清的民众,还抓出藏在当地一帮明朝旧臣。之后他领了功、受了赏,开开心心当起他的定南王。

可惜藩王之位还没安稳当几年,他就遇上新一波的农民起义。当时一个叫做李定国农民领袖可是彼时最大一股反清势力,而且他的队伍精气十足、奋勇当先,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令人闻风丧胆。他一直在南方周边活动,试图恢复汉人的统治地位。

顺治九年,李定国率东路军已经收复湖南大部,并南下广西直趋桂林。

截获此报的定南王孔有德立马感到大事不妙。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他亲自率军前往兴安县严关,扼险拒守、严阵以待。

可惜这一战孔有德未能胜算,僵持几日孔有德的部队竟然全然不敌汉军。眼看形势大败,孔有德及其下属只能慌忙逃回桂林城内,并吩咐守城的官兵紧闭城门,防止李定国攻城。

李定国的队伍旗开大胜,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孔有德呢?他们增派援军,层层包围桂林城。同时还用上云梯攻城,果然被他们顺利攻入城内。孔有德虽有奋力反抗,却已然无力回天,桂林城失守在即。况且他在前线杀敌时,还不巧中了敌人的一箭。

眼看着桂林城是铁定保不住,自己又深受重伤,这定南王怕是再也做不下去了。为了不被敌人俘获,孔有德选择饮刀自刎,结束自己悲催的一生。

随后,其子孔廷训在逃跑时被李定国被俘虏,之后遭到了处死。只有女儿孔四贞侥幸逃脱,保住一条小命,后来还被孝庄太后收为养女。

黔地再无藩王

不过孔有德死后,李定国也未能真的吞并黔地。他还是被清政府直属派出的清兵给镇压了下来,李定国即便干得过藩王,却还是抵不过清政府的千军万马,最终他的队伍只能转移阵地,放弃广西。

当时对于孔有德的牺牲,清政府还是相当惋惜的。顺治帝不仅给予其厚葬,并且给他赐了谥号。

可惜定南王一死,世间便再无第二个定南王了。再加上孔有德已无子嗣,所以藩王之位也不会再有。所以之后的广西成了清政府的直属领导区域,并再未分封给其他藩王,也没有设立新的藩王。

当然值得一提是,其后清政府派出驻守广西的清朝名将孙延龄,这孙延龄是孔有德女儿孔四贞的夫婿。冥冥之中也算是上孔有德有着几分的关系,这位贤婿继续替着老丈人在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所以故事到这里我们就看到早在康熙出生以前,四位藩王就只剩下了三位。不过除了孔有德,其他几位藩王倒是没遇上和孔有德一样的反清起义,安安稳稳地在当地做了几十年的藩王。若不是之后他们自己内心膨胀,估计也不会削藩的事变。

所以,之后的叛乱也只能是三位藩王自行密谋的行动,绝对不会有孔有德的出现。

小结

也不知道孔有德在天之灵会不会知道过了三十年之后和他一起分封的三藩藩王正在制造一起叛乱事件,而他如果知道康熙削藩的决定会不会一同加入到三藩之乱中去呢?当然这不过人为的猜想罢了。不管他参不参与,只怕都一样会被平定。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三藩之乱虽然叛军势力很大,但是内部人心不齐、各怀鬼胎大有人在。毕竟三位藩王本就是弃明投清的“叛徒”,那么又怎能保证他们的队伍中不会再出现一个和他们一样投靠清政府的“叛徒”呢?因此即便有了孔有德的参与,相信也一样改变不了被康熙平定的结果。

另外三藩之乱中有2位藩王虽然在小范围自己称帝,却始终摆脱不了被清政府围堵的困境。像是吴三桂在衢州称帝不过5个月之久,却突然暴毙身亡,导致叛军群龙无首,最后还是轻而易举地被清军给瓦解了。

叛军的势力再大也只是在南方的小部分区域内活动,终究无法同清政府抗衡。况且康熙本人本非无能之辈,既有削藩的打算,他必能早就准备充足的军事武装,绝对不会让反客为主的藩王得逞上位的。

只能说一切皆是命运使然,几位藩王本就是投机倒把的汉臣出身,归顺清朝不过是他们利益心驱使,如今三藩之乱的结局不过还是让他们还是败在自己更大的利益心之下。

1.《文史明鉴 清朝初期分封4个藩王,为何后来却只有三藩之乱,另一个藩王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史明鉴 清朝初期分封4个藩王,为何后来却只有三藩之乱,另一个藩王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0673.html